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也难也不难——再谈学术研究方法

2009-02-07 21:52:19来源:    作者:

   

作者:吴量福

    一、介绍

    2008年10月7日,我有幸与北京政法大学的部分同学就学术研究方法进行了交流。学术研究方法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万难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解释清楚。难怪有的教授要开一门课来讲这个问题呢。讲座之后,有同学给我写邮件,继续与我讨论讲座中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很可惜,我在政法大学仅仅为一过客,无法与同学们深谈。但这也让我觉得欠同学什么似的。我最近在就行政执法的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前日读到一篇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文章。此文除了对我自己的研究有价值之外,我还可以借此文将我给政法大学同学们的讲座作一个总结。也算同学们没白白坐在那里听我讲了一场。

    我这篇“文字讲座”的讲述方式可能有些异常。这主要是因为我在介绍我在读文章和思考研究议题的思路。我将我的思路为同学们进行解剖,也算为我10月份的那个讲座提供了一个实例。

    请同学们最好能在大概浏览了下面提到的三篇例文之后再读我这篇“讲座”。

    例文一

    徐昕, “警惕转型中国暴力维权的普遍化”, 2008/11/18日。来源;《人民在线》:http://ll.peoplexz.com/7342/20081118143612.htm (2008/11/25阅读)  

    简介:徐昕教授的这篇文章在国内各大网站上广泛流传。文中揭示的问题无论是对政府的决策层还是理论界都是很重要的,绝对值得政治学界的研究人员重视。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两点。第一,徐教授在此文中多次提到他的另外一份研究。那份研究是一份有具体数据的调查,应该很“硬气”。为此我将那篇文章也找到,大概读了一下。

    在读文献时,如果作者的论点是基于另外一篇(或者几篇)文章,那就有必要将那些文章也找来看看。主要是考察作者的推理和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第二,这篇文章不是一篇学术论文。我不太熟悉这种文章的文体。照理说,作者是一位学者、教授,文章的核心是十分理论性的讨论。但从文中的讨论方式看,说是学术论文就不对了。也许此文是一篇“博客文章”。我们在引用这类文章的观点时,一定要搞清楚作者是如何支持自己的观点的。

    我个人是不太主张学者出来写这类文章。这一点,那天在讲座时讨论过了。不过这是题外话。但是,徐教授提出了许多值得近一步研究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锻炼“学术的敏感性”。

    例文二

    徐昕、卢荣荣, “暴力与不信任——转型中国的医疗暴力研究: 2000~2006”,《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 ,2008年第1期/总第79期。

    简介:这篇文章就是徐教授在那篇文章中反复引用的研究。这篇研究中的讨论有实际数据的支持。同学们应该注意和学习这一类学术研究的方法。有自己采集的数据为支持,讨论、得结论时比较硬气。

    例文三

    王晓(记者),“瓮安群体性事件震惊中外 官民关系重建难上加难”,《瞭望东方周刊》,2008/11/24。来源:《甘肃省政府法制网》,http://www.gsfzb.gov.cn/ReadNews.asp?NewsID=12964 [2008/11/25阅读]

    简介:显而易见,这一篇是一个新闻采访报道。我找来这篇报道的目的是要印证一下徐教授的观点。徐教授讨论基点是医疗系统,但如果“理论”上能成立的话,应该适用于其他的社会领域。同时,我们如果在读徐教授的文章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从其他材料中找依据来支持我们的“不同意”。

    二、思立论 读文章

    我们在进行文献阅读时,总是应该有一定目标的。我目前正在搞一份有关行政执法的研究,其中一个考查点(Research interest)是“为什么近几年来暴力抗法的现象日渐增加”。从因果关系的角度看,“暴力抗法”是果,那么什么是“因”呢?为此,我对例文十分感兴趣。

[NextPage]

    我们可以看到,例文一首先立下一个假设:“暴力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然后指出三个相互关联的“因”: 第一对关系:转型期内暴力维权多发 。第二对关系:社会严重不公导致农民“以死抗争” 。第三对关系:对医疗系统的不信任导致暴力维权。这个关系是基于一份对医疗系统的研究。

    例文一的内在逻辑是,由于“暴力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社会”,所以,当上述三种情况出现时,暴力就成为可行的维权手段了。

    同学们应该注意,例文一的这种先提出假设(Assumption)然后建立因果关系的论述方法很值得学习。学术假设是一个被公认的关系,而且论文中其他因果关系的基础。一般讲,论文对学术假设是不太进行论证的,而是接受其结论。比如,如果一份研究的焦点是检验“哪一种信息技术能够在较大的程度上改善政府的服务”,那这后面的假设是“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改善政府服务”。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中,信息技术是否对政府服务有影响尚未被证明,那么这个假设就不能成立。结果,在就“哪种信息技术更有效的”研究中,我们就必须首先要证明信息技术对政府服务是有影响的,而不能将其当作一个假设而接受。

    我在读例文一时,对作者的那个学术假设没有简单地同意。因为对于我来说,“暴力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社会”这一“断言”缺乏论证。我以前在其他的研究中接触过类似的议题。如果我不接受这个“假设”,那下面对因果关系的讨论就不能成立。这是我思路的走向。

    再近一步看,例文一提出的三个导致暴力维权的原因:社会转型,社会不公和不信任。我脑子里对这三个因果关系的建立也有疑问。比如,拿“不信任”来看,我知道美国每年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医疗事故有几十万起,“治”人于死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但没有发生过家属以暴力打砸医院、诊所的现象。

    在这里,我们接触到阅读文献的方法问题。在自己论文中“文献阅读”这部分,就可以将文献中的要点总结出来。如果我们有不同的观点,那就可以拿出来“驳”文献中的观点。在例文一的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做以下的工作:

    第一,看看学术界对“暴力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类社会”是如何讨论的,理论界的派别是什么,等等。如果我们能推翻这个假设,那例文一的全部讨论就有问题了。

    第二,就那三个“因”加以进一步考察。比如,什么是“转型期?这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概念,而且常被用来解释许多其他的社会想象。我们可以多读各类新闻报道以及其他学术研究,包括西方学者对社会过度时期的讨论。在考察“转型期”这一概念时,要时时问自己,转型期间就非要发生暴力事件吗?

    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式思考(Critical thinking)。

    为了印证(或者反印证)论文一种观点,我找来例文三。例文三的作者是记者,其报道的消息数字来源是他到实地的采访和直接观察。我们在搞学术研究时要学会读这一类原始报道。例文三讲述的是记者对瓮安事件后期发展的观察。我发现,例文一和例文三之间揭示了同一个问题:暴力的确是常常被作为一个维权手段。例文三提到,在瓮安事件发生后的8月份,有两个人因事故被淹死,但“家属把医院都包围了,还有很多人围观”。例文三没有提供细节,但我们也可“猜”到,家属包围医院是因为他们认为医院抢救不力,导致死亡。这个事件支持例文二中的发现和结论。

    我再进一步将三篇例文反复阅读,发现三篇例文的讨论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表面上看,例文一中提出的三个原因似乎都能成立。但为什么在其他地区、城市甚至国家中,当三个条件出现时,却没有出现以暴力维权的现象?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或者有什么因素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些“其他因素”会不会包括:1)教育水平,2)个人生活水平(社会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3)解决冲突的其他非暴力方法和渠道,4)人们在社会政治结构中的地位,等等。

    希望同学们到此时应该能知道我的思路走向了。

    我在我自己的那份研究中计划提出的论点是,暴力抗法的原因是执法对象没有其他疏导矛盾的渠道。所以,在生活所迫不得不违法设摊的时候,如果没收其财产,执法对象只有两个选择:1)忍了,2)豁出去了。这一点从北京摊贩杀城管一案得到印证。

    所以,同学们在阅读三篇例文时,可能也会发现下列两个相互关联问题:1)作为社会矛盾调解枢纽的法庭完全被忽视了。中国现在还不是一个法制社会。政法大学的同学们对这一点可能比我看得还清楚。2)人们采取暴力手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旦一次“成功”,那就还会有下次(舆论中已经有这样的担心了)。例文一也指出了“医疗暴力的普遍化”倾向。于是,我可以用这两个观点来支持我的立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提到的两个“支持性”观点并不是从三篇例文中直接得到的。而是通过对例文的分析间接而获得的。

    行文至此,同学们应该可以看到如何做两件事情。第一,如何进行文献讨论(Literature Review)。当然,真正的文献讨论会涉及更多的文章,但方法是一样的。文献讨论中,就每一篇文章单独进行讨论是比较容易的。比较困难是将相关文章综合起来讨论。第二,如何利用与自己观点相异的论点来支持自己的理论。在立论时利用反面的观点来支持自己讨论是比较难的,需要经常练习。 [NextPage]

    三、也难也不难

    “也难也不难”是我讲座的题目。搞学术研究是一件很有意思的工作。方法对了,做起来就容易。会读别人的论文,进行文献讨论,我们的研究就成功了一半。从被迫写论文,到喜欢搞研究,就是一个从难到不难的过程。目前国内学术腐败的案子一个接一个。其实,我倒是觉得抄袭、剽窃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而且还要提心吊胆地怕被揭露出来(可恨的网络!)。

    本文列出了三篇例文作为文献阅读的样本。三篇文章中,尤其是第一篇和第三篇包含的信息量巨大。除了能够直接读到的论述之外,文章字里行间所没有涉及的东西也应该注意。如前所述,文章中没有涉及法庭的作用就是一个问题。例文一的作者是一位搞理论的专业人士,例文三的作者是搞新闻的,其文章反应的全是现实生活。我们就可以就此得出如下结论:“由此可见,法律系统的作用似乎尚未得到理论界和政府的重视”。这样下结论是有依据的,而不是随意地写。这种写论文的方法与我们读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会写了,也就会读了;读多了、读懂了,也就会写了。两者相辅相成。

    我建议大家读完我这篇文章之后,再去读一读例文一,看看是否能够发现:1)是否文中有值得进一步研究但例文本身没有深入讨论的问题, 2)例文有多少随意提到的概念、因果关系,但没有提供任何理论上、案例上的支持的?

    2008年11月27日


   (编辑:林青)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