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朱伯雄:《二十世纪西方艺术》第六章 雕刻

2009-09-14 11:51:4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朱伯雄

  苏联雕刻艺术的发展,从苏维埃政权建立之日始,就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月革命胜利后不到半年的时间,于1918年4月14日,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就公布了由列宁亲自签署的著名历史性文件——《纪念碑宣传计划》。文件指出:“将历史上最卓越的人物,特别是为自由而战斗的英雄的纪念像安放在城市的街道和广场上,将是对人民进行教育的最好教材”。当时提出要有计划地建立一系列革命领袖人物和在历史上对国家和民族有过贡献的人的纪念碑。为此,列宁还亲自拟定了计划建立的66座纪念碑的人物名单(后来增加到80座)。第一批要建立的雕像有:马克思、恩格斯、18、19世纪俄国革命的先驱者拉季舍夫、帕斯台尔,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还有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但丁、马拉、罗伯斯庇尔、圣西门、傅立叶、加里波的、布朗基。名单中还有不少著名作家、评论家、作曲和画家,如托尔斯泰、莫索尔斯基、肖邦等人。在年轻的苏维埃国家尚未站稳脚跟,面临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和破坏,在政治上、经济上存在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列宁提出了这一宏伟计划,说明对纪念碑雕刻艺术的作用非常重视。它不仅对苏联雕刻艺术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苏联整个美术的发展也影响深远。
     
  列宁当时对“纪念碑宣传计划”的实施也十分关注,把每一座雕像的揭幕式当作向全民进行宣传的节日庆典,他本人还不止一次地出席揭幕式并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当时的创作条件是很困难的,不但没有工作室,就连艺术家们的粮食供应也很少。他们经常吃不饱,拖着虚弱无力的身体坚持创作。没有青铜、大理石、花岗岩等高级材料,便用水泥和石膏,因此,很多作品没能保存下来。
     
  第一座揭幕的雕像是彼得堡的《拉季舍夫纪念碑》。作者是舍尔武德(1871—1954)。1918年十月革命一周年之际,又有几座雕像完工。其中有柯年科夫在克里姆林宫的墙壁上所做的彩色纪念性浮雕《献给为争取各族人民的和平与友好团结而斗争的牺牲者》,还有马特维耶夫的《卡尔·马克思纪念碑》等。一些在十月革命前即已进行创作活动的雕刻家,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以极大的热情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他们参与“纪念碑宣传计划”的创作,并作出了重大贡献。尼古拉·安德列耶夫、马特维耶夫、柯年科夫等都属于这样的老一辈雕刻家。
     
  安德列耶夫(1873—1932)与建筑师奥西波夫合作的《苏维埃宪法》方尖碑(1918—1919年)和安德列耶夫为碑前的自由神像所做的习作,显示了坚实的古典功力。1919年,安德列耶夫还制作了丹东像,1922年制作了两座花岗石纪念碑——《赫尔岑纪念碑》和《奥加辽夫纪念碑》。今天,在莫斯科大学旧大楼的庭院中,仍然可以见到这两座纪念像。
     
  从1919年起,安德列耶夫就开始了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列宁塑造雕像。在国内战争和国外帝国主义干涉的艰苦岁月里,列宁工作极其繁忙,他多次拒绝艺术家为他画像的请求。但是老雕塑家安德列耶夫却得到了允许,在工作时间访问了列宁。安德列耶夫为列宁画的一些铅笔速写和用蜡泥塑的写生习作,都成为雕塑家以后创作的依据。正在写文章的列宁、陷入沉思的列宁、正在讲演的列宁——这些题材被多次地修改、加工,经过多年深入刻画,不仅创作出一系列极其生动的列宁素描肖像,而且还塑造出大型纪念碑雕像《领袖——列宁》(1931—1932年)。
     
  安德耶夫为卢耶察尔斯基、高尔基、夏里亚宾、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蔡特金等绘制的素描肖像,都以高超的素描功力和对人物内心的深刻表现,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活跃于20—30年代的著名雕刻家马特维耶夫(1878—1960)也是早在十月革命前就开始了创作的雕刻家。十月革命后,他已经是一位富有经验的雕塑大师了。马特维耶夫曾是“艺术世界”派、“蓝玫瑰”派和“俄罗斯雕刻家协会”的成员,作品具有传统的古典主义风格。他的雕刻作品都以精确的结构、概括的造型和鲜明的形象而著称。
     
  马特维耶夫于1896—1902年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师从沃尔努辛和特鲁别茨柯依学习雕塑。革命后任教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1918—1948年)和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1940—1948年)。在十月革命胜利初期,马特维耶夫积极响应列宁的纪念碑宣传计划,于1918年曾创作了马克思的胸像和全身像等作品,可惜,没有保留下来。马特维耶夫还擅长小型雕塑。在20年代初,他制作了一系列小型彩色的裸体女像瓷雕作品(高均不超过20厘米)。这些作品深受群众的喜爱。在1925年巴黎国际装饰艺术展览会上,他参展的一系列小型彩色瓷雕作品荣获金奖(图55)
     
  马特维耶夫在十月革命后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还有《十月革命》(1927年)、《女裸体》(1931年)、《自雕像》(1941年)等。组雕《十月革命》,是受人民委员会的委托,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举办的美术展览而创作的。马特维耶夫以三个裸体人物——工人、农民和红写战士来揭示这一作品的主题。他通过人物庄严、坚定、沉静的姿态,反映革命胜利中人民的激情,体现出十月革命的深远的意义。马特维耶夫于1937年创作的铸铜雕像《裸女》,可以说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集中地表现出雕刻家精湛的艺术技巧。人物形象洗炼,线条流畅,塑造手法有力,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所刻画的对象的深刻理解。雕像充满了时代精神,坚毅、勇敢、纯真、高尚,具有昂扬奋进的激情和人的无穷潜力。抱在头上的两手,赋予雕像以特殊的庄严感,好像是与建筑相结合的大型雕像,无怪乎作者又给它第二个题名《女像柱》。活了98岁高龄的雕刻家科年科夫(1874—1971)的创作,以其风格的独特性和手法的多样性在革命前的俄罗斯和苏联雕刻史上占有特殊地位。科年科夫是一位精力充沛、激情满怀、创作勤奋、不断创新的艺术家。他一直到生命的结束,总是年年有新的作品问世,并且出版许多热情洋溢、充满智慧的论文、回忆录和对青年人的谈话。科年科夫整个的艺术创作活动,可以很清楚地划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十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后期,在美国生活创作时期和二次大战结束归国时期。科年科夫在革命前就已经是卓有成就的著名雕刻家。十月革命的胜利,更鼓舞和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他为了纪念十月革命一周年,在克里姆林宫的墙壁上用彩色水泥制作了大型纪念浮雕《献给为和平和友谊而战斗的牺牲者》。列宁不但参加了于1918年1月7日为这件作品举行的隆重揭幕式,并且还讲了话。从1918年至1923年,科年科夫坚张地从事多体裁创作。有肖像、有架上雕刻、还有为1923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全俄罗斯农业、手工业和工业展览会制作的大型装饰雕像。1924年,科年科夫作为苏联美术展览会的参加者去了纽约,他的作品在这次展览会上博得了广泛的好评。由于他要完成许多订件,不得不长时间地在美国居留。这就是科年科夫创作的第三个时期——国外创作时期。科年科夫在美国,主要还是从事肖像雕刻创作,而具有象征性和哲理性内容的作品则居于次要地位。他在国外创作的作品获得了很大成功,在很多作品被私人收藏和美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他在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像》、《高尔基像》、《列宁像》《爱因斯坦像》、《托斯卡尼尼像》等。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年科夫于1946年回国。这时,他虽已逾古稀之年(71岁),但创作激情不减。在他创作的最后时期,还是致力于肖像雕刻。他的晚期的主要作品有:《赫尔岑像》(1951年)、《贝劳扬尼斯像》(1951年)、《苏联作家维什涅夫斯基像》(1951年)、《苏格拉底像》(1953年)、《作曲家穆索尔斯基胸像》(1953年)、《达尔文像》(1954年)等。科年科夫于1954年制作了著名的大理石《自雕像》(图57)由于这件作品,他成为苏联造型艺术大师中第一个获得列宁奖金的人。在十月革命最初年代走上创作道路的女雕刻家列别杰娃(1892—1967),也是一位在肖像雕刻领域中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列别杰娃从事雕刻创作,一开始就受到了列宁的“纪念碑宣传计划”的鼓舞。她积极地参与了这一工作,当时制作了丹顿、赫尔岑的胸像和罗伯斯比尔的浮雕像等。以后在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列别杰娃制作了一系列社会活动家、英雄、艺术家和普通群众的肖像雕刻,如党和国家领导人《捷尔任斯基像》(1925年)、《波斯特舍夫像》(1935年)、苏联英雄飞行员《契卡洛夫像》(1937年),女雕刻家《穆希娜像》(1939年)、女演员《克尼佩尔·契诃娃像》(1940年)、演员兼导演《米霍埃尔斯像》(1939年)、诗人和社会活动家《特瓦尔多夫斯基像》(1943年)、建筑师《休谢夫像》(1947年),以及《手持蝴蝶的女孩》(1936年)、《列娜》(1930年)、《纽尔卡》(1936年)等。[NextPage]

  列别杰娃的肖像雕刻都是根据写生制作的。她总是仔细地研究对象,抓住有个性的特征加以刻画。她的作品朴实无华,以深刻的性格表现而引人入胜。在老一辈杰出的苏联雕刻家中,伊凡·沙德尔是最具有特色的纪念性雕刻艺术大师之一。他在短暂的二十几年创作生活中,创作出了一系列在苏联雕刻艺术上永垂史册的不朽杰作。这位天才雕刻家没有受过高等美术教育,完全是凭自己奋发自己奋发自学成材的。
     
  沙德尔(原姓为伊万诺夫,1887—1941),出生于库尔干州沙德林斯克城附近的塔克塔申斯克村的一个木匠之家。由于家境贫困,他在当地教会办的初级学校毕业后,就被送到一家棉毛厂当学徒,那时他才11岁。1903年由于有奖竞赛被录取,进入叶卡捷琳堡工艺美术学校,白天学习,晚上在工厂里工作。在学校里他学习琢石和制作精细的家具。从这时起他就喜爱雕塑,拜雕刻家扎利康为师。1905年革命后,他去彼得堡想进美术学院学习,经长途跋涉到了彼得堡却没有被美术学院接纳入学。因此他流浪街头,置身于乞丐之间,靠卖唱、耍把戏度日。一个偶然的机遇,他的歌声引起了名演员达利斯基的注意,由于他的帮助,沙德尔才进入了高级戏剧训练班,同时在一个美术训练班里学习。从这时起,他不但接近了著名的戏剧家,同时也和名画家列宾、科罗温交往。由于这些艺术大师的帮助。沙德尔获得了沙德林斯克城的助学金,于是有了出国深造的机会。
     
  1910年,沙德尔到巴黎,由于经费不足不能入学,只能偶尔去访问有法国著名雕刻家布尔德尔在那里任教的雕刻训练班。在这里他了解到同时代的西方艺术大师们的作品,特别是罗丹的作品。在巴黎的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卢浮宫博物馆研究古代艺术。1912年,沙德尔到了罗马,依然是在博物馆继续研究古代雕刻作品,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学习绘画和雕刻的。
     
  沙德尔归国后,就立下了宏愿,要用俄罗斯现实主义传统的方法,创作出具有自己民族形式的纪念性雕刻作品。特别是在十月革命后,在列宁的“纪念碑宣传计划”的鼓舞下,他走上了充满着新思想光辉的创作之路。
     
  在20年代初,沙德尔受国家货币印铸总局的委托,创作了《工人》、《农民》、《红军战士》和《播种者》等雕像。为了制作这些雕像,他曾回到故乡去寻找工人和农民的典型形象。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的作品被大量印刷在纸币、邮票和公债证券上,广为流传。

  在1927年纪念十月革命10周年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沙德尔的著名杰作《圆石块——无产阶级的武器》。这件作品虽然选择的题材是1905年俄国工人起义的历史事件,但却以极大的概括力表现了无产阶级为打倒旧世界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可称为一座工人阶级英雄形象的纪念碑。
     
  沙德尔亲身参加了1905年的工人革命行动,所以他才能选取这样的题材和构图。这个徒手赤膊的青年工人面对宪兵的马蹄和刺刀,毫不退缩。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前方。穹身搬石的动态,面部的愤怒表情,显示出即将挺身冲上前去的不可抵抗的力量。著名画家涅斯且洛夫曾热情地赞扬了这件作品,他说:“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美的雕刻……这位大师把精神的美与永恒的形式的美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了……。这里有米开朗基罗、多那太罗以及我国前辈大师的因素。我被它迷得站着不走了,绕着它看,它壮丽极了。”
     
  沙德尔的另一个成功的杰作,是于1925—1926年在格鲁吉亚捷莫阿夫查尔水电站建立的巨大的《列宁纪念碑》。为完成这座包括台座在内总高25米的纪念碑,他紧张地工作了两年之久。他还亲自到现场勘察,选择两河之间的一个小岛作为安放纪念碑的地点。

  青铜雕像表现列宁正在发表演说。姿态自然,造型概括,富于动势。列宁右手指着被人民征服的奔腾的急流,身影清晰地显现在蓝天的背景上,与四周自然环境结合得非常协调。这件作品曾得到高尔基的高度评价,荣获了国家奖。
     
  沙德尔是一位勤奋多产的雕刻家。他在肖像、纪念碑和墓碑雕刻上都创作出了许多佳作,可惜疾病使他早逝,他的天才未能充分发挥出来,许多创作设计没有得到实现。拉脱维亚老一辈雕刻家扎利康(1876—1972),曾在巴黎跟罗丹和布尔德尔学过雕塑。在意大利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杰作,学习了意大利大师的大理石雕刻和铸铜技术。他是拉脱维亚雕刻艺术的奠基者,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他主要从事肖像雕刻创作,代表作品有:《女大学生玛尔达肖像》(1956年)、《作曲家卡尔宁肖像》(1949年)、《被带上镣铐的人》(1957年)等。他的雕像富于诗意,均以深刻的性格特征和内在情感的刻画而著称。1918—1919年间,他在彼得格勒参加了纪念碑宣传计划的实施,创作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布朗基、斯克里亚宾、穆索尔斯基等纪念像。与扎利康同时代的爱沙尼亚艺术家斯塔尔科普夫(1889—1966),也是苏联老一辈著名雕刻家之一。他出身于农民家庭。1912—1914年曾在慕尼黑和巴黎学习。他在巴黎期间观察了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雕刻名作,访问过布德尔的雕刻训练班,并结识了卢那察尔斯基、爱伦堡等文化名人。这一切都对他的艺术的成长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斯塔尔科普夫以自己的富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和独具风格的艺术创作,为苏联雕刻艺术和爱沙尼亚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主要的创作是架上雕刻,也从事装饰性和纪念性雕刻。斯塔尔科普夫雕刻艺术的特征是,富于抒情性,追求形式的完美和人的精神世界的表达。代表作有:《泰国女舞蹈家》(1925年)、《忠诚》(1927年)、《夜》(1936—1937)、《宝石花》(1958年,图61)、《罗米欧与朱丽叶》(1963年)等。

  与安德烈耶夫、沙德尔齐名,活跃在20—40年代的苏联老一辈著名女雕刻家穆希娜(1889—1953),是一位富有才华和大胆创新精神的艺术家。她的雕刻作品,造型雄伟,塑造有力,风格独特,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鲜明的时代感,曾多次获得国家奖,对苏联雕刻艺术的发展的贡献巨大。
     
  穆希娜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的里加市,祖父是国际富商。由于良好的家庭教育,穆希娜从小就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对艺术的爱好。她21岁时到莫斯科学习美术(1909—1912),23岁到巴黎从师著名雕刻家布德尔学习雕塑。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他从意大利回国,立即志愿到战地伤兵救护站服务。她的创作生涯是在十月革命之后开始的。穆希娜的创作题材涉及的范围很广,体裁也多种多样。1922—1923年她设计制作了斯维尔德洛夫纪念碑草稿《革命的火焰》。人物的无法遏止的迸发精神和阻碍他前进的又重又大的几何体块之间形成强烈对比,从而使她塑造的人物形象,充满了冲破旧世界束缚的力量。1937年春,矗立在法国巴黎“艺术、技术与现代生活”国际博览会苏联馆顶部的《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组雕像,是穆希娜一举成名的杰作。雕像高24米,用不锈钢制作。这座雕像成了苏联国家的象征。它以热情洋溢的表现力,充满激情奋进的构图和磅礴的气势,而使举世瞩目。在具有深厚艺术传统的巴黎,当人们看到这座雕像时,也都陷入了惊异和赞叹声中。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激动地说:“当我们在国际博览会上,看到那两个屹立在塞纳河上年轻的苏维埃巨人拿着镰刀和锤子时,我们仿佛听到了从他们心中发出的英雄赞歌。这歌声号召人们走向自由、走向团结和走向胜利。”穆希娜曾说过:“这座雕像首先要表现的不是人物的庄重性格,而应当是我们时代的步伐,是我在国内各地看到的使我感到亲切的创造性热情”。她在创作中强调时代感,突出纪念性和宏大雄厚的气魄,同时也充分注意到雕像和建筑物的有机结合。在工人和女庄员并肩前进的构图中,因向上举起的手势而取得平衡。为了突出“时代的步伐”,穆希娜加大了人物的跨度,使之富于动势,又使手臂后摆,同时增添了飘带,让它沿水平方向随风飘起。这飘带30米长,伸出去的部分达10米之远,使雕像有如在空中自由飞翔一般。雕像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异常绚丽的色彩,更增强了艺术形象的表现力。由于这座雕像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于1941年获得了国家奖。[NextPage]

    穆希娜于1927年创作的《农妇》图63,是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代表杰作之一。农妇形象粗壮有力,浑厚朴实,坚实地站在大地上,有如一座纪念碑一样庄严宏伟。她的另一些优秀作品如《粮食》(1939年)、《上校尤苏波夫像》(1942年)、《女游击队员》(1942年)、《克雷洛夫像》(1945年),《高尔基纪念碑》(1950年)、《柴可夫斯基纪念碑》(1954年,)以及一些装饰雕刻和墓碑雕刻等,均以造型雄伟、塑造有力、富有激情和思想性强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老一辈雕刻家中,马尼泽尔(1891—1966)的创作,在20—40年代的苏联雕刻艺术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的代表作品有:《谢甫琴科纪念碑》(哈尔科夫,1935年)、《列宁纪念碑》(乌里扬诺夫斯克,1940年)、《卓娅》雕像(1942年)等。他的作品造型严谨、构图简练、风格写实、曾多次获国家奖。综上所述,以安德列耶夫、沙德尔、穆希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雕刻家,他们继承了俄罗斯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了文艺复兴以来的意大利、法国等雕塑大师的技法,以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为实施列宁制定的“纪念碑宣传计划”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苏联雕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雕塑人才。

  在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一代苏联雕刻家,如米克纳斯、别拉绍娃、符切吉奇、托姆斯基等,是在30年代或40年代开始走上创作道路的。他们继承和发扬了前辈雕刻家的优秀传统,遵循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为苏联雕刻艺术发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40年代以后的苏联雕刻艺术,表现卫国战争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题材,仍然在雕刻家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个时期的雕刻,更注重了人物的性格和内在心理的刻画,并在雕刻的语言、形式和题材上,有许多新的创造与开拓。十月革命后成长起来的雕塑家米克纳斯(1901—1964),被认为是苏联立陶宛雕刻艺术的创始人。他于1921—1926年在立陶宛考纳斯市艺术学校学习,毕业后曾去法国,进入巴黎高等工艺美术学校深造(1928—1931年)。回国后,先后在考纳斯艺术学校、工艺美术学院和立陶宛首府维尔纽斯美术学院从事雕塑教学和创作。他的代表作品有:《拿着鸽子的男孩》(1935年)、《妻子肖像》(1936年)、《胜利》(纪念碑组雕,加里宁格勒,1946年)、《先驱者》(1964年)等。
     
  米克纳斯的一些肖像雕刻和架上作品,具有自己的独特处理手法,大多是从腰部、臀部或腿部剪裁的,有手势动作的半身像或大半身像。其作品特征是,形象概括,富于生活气息,既具有古典美,又有现代感,如《妻子肖像》(图64)米克纳斯于1946年为加里宁格勒阵亡将士公墓综合体组成部分之一制作的纪念碑组雕《胜利》表现了高举红旗和冲锋枪向前挺进的两个士兵的英勇形象。这组雕像与他非常赞赏的穆希娜的组雕《工人与集体农庄女庄员》在构图和气势上很为接近,有异曲同工这妙。米克纳斯在逝世前不久完成了标题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著名雕像《先驱者》。表现了一个面部严肃、秀丽、举着手臂,亭亭玉立的妇女。她的衣褶采取了装饰性处理,尖似柱子上的沟痕,整个雕像看起来是宁静的。但这不是毫无意义的平静,而是通过面部的严肃的表情,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富有哲理性。女雕刻家别拉绍娃(1906—1971)是著名雕刻家马特维耶夫的得意弟子。她毕业于室列宁格勒国立高等工艺美术学院,有四十余年的创作和教学生涯。她是一位孜孜不地努力继承和学习前辈艺术大师优秀传统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她坚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原则。著名苏联雕刻家科年科夫曾高度评价别拉绍娃的创作,说她在才华和成就上可与她的前辈雕刻大师相媲美。别拉绍娃的代表作品有:《宁死不屈》(1943年),《躺着的女孩》(1947年)、《老人肖像》(1944年)、《幻想》(1957年)、《1837年的普希金》(1964年)等。雕像《宁死不屈》是别拉绍娃成名之作。表现了一位典型的俄罗斯妇女,在战火中,面对凶残的敌人宁死不屈的英雄形象。这件作品成为苏联雕刻艺术杰作之一。别拉绍娃擅长肖像雕刻,特别是对雕刻普希金的形象,尤感兴趣。多年来她持续不断地创作了从少年一直到晚年的普希金肖像,从各个角度揭示了这位天才诗人的精神境界和个性特征。蜚声国内外、多次获苏联国家奖的著名雕刻家武切季奇(1908—1974),是在40年代开始创作生涯的。他出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现在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市),1926—1930年在罗斯托夫艺术学校学习,1933年毕业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美术学院。从1935年起,他参加了莫斯科大型建筑的装修工作,这对他日后成为大型艺术雕刻家,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在卫国战争期,武切季奇曾参加军队到过前线,并负了重伤。从1942年开始,在格列柯夫军队美术家工作室从事创作。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人民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激发了武切季奇的创作热情。他成功地塑造了同时代人——劳动者、战士、作家的形象,例如,《苏联英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像》(1945年)《苏联英雄崔可夫元帅像》(1947年)、《把剑铸成犁》(1957年)、《捷尔任斯基纪念像》(1958年)等。

  武切季奇于1946—1949年为柏林市特列普托夫公园创作的《苏军战士纪念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纪念碑雕像是为纪念苏军战胜德国法西斯而修建的一群组雕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巨大的身披斗篷的苏军战士。一手抱着一个失去父母的小女孩,一手持剑,脚下踏着劈碎了的法西斯卐字徽标。纪念碑高30米,雕像高13米,矗立在大块突起的绿地上,气势雄伟,正义凛然。
      
  1967年建成的伏尔加格勒市马马耶夫岗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英雄纪念碑》综合体中的一些主要雕像,也都是出自武切季奇之手的杰作。与武切季奇齐名,已有半个多世纪创作和教学生涯的苏联老一代雕刻家托姆斯基(1900—1984),是一位坚持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苏联雕刻艺术有出色贡献的艺术家。他创作了一系列大型纪念碑雕刻和肖像雕刻。托姆斯基出身农民,是一名复员的红军,曾参加过国内战争。23岁时进入列宁格勒工艺美术学校学习,从1948年起,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任教。托姆斯基于1938年创作的基洛夫纪念碑雕像,是他有代表作。1954年,托姆斯基为法国工人约瑟夫·格利东制作的头像雕刻,堪称他的肖像雕刻中的杰作。这件作品,在人物性格刻画和精神面貌的塑造上,都可见到雕刻家纯熟的技巧和造型功力。自60年代起,苏联美术发生了很大变化,艺术家们对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及对艺术形式、内容、风格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特别是最近20年,在造型艺术中广泛地讨论了人道主义问题。艺术家力求通过生活的表现,发展具有社会意义的价值,深入提示人的内心世界。在雕刻艺术中,这种人道主义,这种时代的新思潮,强烈地表现在女雕刻家波洛戈娃的创作中。
      
  波洛戈娃于1923年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市,1942年到1955年,她先后就读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美术学校、莫斯科工艺美术学院、列宁格勒穆希娜工业美术学校。

    波洛戈娃的独树一帜的雕刻艺术是50年代和60年代的交合点上形成的。这个时期苏联出现了一种新的创作倾向,即力求表现人的真实的复杂心理,及其与生活的相互关系。另外,在艺术作品中,增强了作者的感受和情绪。这种新的创作倾向,必然要求创造新的雕刻语言。[NextPage]
     
  60年代后,在雕刻中,体积的表达力起着很大的作用:体积、重量、结构的视觉效果,体积在空间中的存在,以及与其它体积之间在构图和节奏的协调方面,成为艺术家探索的课题。
     
  50—60年代之交,老一辈雕刻家马特维耶夫的创作经验,在青年雕刻家中间享有很高的声望。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雕塑的结构和绘画性得到了和谐的统一。在波洛戈娃的早期创作中,明显地感觉到马特维耶夫的影响。波洛戈娃善于自然、准确地把直接生活观察改造成为雕刻的物质结构。这再好不过地符合了时代的思潮。在她的作品中,空间与体积紧张对抗,世界成为情感的海洋,鲜明有力的形象保持着坚毅的、令人神往的创造痕迹。观众好象不由自主地成为雕刻家创作过程的目睹者。

  波洛戈娃在早期的作品中,就已经表现出具有个性的风格特性,如《母性》(1960年),就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以及与大自然之间的联系。艺术家在这里被吸引压制是人的永恒价值。她塑造的母亲和孩子的形象,相互间全神贯注。爱护备至的关系,母亲的温柔眼神,以及整个构图的韵律,创造出了亲密的气氛。没有周围空间界限的感觉,强调了雕像存在的独立性。雕像没有台座,雕刻家力图排除一切演示的因素。波洛戈娃所理解的美,在于不同程度的不安定的和谐之中。她的雕塑形象是写实的、具象的,有鲜明的个性。《护林员萨甫琴柯一家和小野鸭》(1963年)、《爱鸟的小男孩》(1965年)、《科切依什维尔像》(1975—1977年)等,都是代表波洛戈娃风格的作品。苏联城市雕塑的发展,为雕刻家开辟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仅以莫斯科为例,70至80年代的10年间,就建立了80余件小型雕像。其中有母爱、儿童和动物一类风俗题材的作品。这些雕塑大多来自全苏或莫斯科的各种美术展览会,选择其中优秀作品或人们感兴趣的作品,把它们直接摆在合适的地点,或者委托雕刻家重新放大制作。苏联室外雕塑的形式也有很大发展和变化,风格更为多样,手法各有千秋。作品更重视体积空间、形体的综合、归纳和概括,既有写实的具象,也有装饰的抽象的结构。苏联十分强调雕刻艺术形象来影响人们的心灵,故要求作品能为人们所看懂,所以在苏联的雕塑中,抽象的作品很少。纪念性雕塑在苏联城市雕塑中占有重要位置。经过向十年的创作,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碑几乎都建立起来了。

  (实习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