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朱伯雄:《二十世纪西方艺术》第六章 绘画50年代中期—80年代

2009-09-10 17:23:15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朱伯雄

  苏联美术从50年代后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创作问题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思考,力求突破旧的框框的束缚,进行新的创造。特别是马尔科夫提出的“开放体系”,对苏联美术有很大影响,促进了苏联美术的发展。首先在主题内容和题材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新的突破;其次在艺术手段方面也更加自由灵活和富于变化。在对待西方现代派美术的态度上,注意分析、借鉴,不象40—50年代那样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60年代后,苏联美术创作的道路越走越宽,形式、风格、手段法更加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具有个性特征的画家和作品。乌克兰女画家雅布隆斯卡娅的大胆创新,就十分引人注目。
     
  雅布隆斯卡娅(1917年生),1941年毕业于基辅美术学院,是苏联卫国战争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代著名画家之一。她一面在基辅美术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一面勤奋作画,他的作品大量出现在展览会上,其中有些画驰名国内外,体现了苏联战后和现代绘画的一些特点。雅布隆斯卡娅多次获得国家奖,并得到各种荣誉称号和学术头衔。

  雅隆斯卡娅青年时期荣获国家奖的巨幅油画《粮食》(1950),是她一举成名的艺术杰作。在这幅四米长的画幅中,描绘了集体农庄女庄员在丰收的打谷场上劳动的场面。堆积如山的金黄麦粒,夏日的明亮的阳光,妇女们的有节奏的动作,兴奋的笑脸,和那有民族特点的服装,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充满欢快的画面。它反映了千百万经过战争洗礼的苏联人民战后新的生活。这幅画构图宏伟、主题鲜明、形象生动,从内容到形式,具有史诗特点。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雅布隆斯卡娅前往阿尔明尼亚、波列斯克、外喀尔巴阡等地旅行,这对画家创作道路和画风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她细心观察民间节日的那种色彩缤纷的场景,捕捉各种人物独特的动势和神志,尤其那些色彩丰富的民族服装和民间艺术,使她获得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她在60年代的一些作品,就是在民间艺术的薰陶下创作的。例如《年轻的母亲》(1964)、《五月》(1965年)、《生活》(1966年)、《纸花》(1967年)、《夏日》(1967年)等,都表现出鲜明的民间美术的装饰特色。《纸花》刻画了在集市上出售自己产品的成千上万个民间艺人中的一个。这些来自民间和人民生活有着联系的民间艺术,是苏联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纯朴的美获得了画家的愉悦和赞美。

  《生活》(又名《创始者》)是《乌克兰组画》之一,也是这套组画的核心。它充满了民间艺术的想像,反映了人生、土地和自然界永恒的更新和循环的观念。画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老太太。她坐在农舍中的长凳上,膝上抱着孙子。墙上照片和物品的布置,是一个大家庭的历史,表现了世代相传的主题。可以看出,这是世代勤劳、热爱生活的善良农民。他们与土地、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在雅布隆斯卡娅这一阶段的作品,不只是表现日常生活的题材,同时也描绘自然风貌。大幅油画《夏天》是献给大自然的一曲颂歌。起伏的山岗,圆圆的树丛,长条的菜园,乌克兰式的小屋,蜿蜒的小河,正在游玩跑跳的小姑娘,整个画面既庄重、又轻快、像童话般的世界。
     
  雅布隆斯卡娅在60年代末期创作的《无名高地》(1969年)一画,不仅是她长期探索的总结,而且是集中了画家多年来在创作上关于土地——它的振兴以及与其相连的世代人们的命运的思考。她在这幅面上达到高度的哲理概括。丘陵起伏,绿茵遍野,凹地的村庄充满了宁静,只有那山顶和斜坡上留下的炸弹坑和战壕,使人想起曾在这里发生的流血激战。他在这里表再现了遭受严重创伤的大地的无穷力量和对阵亡烈士的怀念。她对这幅画的构思是这样解释的:“我想表现在这金黄色的地毯下面覆盖着某种东西的感受……我想表现这块土地的巨大的价值。“我力求不去描写某一特定的时刻,而是永恒的感受,永恒的纪念
     
  到了70年代,她的画风又为之一变,那是由于雅布隆斯卡娅访问意大利,见到早期文艺复兴大师们的作品而出现的。1973年,雅布隆斯卡娅根据她访问意大利的印象创伤的一组油画,受到苏联美术界的好评,其中尤以《傍晚?古老的佛罗伦萨》最为精彩。这幅画实际是一幅自画像,背向观众坐在旅馆窗前的妇女,就是画家本人。从敞开的窗口可以看到这座古城的建筑。教堂和高塔反射在窗户玻璃上,室内光线明亮,画面气氛宁静,画家的激动心情,通过古典主义建筑被表现了出来。她在这幅画上,注意吸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学的简练、概括与和谐的创作手法,舍弃了繁琐的细节描绘,从而使画面加强了整体感。
     
  从50年代开始活跃于苏联画坛的特卡乔夫兄弟(兄谢尔盖生于1922年,弟阿列克赛生于1925年,都毕业于国立莫斯科美术学院油画系。他们的绘画题材很广,但更喜欢表现农村生活,是所谓“严格的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他们主要针对过去苏联绘画中过多地描写领袖和英雄人物,而主张描写“小人物”,有明显的“非英雄化”倾向。50年代的作品有:《在田野上》(1954年)、《春天》(1959年)、《母亲们》(1961年)、《渔民》(1968年)、《在和平的土地上》(1977年)等。他们的画朴实无华、亲切感人,富于诗意,充满生活气息。
     
  从30年代就开始描绘莫斯科城市风光和青年生活的老一辈画家皮缅诺夫(1903-1977),从1937年画的《新莫斯科》开始,陆续创作了《早晨》、《工地上婚礼》、《倾盆大雨》、《相会在莫斯科》等作品。他以十分轻松自如的笔法和谐调明快的色彩,描绘了莫斯科的新建设和年轻一代的生活与理想。他在1966年创作的油画《一块玻璃》和1977年的作品《会面地点》,很能说明他的画风。他被认为是“亲切的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
     
  被称为是“回归派”的代表画家日林斯基(1927年生),风格独特,别有情趣。“回归派”主张在艺术上回溯已往的艺术流派,在现代题材的创作中采用古老的造型方法,对早期文艺复兴或中世纪俄罗斯圣像画等艺术备加赞赏。日林斯基于1951年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他在60年代创作的《苏联体操家》(1965年),是一幅接近群像的肖像画。画面表现了一组正在训练中的苏联著名运动员。色彩以红白对比为基调,构图富有节奏感和装饰美。此画展出后,获得一致的好评,成为苏联美术中的佳作。到了70年代,日林斯基开始注重古代俄罗斯和文艺复兴前的绘画传统的研究。他于1973年创作的《星期日》,可谓是“回归派”画风的典型例子。他以早期的文艺复兴画家乌切罗的造型方法,使用蛋彩画平涂技法表现了枝叶繁茂的树木和野花缤纷的草地以及青年人的群像,别具风格,引人入胜。在卫国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画家,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绘画和苏联绘画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创作出了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杰作。梅利尼科夫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是一位多才多艺、负有盛名的画家。他的创作兴趣广泛,大型和小型绘画、镶嵌画、湿壁画、玻璃窗画和木雕、铸铁、铸铜等各个艺术领域里都表现出创作才能。[NextPage]

  梅利尼科夫于1919年出生于伏尔加河右岸的波克罗夫斯克(现在的恩格斯市)。父亲是车辆制造工程师。他在家乡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大自然的景色,繁忙的集市、码头、搬运工——这一切都给他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梅利尼科夫曾学过建筑,还在格拉巴尔主持的壁画工作室学习过。1946年在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自1963年起,担任大型绘画创作室的领导工作。

  梅利尼科夫在美术学院毕业的作品《波罗的海水兵的宣誓》(1946年)是为卫国战争中牺牲的水兵墓设计的镶嵌画画稿。它显示了梅里尼科夫作为大型绘画艺术家的才干,受到普遍的好评。这件作品迄今仍是表现卫国战争英雄的苏联美术中重要的大型绘画作品之一。《波罗的海水兵的宣誓》描绘的是严酷的战斗中的一个场面。几个战士在浴血奋战之后,满身灰尘土,草草包扎了伤口,悲痛地站在一位牺牲的战友前面,发誓要为他报仇。梅利尼科夫曾这样说明这幅画的创作意图:“我不想简单地描述事情的经过,而想使人从现在看到将来,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感受”。
     
  1950年全苏美术展览会上,展出了梅利尼科夫的以农民劳动为题材的油画《在和平的原野上》(1949年)。它是画家献给战后和平劳动的一曲凯歌。在一望无际充满阳光的田野,走着一群矫健欢乐的青年农妇,我们仿佛听见她们高吭的歌声。画家以响亮的色彩描绘了广阔无垠的大地。绵亘迤丽伸向远方的河流,消失在密林后面,在地平线上与天空相连。近景野花缤纷,百草摇曳,飘散着的花香,沁人心脾。画家在这里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人和大地的和谐统一,从而表达了画家对世世代代生生息息,哺育着他们的大地的热爱之情。梅利尼科夫这幅画荣获了国家奖金,并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过,受到普遍赞赏,认为家不仅继承了俄罗斯和苏联风俗画的传统,而且还扩大和丰富了风俗画的题材和涵义。
     
  三年后,于1953年梅利尼科夫参加了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四届世界青年和大学生联欢节。他画了许多表现联欢节的速写,并于1957年完成了构思数年的大作《觉醒》一画。这幅画表现了被压迫民族争取独立的斗争,同时也画出了人们的共同信念——和平与友谊。

  梅利尼科夫在50年代,还与其他画家合作完成了许多与建筑结合的装饰壁画、镶嵌画和湿壁画;他还不间断地绘制一系列风景、静物和肖像画作品。1956年梅利尼科夫曾来中国访问,在各地游览了三个月,画了许多素描,速写和肖像画。
     
  梅利尼科夫60年代以后的作品,俞益明显地表现出对形象的更多的提炼和概括,并对更深刻的诗意和哲理描写的追求。例如,《姐妹》(1967年)、《夏天》(1969年)、《早晨》(1972年)、《告别》(1975年)《西班牙三联画》(1979年)等作品,都足以说明画家的不断探索和创新精神。油画《姐妹》(图43)在1967年全苏展览会上展出时,以其新的创作手法和响亮的色彩,而使观众大为震惊,成为展览会上最有力、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画面上的妇女形象洋溢着耐人寻味的诗意。这幅画并没有什么复杂的情节,人物也没有什么大的动势,但是,生在河边上的三个不同年龄妇女,都有内在的统一和相互的联系,充满着深刻的人情味。
     
  60年代初,在苏联美术创作中出现了被称为“严肃风格”的主流画派。一些画家以严肃的创作态度反映现实生活和过去的历史。作品多以革命历史题材和卫国战争题材为主,内容深沉严肃,所以称为“严肃风格”。他们志趣相同、方向一致,但艺术表现手法各异,作品各具特色。他们注重从民族民间艺术传统中吸取营养,也研究西方画派的技法,力图突破50年代以前艺术上的公式化、要领化、风格单一的缺点。其突出代表人物有莫伊谢延科、科尔热夫、萨拉霍夫、萨维茨基、安德洛诺夫、波普科夫、以及尼柯诺夫、伊万诺夫、斯马内兄弟等。
     
  科尔热夫(1925年生)于1950年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1960年完成的三联画《共产党人》获列宾奖金(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美术奖)。三联画描绘了十月革命的斗争。中间一幅是《旗手》(图44)他以前仆后继的街头斗争场面,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两侧是《荷马》和《国际歌》。以美术和音乐表示对这伟大精神的赞美。以后他又创作了战争题材的组画《被战火烧伤的人》。他的作品深沉、壮严,画风写实,形象刻画有力。萨拉霍夫(1928年生),是苏里科夫美术学院1957年毕业生。在60年代,他画了一系列以巴库油田工人的劳动为题材的作品,如《上工》、《新的海洋》、《修理工》、《阿普歇伦的妇女》(1967年,图45)等。此外,他还为一些作曲家画了肖像画,如《作曲家卡拉耶夫肖像》(1960年)就是很有特点的肖像杰作。与萨拉霍夫同学并同年毕业于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萨维茨基(1922——),也是苏联画坛颇名盛名的画家。他当过兵,1942年,负伤被俘,在德国集中营关押了三年之久,是九死一生的幸存者。他的代表作有:《游击队的圣母》(1967年),(图46),《死刑》(1967年)《游击队员》(1963年)(图47)等。萨维茨基的绘画多取材于卫国战争,表现了苏联人民,尤其是妇女在战争年代所作出的伟大贡献和牺牲,歌颂了苏联妇女的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严肃风格”画派画家中最具有代表性、也最引人注目的画家是莫伊谢延科。他在绘画形式上有创新,在绘画语言上有突破。他在60年代后期创作的一些杰作,使他进入了苏联艺术大师的行列。
     
  莫伊谢延科(1961-1988)是60-70年代驰名苏联画坛的一位独具风格的天才画家。他的艺术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几乎在每次展览会上,他的创作都以其大胆的、激动人心、构图新颖和别具一格的独创绘画语言,而令人震惊。他的画被认为是“严肃风格”的“富有表现力的现实主义”一派的代表作品。莫伊谢延科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近郊乌瓦洛维奇村(现在戈麦尔省),1947年于列宁格勒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成为教授,主持一个画室的工作。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中他作为民兵参加了列宁格勒保卫战,后来转入第三骑兵团,成了一名红军战士。激烈的战士、人民的悲欢离合、人民的悲欢离合、集中营的恐怖、胜利后的喜悦——这一切不寻常的生活经历,给他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莫伊谢延从事肖像、风景、风俗画等多种体裁的绘画创作,但他的作品主要是描绘国内战争和卫星战争中苏联人民的伟大功绩。他是格列科夫军事画室的成员。他的军事画作品不是描绘故事,不是靠情节取胜,而是着力地人物的心灵世界的刻画。他的画在手法上善于利用暗示、对比、借喻,使读者进行联想。因此,他的作品获得苏联美术界的高度评价,誉为“联想式的艺术思维”。莫伊谢延科的作品确实是强调联想,而不追求真实的再现。他的军事题材作品,没有一幅像常见的那种直接表现战斗的场面。他表现的是战争之前,或者是战争之后,通过画面的气氛烘托出战争的激烈和战士的英雄行为。这样就避免了“纯消息报导”式的图解。莫伊谢延科认为,过去的观众,他们本身就是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的参加者。他们具有哲学和理解战争题材绘画的生活基础。可是,战后出生的观众则不同,因此,需要画家另创新路,以与现在的观众相适应。莫伊谢延科为此作了多年的探索,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64年后开始了他的多产期,每年都有一批新作在展览会上展出和在美术刊物上发表。[NextPage]

  例如,《红军来了》(1961年)、《土地》(1964年)、《母亲、姐妹》(1967年)、《通讯兵》(1967年)、《甜樱桃》(1969年)、《胜利》(1972年)、《5月9日》(1975年)等。具有代表性的表现国内战争的作品《红军来了》和《通讯兵》,是莫伊谢延科成名之作。《红军来了》的画面,很象电影镜头。红军骑兵突然在夜间进入小村。主题是表现人物的勇敢、豪迈和对胜利的信心。同样,《通讯兵》也没有表现什么故事情节,只表现了在深夜里两个年轻的通兵,身上背着枪,骑着战马飞驰而过的情景。画中人物充满了英雄气概。显然,这两幅画目的并不在于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故事,而是以富于表现力的、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观众,引起他们的联想与共鸣。1964年展出的《土地》一画,使许多人大吃一惊。在这块黑色的被开垦的土地上,站着三个没有什么动势的人。但从他们的姿态、面部和手上,使人感觉到他们由于长时间的劳动而疲惫不堪。是这些一辈子都在这片广阔无边的土地上疲于耕种的人,改变了大自然,人和自然不可分割,人的生、死、欢乐、忧伤……一切都依托在这蓝天之下一望无垠的土地上。
     
  1967年创作的《母亲们,姐妹们》一画,是从另一侧面描绘了国内战争,是作者幼年在家乡见过、在卫国战争中又多次经历和体验过的场面。母亲和妻子、姐妹们刚刚送别了奔赴战场的亲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忍受着内心的痛苦。她们准备承受生活的一切和可能发生的亲人的流血和牺牲。画家在这里着重刻画了战争年代广大苏联妇女的伟大贡献,为保卫祖国所经受的苦难与牺牲,表现了人民群众的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精神。
     
  莫伊谢科于70年代创作的《胜利》和《5月9日》图51则更是富有哲理性的作品。两件作品都以战胜德国法西斯为主题。《胜利》一画描写的是1945年5月初,柏林市区的最后巷战,一个红军突然中弹,另一个赶上前来扶住,在战友的心脏停止跳动的同时,楼梯口传来了最后胜利的欢呼声。胜利和牺牲、生与死,经过画家的如此处理,深化了“胜利”的涵义。另一幅作品《5月9日》,描绘的是20多年之后,一个胜利纪念日的夜晚,一家人在阳台上的不同心理状态,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差距。老年人回首往事,司令为保卫祖国牺牲的亲人,而年轻的一代却不理解父辈的思想感情。画家力图通过两代人心理对照和复杂的情感表现,提示今天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发人深思。

  这位勇于探索的画家在80年代又创作出构图奇特的《歌声》、《八月》和《回忆》等作品。尽管苏联美术评论家对他的这些新作,持有不同意见,但他的富于激情和联想的创作,以及使用叠印的电影手法等新的绘画语言的探索,无疑是值得欢迎的。
     
  安德洛诺夫(1929年生)也是具有鲜明创作个性的画家。在他的画中,没有什么复杂的寓意,除了画本身直接的意思以外,没有其它东西,但是,在精神上的深度和广度是无限的,因为它植根于取之不尽的生活源泉。
     
  他多画木头栅栏、有井的院子、湖边、树林、草地上的马群、花园和圆木小房。他的著名作品《木排工人》(1961年,图52),是苏联美术“严肃风格”的杰作。形象庄严宏伟,色彩响亮谐调;细节不多,但表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人物也没有复杂的动势,十分纯朴和优美。
     
  波普科夫(1932—1974)是苏联最有特点的画家之一。他出生于莫斯科,是一位烈士的儿子。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他探索绘画语言的现代感,注意人物的心理描绘。波普科夫逝世前最后一幅画《秋雨》(1974年)是献给普希金的。画面上浮想联翩的诗人普希金和俄罗斯大地融为一体,现实和诗意达到高度概托。自画像在他的创作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与其他画家的自画像不同。在他的《我的一天》(1968年)、《母与子》(1970年)、《父亲的军大衣》(1972年)、《工作结束了》(1972年)、《请来我家作客》(1973年)《巴维尔,伊戈尔和我》(1974年)等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画家具有特征的面貌,尽管这些作品都不是通常那种直接的自画像,而是具有复杂的情节和主题,但就其内在结构而言,他的创作带有自传体性质,是一种抒情独白的主题画。画家花几年时间构思、最后于逝世前完成的大幅油画《阿尼霞大娘是个好人》(1973年),是一幅深刻表现民间生活的史诗般的作品。画家在这幅画中探索到了现代苏联绘画中一个意义重大的风格——把对生活现象的具体的、心理抒情的表现同道德美学的表现熔于一炉。人既有衰老和死亡,也有新的生命茁壮成长和希望。这是自然的规律。离开人世的老一代留给年轻一美好的回忆,在青年的心灵上播下珍贵的精神种子,这也正是《阿尼霞大娘》一画的内容含义。波普科夫是一位既有才能而又勤奋的画家,在他短暂的只有在16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近70件作品,画了无数习作素描和水彩画,还制作了一些版画。1967年,他的《作业班在休息》、《中午》、《两人》三幅画,在巴黎举办的世界青年美展中,获荣誉证书。1975年,他的画《布拉茨克的建设者们》、《北方之歌》、《勃劳特维一家》、《作业班在休息》和《父亲的军大衣》获苏联国家奖。70—80年代,一大批青年画家涌上画坛,他们代表着苏联美术发展的新趋向。他们善于思考、探索,敢于突破、创新。他们竭力探素新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新时代的人的思想、感情、心态和画家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们的创作手法、风格各不相同,都力求描绘出真实的世界、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

  活跃于70—80年代的青年女画家纳札良科的创作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她的绘画作品,风格新奇独特,富有生活真实感。在她的一系列运用传统艺术手法的作品里,洋溢着现代人的思想感情和现代生活的风貌。
     
  纳札良科(1944年生)出生于莫斯科,1968年在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毕业后即开始走上创作道路。她最初在展览会上展出的作品是她当学生时画的《母与子》(1966年)和《母性》(1968年毕业创作)。那是一种有着鲜明的“严肃风格”的绘画。后来,特别是在70年代初,她的画风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就不完全是“严肃风格”的作品了。显然,在纳札良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前辈大师彼得罗夫?沃德金的创作手法和北欧文艺复兴巨匠布吕盖尔的画风对她的深刻影响。此外她还从民间美术中吸取了营养。她的成熟的代表新年游园会表(1973年),就采用了幽默怪诞的手法。画面中心有一化装成熊的人伴着穿红大衣的妇女(画家自己)跳舞,以对比的手法表现了人的不同情绪和精神状态。《游击队来了》(1975年)一画。明显地借用了基督下十字架的形式。《狂欢节》(1979年)是她的精心力作。画面表现了一群青年,包括画家自己在内(坐在桌旁手拿绿色大酒杯的就是画家本人)在狂欢之余坐下来饮酒、交谈、诵诗、弹琴的情景。她没有描绘喧闹狂欢的舞蹈场面,只是刻画了参加狂欢节的人群。虽然他们的服饰有别,表情、动势各异,但却是多样而统一,人物思绪相同,都笼罩在沉思、凝视、认真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情绪之中。这正是70年代苏联青年画家作品的特点,也是80年代苏联绘画发展的共同特征。

  (实习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