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冰:结结巴巴或硬批评

2015-04-17 17:01:39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

   

作者:王冰

  能够说清道理,又不吞吐吞吐,欲言又止,语言不生硬、不结巴,这对当下的文学评论者来说,似乎渐渐成了一大奢望。于是,很多批评家面对作品顾左右而言他的多,假模假样地隔靴搔痒一番的多,做些于人于己于文学似乎都是无利无害之事的多。在这样的情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做文学批评,说起话来、作起文来,结结巴巴的人就多起来。

  当下,很多评论家的研究基本可以归到一个大的家族中,颇有点同族兄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味道,从内心的质地到表达的形式,都散发着同一个家族的味道,连批评的习惯与习俗,甚至是批评的脾气也是大同小异,文学批评的氛围和底气由此形成,最后的局面就是批评的时候,将几句相同的话不断地反过来正过来说,又正过来反过来说,时间长了,文学批评者也就自然结巴了,也就死硬了,然后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就要巴巴结结,硬至于死了。

  当然结巴有结巴的好处,按理说也不会太多负面的影响,但是,问题是别人不结巴的时候,他们结巴也算作一种个性吧。而做文学批评,应该提倡灭掉集体主义,提升个人主义,不能将结巴也整齐划一化了,当更多文学批评者都一起结巴,结巴一致的时候,结巴就成了一种文学批评中渐成习惯的病症。

  文学批评中结巴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文学评论者对于作品基本判断力的缺乏,比如文学评论中推理形式的混乱,比如文学批评者的疆域缺乏文学之内或者之外的想象空间,比如对一些概念仅限于空悬与空转的把握,等等。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不但源于嘴巴吃人嘴短的缺陷,更是源于批评者们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同化,这使得文学批评者因为内心的不自信,使他难以说出具有独特判断力的话语,即使说出,也难免躲避开雷同的尴尬,于是一个文学批评者开口的结局就是欲言又止,结结巴巴;还有就是这些文学批评者害怕因为说出一些别样的话,或者评论一个不见经传的作者,而被一些所谓的专家嗤之以鼻,把自己当门外汉对待,于是只能结结巴巴、欲言又止了事,结局就是大家都相安无事。如此的最终结果就是评论者对真实文学和文学真实的哑口无言,不能说出或者不敢说出,即使张嘴,也是口吐白沫、结结巴巴,甚至胡说八道,文学批评值域的缩小和意义价值平均数值的普遍降低就成了一种必然。

  于是,分散各地的文学批评者们早不是那种百家争鸣、棱角分明,甚至四分五裂的状态了,而是出现了难得的整齐划一的一致性,家族的式的“颂圣”批评散布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虽然各自独立于分离的领域内,却用统一的眼光和视角来观察同一个局部的问题,并得出一个好与坏的简单结论,连为什么好或者为什么坏的原因都是一致的,“趋同化”在结结巴巴的硬表达中,成为文学批评者吹起的那响亮的号角,并成为其对文学作品做出道德价值和审美判断的唯一传统,这确实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文学批评中批评应该允许批评缝隙与写作裂隙的存在,应当有能力、有机会畅所欲言一番,批评者应有点急脾气,竹筒倒豆子般地淋漓一回,结结巴巴和硬批评只能让人失了心气,时间一长,文学会得大病的,再去硬通气,通硬气,那就来不及了。

  作者简介

  王冰,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山东,毕业于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现为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培训部副主任,副研究员。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在场主义”散文奖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蓝皮书:中国文情报告》编委。曾在《南方文坛》、《文艺报》、《名作欣赏》、《当代作家评论》等报刊发表大量文学评论作品,主编有《才女书:百年百人百篇女性散文经典》,散文理论专著《散文:主体的攀援与表达》为中国作家协会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散文理论专著《集体的光亮与个体的无名——“现代性”景深中近十年来散文创作图谱》为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

  (实习编辑:葛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