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现代环境如何呈现莎氏爱情

2014-04-17 10:01:4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陈熙涵

   

  现代环境如何呈现莎氏爱情 田沁鑫版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下周开演

  拳头、自行车、吉他、墨镜,洋溢着青春初遇时的冲动……知名导演田沁鑫执导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将于22日在沪开演,以解码经典人物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一个现代环境里的莎氏爱情故事。15日,携剧组来沪的田沁鑫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今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重排该戏不仅是为“应个景儿”,而是希望通过对“罗朱爱情”的本土化解读和“转译”,讨论“互联网时代,爱情是否可以生还”这一引申出来的话题。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田沁鑫继《青蛇》之后又一部经典“新解”之作。经由田沁鑫“转译”的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保留了朱生豪译本的台词精髓,在环境、人物、情感三重极端设置的彼此交错中,两个孩子的青春在最灿烂的时期殉情消散。田沁鑫说:“形骸没有了,‘爱情’却永生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真正的魅力,一定不是悲剧、不是遗憾,而是爱情的宣言和精神。在改写剧本包括排戏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莎士比亚时代最难能可贵的纯粹爱情,这份纯粹时刻震荡着我、感动着我。”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中国早已家喻户晓,但在田沁鑫看来,不少观众对它的认识依然存在脱节,很多人不理解主人公的极端行为,也并不相信这场爱情,这就是她为什么要在今天把《罗密欧与朱丽叶》再次搬上舞台的原因。她说:“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在热烈地爱着。我希望借这部改编作品,对观众进行一次‘爱的再教育’。”她认为,400多年前,莎士比亚通过朱丽叶这个人物,挑战了当时英国社会对女性的传统审美。“莎士比亚从来不保守”,而全世界对莎剧的解读和重排,也不同程度地充满着莎士比亚的戏剧精神。

  田沁鑫与莎士比亚结缘20年。她说,20年前,在她还没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时候,一次特殊的机会让她去到英国,在莎士比亚死去的地方:特拉斯普小镇,她转悠了很久,背回了一尊莎士比亚的塑像。“在当时,7英镑对一个学生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况且那尊像非常的重。”田沁鑫说。如今,这塑像还端坐在田沁鑫的工作室里,日日夜夜“瞅”着她。

  20年间,这个从莎士比亚小镇出发的学生再没去过特拉斯普小镇,却多次在世界各地的剧场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演出。3年前,世界级鬼才导演萨姆·门德斯来到北京,携奥斯卡影帝凯文·史派西,在国家大剧院呈现了一出精彩异常的《理查三世》。这次堪称国际最高水准的舞台剧演出,让田沁鑫意识到,莎士比亚的戏是为演员而写的。“这就是为什么莎剧经常有一个人物独白、一念就是一页多纸长的原因。”

  而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赵氏孤儿》,则给田沁鑫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是用莎士比亚的结构,演绎了一个完全中国的故事。”这出8个人为一个孤儿而死的故事,甚至是促动她排《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原因。“在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莎士比亚的经典作一次别开生面的本土化的实验呢?”田沁鑫反问。据悉,该剧将在上海艺海剧院连演6场。

  (编辑:王日立)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