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莫言参加上图讲座 我在探索民族化写作

2008-08-15 20:28:09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自称很不擅长言谈的作家莫言昨日来到上海图书馆,跟现场100多名慕名而来的上海读者散谈“我的文学生活”。第一次参加上海书展的莫言,在昨日的演讲中回顾了30余年写作生涯。已经有几年没有新作面世的莫言很有耐心地等待下一部与众不同的作品,“我希望每一部作品都不会重复以往的写作。”

    “不懂外语也能写好小说”

    上一次来到上图做演讲时,和莫言搭伙的是上海作家王安忆,结果两个人各自讲了10来分钟就冷场,“后来就发誓决不再到上海演讲。”莫言笑着说。也许是预料到在自由提问阶段肯定会被问“顾彬难题”,莫言先把这个难缠的问题自问自答了。“顾彬说,中国当代作家大部分没有受过完整教育、不懂外语,所以很难写好小说。”莫言说,“但我们还好有个沈从文,他教育程度也不高,外语也不懂,他成了我们这些新时期作家的挡箭牌。所以,顾彬的结论有点绝对了。”

    至于被顾彬和许多评论家诟病的新时期文学,莫言和他的许多同行观点一致,“我经历了新时期文学创作每个阶段的演变,新时期文学没有顾彬他们想象得那么糟糕。一代代年轻作家冒出来,作品也更加成熟。”而在莫言看来,中国新时期文学取得最高成就的是短篇小说,“我们也很难找到托尔斯泰、马尔克斯那样的伟大长篇小说,但我们的短篇有这样世界级的作品。”

    谈到谁是当代中国大师级作家,莫言开玩笑说,“作家要成为大师要长寿,我活到150岁可能是,但现在肯定不是。”都说这个时代没有大师,但莫言说中国人的习惯就是,“对死人比较宽容,对外国人比较宽容,但对活人和身边人非常苛刻。我能想象,鲁迅在世的时候,谁要是给他戴大师帽子,也会被骂死。假如现在王小波还活着,他还能有这样的地位?说句玩笑话,死得早反而可能成为大师。”

    “我为什么当作家”

    和大多数普通文学爱好者一样,莫言说他的文学之路也是从阅读开始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拿笔写作,“看小说的时候,我会把风景描写跳过去,爱情的情节,既想看又不敢,四周看看有没有家长在。那个时候觉得作家的职业神圣得不得了,以为是非同小可的事情。”最早有了写作的念头是因为从一个邻居那里道听途说,“邻居认识的一个作家很腐败,顿顿吃饺子。我就想,我将来当作家是不是也能过上这样腐败的生活,这就是我当作家的梦想。”

    从1976年当兵正式开始写作,最初的写作“我都是模仿外国作家的小说”,投稿后最怕通讯员拿着厚厚的牛皮纸袋回来(退稿),“1981年5月,我的小说终于在杂志上第一次发表了,这个小说受到了《陌生女人来信》的影响。”

    莫言后来发表的《红高粱家族》、《酒国》、《檀香刑》令他成名,但“《丰乳肥臀》是我最重要的作品,小说中有重要的个人感情,它确实是献给母亲的小说。我认为《丰乳肥臀》是经得起考验的。”莫言说。这几年来,他一直在探索个性写作和民族化写作,“不能老是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趋,必须在中国历史长河资源中寻求资源。比如《檀香刑》有浓重的话本痕迹,我希望能让说书人在广播里朗读。”而最近的长篇《生死疲劳》,莫言继续着写作民族化的尝试,使用了章回体,“以前我们在文体技巧上向西方学习,现在我要从民间吸取思想资源,这个小说借鉴了佛教的六道轮回说。”

    3年没有新作面世,莫言说现在还在做准备,“3年来一直在认真读一些书,希望写和以前不一样的小说。重复以前的作品,意义不大。”

    今天下午2点,莫言还将在书展现场——世贸商城的7楼参加活动和演讲。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