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李伯宏:希腊与希伯莱

2014-03-03 14:22:36来源:影响力网    作者:李伯宏

   

  读好文章,如同在宽畅的大河上,扬起风帆启航,满目水天一色的景致。不过,在清澈舒缓的水面上,忽然横出一块礁石,阻缓了航行,便要近前看个究竟。待航行结束,船泊码头后,可能还在思忖途中的奇遇。

  读马修·阿诺德的《文化与无序》这篇雄文时,便有此感受。

  这位英国大文章家,谈古说今,纵论汇成欧洲文明两大起源的希腊文化和希伯莱神教。他认为,这两者,正代表人性的两极;在相争相搏中,各自为人的进步发展作出了至尊至贵的贡献。历史上,有时,是希腊的理性主导;有时,是希伯莱的神性主宰。

  话说在欧罗巴那个角落,先是古希腊人凭着自信,用艺术,用理性,寻求完美。苏格拉底说,“尽全力完善自己者,最完好;感觉到自己正在完善者,最快乐。”等人们累积了知识,享尽了快乐之后,却仍感虚空,仍觉得冥冥之中有自己无法掌握的法力,希望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圣主,引导人自身的命运。于是,在历史的那一特定阶段,希腊之光黯淡下去,希伯莱之神登上圣坛。对这一消一长,马修·阿诺德在文章中,说得十分形象:

  “当赋予生命、创造快乐的自然活力仍使人得不到满足,使人厌倦无聊时,那厉声厉色的传道词就让人耳目一新: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

  看得出,他对这句传道词是感受颇深。可我却不禁一顿,未曾料到,圣上动怒不仅怒向悖逆之人,还不放过悖逆之子。这句话真把我卡住了。于是乎,读得顺畅之际,只得停下来,赶紧查找出处。先翻到写满天怒人怨的《旧约》,接着翻到《新约》,至“以弗所书”第六章,迎头撞见这句警言。

  我有点迷惑了。上帝者,大仁大慈者,怎会如此发怒,怎会一口咬定叛逆者的后代也是叛逆,竟去惩罚无辜。这自然让人联想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句老子反动儿浑蛋的著名口号。令人心中抖生寒意。不过,我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希望这是古希腊文或古希伯莱文转译英文、英文又译成中文过程中的疏误。于是,去查圣詹姆斯国王钦订版本,发现其中确用了“孩子”(children)一字。在钦订本新版、及英文标准版中则直截了当,用的是“儿子”(sons)一字。

  本来未想过会碰宗教这个题目。因为,面对这样的题目,人们的观点常相去甚远,形同水火。信者,根本不由他人对神提出丁点问说;不信者,也不屑于理会信徒们匍匐在神脚下的缘故。又如何在纸面方寸之间,取一丝冷静的理性,拿一团热烈的信仰,做两相对比,凑成一段说得通的和谐文字?

  这有点象爱情。爱上了,就整个身心都投入进去,就觉得自己的恋人是最完美的化身,岂容旁人指出哪怕一点点的尚不完美之处。常人说,爱是盲目的;信徒说,信奉是无条件的;人就是如此。追求一个完美的人,或是崇拜一个完美的神,正是人的天性。它鼓舞人创造辉煌,促使人走向悲剧,或陷入迷思。它的一面是人的高贵,另一面则是人的蒙昧。宗教的本初,正是源自人的这一天性。换句话说,人的天性,就含有宗教的成分。

  这可是个个大无边、深无底的题目。最好还是回到《文化与无序》这篇文章所引、《新约》中的那句传道词;那句让我费解、非要看个究竟的、迁怒于悖逆者后代的狠话。

  诚然,没细读经书,就无从指其牵强,笑其矛盾。没经受神的惩戒,没感受神的恩赐,也不好对上帝的神性品头论足。但有了孩子,可就有了关爱孩子的感受。定睛看一眼婴儿清澈见底的眼睛,谁人能生出一丝恶念,能想到伤害这个圣洁的生命。这是一种极深,极厚的爱,它深到、厚到能足以分给世上所有的孩子。可是,主宰万物的神却反其道而行之,而且是在传播仁道善业的《新约》中说出狠话。

  在《旧约》里,上帝确是君威十足,极易发火,一火起来就山崩地裂。想必是人太不争气了。部族间仇杀,家族间仇杀,兄弟间也仇杀。怪不得上帝用洪水、用大火,用瘟疫,一次次儆戒人们。但是,无论怎样经受火与血的磨难洗礼,人就是习性不该,仍然是这般浑沌,或是这般单纯,或是这般执迷。只这一点,《旧约》就不愧为一部惊心动魄的史诗。

  其中有两篇著名的故事,写到了孩子。是杀孩子的故事。一是亚伯拉罕经受考验。这位老人堪称敬神的模范,可上帝仍怀疑他的忠心。这次要动真格的,让亚伯拉罕把自己的独子以撒带到山顶,献祭给上帝,以示忠诚。亚伯拉罕真是忠贞不二,把儿子哄骗到了山顶。只是在他举刀刺向以撒喉咙之际,上帝才派天使出现,阻止了一场天理不容的暴行。二是摩西率众逃离埃及苦海。上帝前来助其出走,并要杀一杀不信上帝的的埃及人。但他不杀法老王,不杀酷吏,而是在月黑风高之夜,斩杀了所有埃及人家中的长子。或许,上帝也觉得过了火,便派自己的儿子到人间吃苦受难,替人负罪。所以,《新约》的主人公四处行善,传播福音,向众生指点通往天国之路。可同是这位圣主,一手高举十字架,一手掐着儿童的喉咙。该如何解释?

  当然,信者,会有信者的解释。不信者,有不信者的说法。美国人门肯有自己的解释。他在《诸神论》一书的“宗教演变”章中讲,“早在还没有弗洛伊德的影子的时候,牧师们就成了心理学家。”他的胆子真大,敢向上帝炫耀自己的幽默。

  他的意思是说,宣扬上帝普施仁爱的,是牧师。把上帝说成如此暴戾的,也同样是牧师。与其说是上帝粗暴专横,不如说是人借上帝之口,行顺者昌、逆者亡之道。可以想象,在基督方兴的那个乱世,让盲从、享乐、散漫的俗人信教守道,不受异端邪说的哄骗,大概是太难了。劝导不行,正面教育不行,杀其头、烧其屋的效果也有限,就只有祭出最严厉的法宝:背叛神意者,小心你的孩子,或者说得更具体:小心你的儿子。

  其实,《圣经》里有一句话,同样让人耳目一新,意思却正好相反。那也是一句传道词,是要人爱自己的敌人。这句话的原文是“要爱你们的仇敌。”出自《新约》“马太福音”第五章。能这样训导众追随者,非要有博爱天下众生的气魄不可。正因为如此,人们通常认为,宗教,除解释人从哪里来,最终到哪里去之外,就是劝人行善。无论佛祖、真主还是上帝,皆如此。记载他们教诲训言的圣书,也无不如此。

  可对照这大仁大爱的教导,再联系到前面的故事,又让人信哪一面?这还真考验吾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圣经》当初形成的时代,离现在太隔远了,我们无法揣摩上帝的本意。或许是,上帝在用两个声音说话,高兴时就教导人去爱敌人,不高兴时,就连孩子也不放过。要么,就是传达上帝最高神示的人断章节句,有时取此,有时取彼。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其它解释。其中,费尔巴哈的见解比较清楚。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信仰与爱的矛盾”章中说:“圣经中虽然也说到要爱你们的仇敌,但是,这里只是指个人的仇敌,并不是指公敌,并不是指上帝的仇敌、信仰之仇敌,并不是指不信者。”

  他一句话,就划清了两个大的概念。

  在上帝眼里,天下众生无非两类:信神者和不信神者。无论什么人,只要信神,就是圣爱的对象,哪怕成为其他信徒的敌人。而不信神者,均属异类,对他们,上帝只有怒火和讨伐。想一想也是,十字军东征的大小旌旗上,哪一面写着“爱”字?

  站在这位德国人的角度看去,就不难理解上帝在《新约》中一再发出的愤怒声讨。如《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主耶酥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不听从我主耶酥福音的人。它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约翰福音》三章中“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不着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瞧,上帝之书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这样一来,圣经中前后看似矛盾,却也不矛盾了。如果还有疑虑,只要信神,只要拜倒在神像前,就一切释然了。

  费尔巴哈在书的序言中也说得明白:信仰之本质,不在于同普遍理性相一致,而在于同普遍理性的不同。细一想,人的本质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不在于信仰压倒理性,也不在于理性遏制信仰,而在于两者从未休止过的此起彼伏。

  记得春天时,来到罗马梵蒂岗博物馆,里面数不尽的神像、雕塑、壁画,无不尽显人的虔诚。这些艺术品是否曾感动上天,不得而知;但至今,仍感染着人。出了博物馆,转到圣彼得大教堂。这座辉煌神殿的创建者,其本意是要展示神的威严,表现人的卑微。不过,那擎天的穹顶、石柱、拱门,几乎每方石块,反显示出人自身的恢宏力量。让信神的惊叹,让不信神的,也惊叹。

  (编辑:苏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