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化 时评 狂言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中国新闻媒体的出路

2009-01-22 15:19:13来源:光明观察    作者:

   

 作者:毕研韬  

    2008年上半年,笔者对某省的调查发现,老百姓对当地媒体的满意度只有24.4%。中国的新闻媒体正遭遇空前的公信度危机。中国新闻媒体的出路何在?笔者认为,昔日的《新华日报》堪作中国当今新闻媒体的楷模。

  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的《新华日报》是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简称“国统区”)的机关报。作为“抗战号角,大众喉舌”,当时的《新华日报》让进步人士振奋昂扬,让反动分子胆战心惊。“国统区”人民称之为“灯塔”“北斗”,国民党反对派则恨之入骨,毛泽东、周恩来称之为八路军、新四军之外的“新华军”。可以说,当时的《新华日报》对推动中国革命进程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继承和弘扬当年《新华日报》的优良传统,对于提升中国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对于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对于促进中国的“和谐发展”与“和平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华日报》简史

  《新华日报》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历史背景下问世的。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于10月25日迁至重庆。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决定在上海设总馆,在南京、重庆设分馆。1946年5月,重庆《新华日报》改为中共四川省委机关报。1947年2月28日,该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由于国民党当局的阻挠,上海馆和南京馆的出版计划夭折。

  二、《新华日报》宗旨

  《新华日报》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背景下创刊的。所以,抗战和民主是《新华日报》创刊之际的两面旗帜。当时“国统区”人民对中国共产党还比较陌生,所以宣传中共的抗战纲领和方针,及其实行民主政治、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就成为《新华日报》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创刊前夕,董必武在报社全体职工大会上说:“《新华日报》是共产党的嘴巴。”爱国将领冯玉祥为《新华日报》创刊题辞:“大众喉舌”。《新华日报》发刊词详细阐述了其宗旨:“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为前方将士在浴血的战斗中一切可歌可泣的伟大史迹之忠实的报道者记载者;为一切受残暴的寇贼蹂躏践踏的同胞之痛苦的呼吁者描述者;为后方民众支持抗战参加抗战之鼓动者倡导者;将尽其所能为巩固与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效力。”于是,“暮鼓晨钟,大众喉舌”就成为新华日报的真实写照。

  三、《新华日报》方针

  《新华日报》在创刊之际在其它报刊发文说明《新华日报》的任务:“团结全国抗战力量,巩固民族统一战线,发表正确救亡言论,讨论救亡实际问题。”当时的中共力量较弱。为赢得“国统区”人民的理解与支持,《新华日报》确立了“为人民讲话,让人民自己讲话,讲人民自己的话”的宣传方针,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为此,《新华日报》除刊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彭德怀等中共领导人的文章,还发表国民党政要和将领、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名人士的文章。《新华日报》为包括工人、农民、城市贫民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开辟“友声”、“副刊”、“读者园地”、“青年生活”、“妇女之路”、“生活的海”等栏目,鼓励读者撰稿。“我们的信箱”栏目曾发表编辑部文章称:“凡是看本报的人,都是给本报写文章的人。”报社设有读者服务部、读者联络电话,并成立读者俱乐部,组织读者讨论会。报童还义务为偏远地区的读者代购生活。

[NextPage]

  1942年9月“延安整风”期间,《新华日报》按照“增强党性,反映群众”的方针进行改版。1947年1月,《新华日报》在创刊9周年之际发表编辑部文章《检讨与勉励》,系统阐述“人民的报纸”思想,办报思想得以发展。

  四、《新华日报》内容

  《新华日报》自创刊之际就受到国民党反对派的阻挠破坏。这就决定了《新华日报》必须在高扬民族旗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同时,为争取言论出版自由而斗争。主要策略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宣传中共争取自由民主的主张,揭露国民党当局的独裁统治和特务统治,介绍美国的建国理念和民主思想。马寅初就曾在“友声”专栏发表文章,痛斥国民党的腐败专制,呼吁“建立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

  1939年2月25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要建设中国民主政治,“今后的努力方针在于:第一,加强民意机关的发展,把现在的国民参政会和各省正筹备中的参议会,逐渐变为真正代表人民的机关;第二,切实执行抗战建国纲领所规定的‘于抗战期间不违反三民主义最高原则及法令范围内,对于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予以合法之充分保障’”。

  借美国民主思想讥讽国民党党当局是《新华日报》的一大斗争策略。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同日发表三篇社论。其中“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指出,“美国在民主政治上对落后的中国做了一个示范的先驱,教育了中国人学习华盛顿、学习林肯,学习杰弗逊,使我们懂得了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中国需要大胆、公正、诚实。”韩辛茹的研究揭示,“《新华日报》的魅力还在于说出了读者心中想说而未说出的话”,“道出了老百姓压在心头的话。”

  五、《新华日报》影响

  《新华日报》犹如暮鼓晨钟,激励民众奋起抗战,对抗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独裁。《新华日报》自创刊之日,蒋介石便每期必看。“国民党顽固派对《新华日报》百般仇恨,实施捣毁报社、扣发稿件、禁售报纸、殴打报童等种种迫害行为。”另一方面,“国统区”人民十分喜爱《新华日报》,街头经常有市民争购《新华日报》的场景。每当有报童被特务扣押,市民就纷纷向报社报信,使报社能及时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中共领导人对《新华日报》的作用给与充分肯定。毛泽东曾说,“它抵得上一个方面军。”

  六、《新华日报》启示

  今天,认真总结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成功经验,对于提升党报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笔者认为,《新华日报》的成功经验在于:

  第一,它顺应民意,高扬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两面大旗。

  第二,它服务大众,真正办成了“人民的报纸”。

  第三,它深得民心,拥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上述三条可概括为一句话,“执民意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便是昔日《新华日报》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今天必须铭记的施政箴言。

   (编辑:林青)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