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艺术与癫狂:酒自引人著胜地(4)

2010-07-28 15:28:1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吕俊华 

    老子说,“得道之人”,“聪明内作,外若聋盲思虑玄起,状若痴狂”。《道德真经指归》卷十第5页。“得道之人”是获得沉浸、着迷、如醉如痴心境的人。

    我想我们应该这样领会陶渊明饮酒的心态、心境和饮酒的意义和价值。

    不能忘记饮酒还有“嗜酒见天真”,“酒后吐真言”的一面。一般说来,这是醉酒程度比较深,属于大醉之后出现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还是看看一些心理学家哲学家是怎么解说的吧。

    按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的说法,酒醉可以暂时改变人的性格,原来内向之人醉到一定程度可变为外向。本来沉默含蓄的性格将趋于崩溃。他发现,“愈是明显内向之人,愈需要酒精的刺激,愈需要更多的酒精使之变为外向。而本来外向之人,不多的酒精就可使他达到醉态。”《变态心理学大纲》英文版第68,442—443页。

    蒙田说:“葡萄酒发酵时会使桶底的杂质往上漂浮,饮酒过度也会使心理的秘密不知不觉地吐露。

    “圣贤纵酒作乐也会表现忧虑和暴露内心秘密。”《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1996年版中卷第17、12页。

    英国哲学家霍布斯说:“饮酒过量的人的各种行为正和疯狂的人相同。有些人狂怒,有些人狂爱,有些人则狂笑;全都是循着当时支配他们的种种不同的激情狂放地表露出来。因为酒的效果消除了一切伪装,使他们看不到自己激情的丑陋。我相信一个最清醒的人……不会愿意让人公开看到他们思想上的浮夸和狂放的;这就等于是坦白地承认,不受规范的激情大部分就是癫狂。”《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6页。尼采也说:“在感情的奔放中,在幻梦及疯狂的幻想里,人可以发现他的本来面目。”《朝霞》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第218页。

    酒可放松舌头,亦可打开心扉。在酒醉中,人的本能抬头,使人回归朴素的自然状态,甚至有教养的彬彬有礼的绅士,往往也要失掉常态而丑态毕露。如此道貌岸然的谦谦君子在酒醉后也会露出根性。

    美国心理学家康克林(Conkelin)说酒精对于中央神经系统的机能是有压抑效果的。“故一个人受着酒精的压抑效果之后,他便会将以前所隐匿的与过分自持的……解放出来,他并且喜欢说话,连他平常不肯说出的秘密都吐露出来。他的快乐也达到了狂态。”这时,“有些人的表情很可笑,有些人的脾气特别坏。情绪发生以后,时常不能抑制,哭笑怒都极容易跟着来。”《变态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313—314页。

    弗罗姆有更具体的分析:“在梦呓中,在幻觉中,在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时,某些原始的自我可能会溜出来,在感觉和思考此人已多年没有经历过的东西。通常,这些溜出来的原始的自我,是一些他对之深感害怕和羞耻,因而加以抑制的‘坏念头’。但是有时候,这些溜出来的原始的自我,也可能是一些‘好念头’,只是因为他害怕这些念头一旦表现出来,会遭人攻击、奚落,所以才把它们压了下去。”《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270—271页。

    以上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谈了全醉的情状。

    从某种意义上说,喝酒的人可能私心最少。人在醉酒中,坦率天真,冲绝一切屏障。人与人之间才最肝胆相照,——互相开放,彻底透明。人在此际,心里什么念头都可以向别人讲,心扉完全敞开了。

    心扉敞开了,胆子也大将起来。“酒之为德久矣。樊哙解厄鸿门,非豕肩钟酒,无以奋其怒。”(孔融《与曹操书》)“酒使勇者拔刀而起,怯者引颈受戮。”(范曾语)酒之为用,岂可小觑哉?这里还有诗为证:“诗酒淋漓出狂怪”,“酒酣胸胆尚开张”(苏轼),“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刘叉)“佳节每从愁里过,壮心偶从醉中来。”(苏老泉)“偶因酒醉胆大气粗”(周作人)。大醉后产生意象的能力大增,自我也大大膨胀,伴有一种自高自大的幻觉。酒后胆大气粗,明显表现在蔑视世俗尤其蔑视权贵上。“以酒生思,傲然自得,不知王公之尊贵。”(唐画家李灵省)刘伶《酒得颂》中有言:“俯视万物,扰扰焉为江海之浮岸,二豪(二豪:指公子处士)侍侧焉如蜾蠃之与螟蛉”,酒热使他膨胀,真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在他眼里,天下万物好似芥浮,那些非议他的贵介贵子、缙绅处士简直如同蜂蛉一般,其疏狂之态一至于此。再看下面的诗句:[NextPage]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

    黄金白璧罗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

    饮酣视八极,

    俗物皆茫茫。(杜甫)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朱敦儒)

    更有甚者是使酒骂座。如南朝文学家谢善勋:“饮酒至数斗,醉后辄张眼大骂,虽复贵贱亲疏无所择也。时谓之谢方眼,而胸襟夷坦,有士君子之操焉。”《南史》卷七十二新版1785页。厨川白村说:“酒间的骂詈杂言,实是不伪的最能道出这人的真情真意。在平时是虚伪,在酩酊的时候,方是真实。……平常顾虑着利害关系和周围,蜷伏着的骂例欲,当酩酊时,……脱于制遏,猛然地抬起头来,平常被课长与经理睨视着……在宴会席上谩骂经理,谩骂方面是这男子的本来面目。”刘大杰译《走向十字街头》启智书局民国十八年版第194—195页。

    “放胆文章拼命酒”,许多诗人是酩酊大醉之后进行创作的。李白是最出名的。谁喝酒也没有号称“醉圣”和“酒仙”的李白出名。他“会须一饮三百杯”,“愁来饮酒二千石”,虽属夸张,谅必相当能喝。李白于宫中扶醉填词,“取笔抒思,略不停辍,十篇立就,文不加点”。见孟棨《本事诗》。“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都带有酩酊之气。苏轼也是惯于大醉作诗,“把臂开樽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这是何等气势。他常常“欢饮达旦”、“醉复醒,醒复醉”、“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地作诗。这样的诗人历代历朝所在多有。不必一一列举,就此打住。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欣赏推崇陶渊明式的饮酒,那可以充分体味酒中之趣,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人生最高境界。而豪饮、暴饮到底能进入何种境界就很难说了。不过,那些嘴上说痛饮大醉才作诗的人,也不可能经常烂醉的,比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这样狂放的诗句,很可能是在薄有醉意乘兴喊出来的。如果泥醉,头昏脑涨,鼻塞口燥,出语决不会如此轻松。又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更可能是酒到微醺情移心动,飘飘然神遇之笔。(此段参看《酒人酒事·谈微醺之意》)。可想而知,他们的诗篇,定有许多是微醺之作。董鼎山先生说:“饮了酒的人会沾沾自喜地以为自己能力非常。福克纳某次对他的朋友说:‘我饮了一杯马丁尼酒后,便会觉得大了一些,高了一些,聪明了一些,当我饮了第二杯,我会觉得超然。再饮几杯,我会觉得我的能力无限’。其实这些夸张的心情显然只是一时的,它绝对不会产生明晰清楚的作品。”《读书·名作家与酒量》1986年3月。他的话是实事求是的,是中肯的。

    (编辑:罗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