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西方当代艺术的一些问题

2011-05-23 09:14:15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朱苓

   


1. 德国画家Jonathan Meese 2008年作品。

    艺术批评死了,这两年来西方媒体陆续有关于这一现象的报道。去年德国《时代》报的一篇文章显示,美国大部分的艺术批评家不但不搞批评,甚至不喜欢被称作是“批评家”。原因何在?很简单,因为掏钱让他们写文章的,不是观众,而是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基金会),这些人是他们的老板,他们怎么敢骂他们?从这个角度出发,你再去看西方艺术媒体中的评论文章,你就会发现,事实确实是如此!差不多所有的文章都纯粹是“描述性”的,也就是说艺术家说什么评论家就信什么。不但如此,艺术家自己说不出来的东西,评论家还 能天花乱坠地替他编造,从古希腊说到毕加索说到杜尚,从精神分析学说到法国的解构主义,说到你晕晕乎乎真把人家当回事,他就成功了!总而言之,没有人敢批评,甚至没有人敢质疑。这是当代艺术区别于任何其他学科领域的一个独一无二的现象。拿科学来说,科学家发表文章的目的就是希望有人批评他,因为没有批评他就没有提高。唯独在当代艺术圈,每个出了名的艺术家就是个神,只能供你膜拜,不能供你怀疑。

    但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一个人越是怕被人批评,也就说明批评他越容易。要揭穿当代艺术圈的很多谎言,不需要长篇大论,有的时候举几个反例就可以了。今天我就想讲讲我个人观察到的一些当代艺术家爱搞的把戏,因为还在不断思考和总结中,所以希望大家踊跃批评。

    把戏1:当代艺术家,尤其是画家,有不少人喜欢玩“野”的,也就是说他希望画面显得越狂野,越疯癫越好。这个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是有一定的传统的。西方现代艺术从她发源之时起,就一直有一种向非理性靠近的冲动,不管是“野兽派”还是“表现主义”还是战后的“新表现主义”或者英国的培根,都可以说是在探索用艺术的手段来表达人类非理性意识层面的可能。可是随着近二三十年艺术的极度商业化,很多艺术家明明是头脑精明的生意人,却爱装疯弄傻,你问他为什么画得乱糟糟一塌糊涂,他告诉你这是 “本能的宣泄”。譬如德国这几年被炒得很红的一个画家叫Jonathan Meese就属于这类爱装疯的(图1),这些艺术家其实是欺负大部分观众不知道有“精神病人艺术”的存在(图2)。你把一些精神病患者出于无意识创作的作品和那些装疯的艺术家相比,就知道前者是多么富于想象力,后者是多么造作和枯燥了。

    把戏2:自从有了杜尚的小便池,很多人就认为把现成物(readymade)宣称为艺术品是很正当的事情(他们不想想杜尚的行为是什么年代,几十年后的今天还千万遍地重复这样的行为还有什么意义!)。而最近,我发现很多艺术家又出了个新把戏,就是爱用一种不同的材料来复制现成物,美其名曰“材料转换”。譬如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中国艺术家,他作品的一半是不折不扣的现成物,另一半则是材料转换过的现成物,譬如瓷做的葵花籽,茶做的房子,大理石做的监视器等等。其实这个现象在西方当代艺术中也很普遍。譬如明年卡塞尔文献展的一个作品就是一棵以假乱真的青铜树,作者是意大利艺术家Giruseppe Penone,又譬如我听说最近德国悄悄红起来的有位艺术家叫Andreas Blank,他用石头雕塑料袋,雕鞋子(图3),远远看去根本分不清真假。很多人可能觉得能做到以假乱真很不容易,但如果“以假乱真”成了艺术的标准,那么我们伟大中国的食品工业所制造的假鸡蛋,假鱼,假牛肉是不是也能称为是艺术品呢?

[NextPage]


2. 精神病艺术家Adolf Wölfli 1905年作品。

    把戏3:当代艺术家爱搞“行为”,因为和把自己的作品放在画廊里静悄悄地展出相比,行为可以直接进入公众,直接引发效应。所以越能吸引眼球的东西,行为艺术家们越爱搞,不惜任何代价。我个人发现这其中的套路,就是女行为艺术家必须得搞和“性”有关的行为,譬如那个最有名的女行为艺术家Marina Abramovic,基本每个行为都得把自己脱个精光;另一个有名的奥地利女行为艺术家叫Valie Export, 她让自己一举成名的行为就是在自己胸前捧了个纸盒子,走在街上请男士们把手伸进盒子摸她的胸(图4);还有现在英国最红的女艺术家之一Tracey Emin, 也是靠晒自己的性史而出名。而男艺术家搞行为,脱衣服固然是一条路,但更有效的是搞政治上的挑衅。我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德国男艺术家就特爱拿希特勒说事,就连安塞姆基弗,1969年刚出道的时候也是靠站在欧洲不同的纪念碑前致希特勒礼(这在德国是被禁止的)出的名;我上面说到的那位画家Jonathan Meese也是时不时地在公共场合致希特勒礼吸引公众的注意。艺术家搞行为,到了今天大家觉得已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在这里只想说说我心目中一位真正的行为艺术家,他叫Günter Wallraff,是位德国记者。为了深入调查西方社会的弊病,他做过不少惊人的行为,譬如1974年,希腊仍然是个专制社会的时候,他曾把自己绑在雅典中心广场的一根灯柱上分发反专制的传单,为此他在希腊坐了一年多的牢,直到专制政府被推翻才出狱;又譬如2009年,已经是67岁老人的他,把自己化妆成为一个黑人,花几个月时间游历德国,揭露德国人对黑人赤裸裸的歧视。这位记者和那些所谓的行为艺术家们有什么区别?他不称自己是艺术家,他不把自己的行为搞成照片或录像去卖,他不是在公众面前晒个几分钟就消失,而是经年累月地承担真正的风险。

    把戏4: 我发现很多当代艺术家,在自己的艺术领域里想不出新招了,就开始搞“跨学科”,上面所说的行为艺术家跨界搞政治就属于这种情况之一。此外,有的艺术家爱搞科学,有的爱搞哲学,有的爱搞机械和电子。我说这些人,就是欺负那些真正在搞这些行业的人对他们太宽容。如果有一天真正的科学家,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机械电子工程师也把他们的作品宣称为是艺术品拿到博物馆去展览,拿到克里斯蒂和索斯比去拍卖,哪里还会有这些冒牌货混饭的余地?我的意思不是艺术家不能跨界,我只是希望这些艺术家能扪心自问,你跨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还是真心诚意地钻研?这种“伪跨界”,我发现在装置艺术中特别普遍,譬如现在欧洲被炒起来的一个比利时装置艺术家叫Carsten Höller,他本人是学生物学出身,当他发现做艺术可以赚大钱之后,他开始搞生物学方面的装置,譬如在美术馆里开动物园,种蘑菇等等(图5),难怪很多观众质问:那我直接去参观动物园和植物园还更有意思!还有美国的装置艺术家夫妇Dennis Oppenheim和Alice Aycock,他们做的装置中充满建筑学,机械学的影子(图6)。我不否认这些作品乍看起来会让你觉得眼前一亮,但多看了你就会觉得是业余人士的“半桶水”,相比之下专业建筑师和机械师基于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所探索出来的结构往往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在这里,我还想提提我心目中的一位 “终极装置艺术家”,他是一位叫Franz Gsellmann的奥地利农民。他从小就对机械感兴趣,但因为他接手了父母的农庄,所以没能上大学。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对机械学的热爱,从1958年一直到他去世的1981年,他把他随手捡到的所有废弃物组建成一台又能转动又能发声的“世界机器”(图7)。因为他是位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把这台机器献给了上帝(而不是献给艺术市场)。这样的装置,是一个人探索一生的心血。与之相比,那些今天讨论哲学,明天讨论建筑学,后天讨论机械学,事实上是在讨论怎么样赚钱的艺术家们是彻底的投机分子。

    确实,不少当代艺术显得牵强附会,不真实。你能明显感觉到艺术家穷极无聊,硬生生地在做作品。与他们相比,很多不认为自己是艺术家的人反而真的是在从事艺术创造,譬如我上面提到的精神病人,Günter Wallraff和Franz Gsellmann。我觉得任何艺术家除了把自己和大师比,也应该把自己和这些不是艺术家的艺术家相比,如果做不到他们那份真诚,那就收手为妙。

[NextPage]


3. 德国艺术家Andreas Blank石雕作品。

[NextPage]


4. 奥地利女艺术家Valie Export 1968年的一个行为。

[NextPage]


5. 比利时艺术家Carsten Höller作品。

[NextPage]


6. 美国装置艺术家Denis Oppenheim作品。

[NextPage]


7. 奥地利农民Gsellmann花几十年时间自制的“世界机器”(Weltmaschine)。

    (编辑:李锦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