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音乐乏力 辛酸十年-香港音乐10年回顾

2007-07-23 11:46:17来源:    作者:非常规

   

    创作力薄弱固然是港乐十年低潮的重要内因,但是让港乐沉沦的外因同样不能不提。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八十年代贵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的确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跃进时代,也正是在这种物质的飞跃中,反过来刺激了香港乐坛的发展。但随着90年代中期以后整个东南亚地区经济的低迷,香港不仅放慢了自身发展的速度,更是在内地经济高速启动的发展对应下,有了一种不进则退的停滞。这同样影响到了香港的音乐市场,赚钱比娱乐更重要,音乐当然也就退居生活的二线,唱片公司也随之紧缩银根,减低投入,低成本的运作方式,当然就无法给港乐纵横四海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致命的还是全球音乐市场的低迷,尤其是深受两岸三地先是盗版,后又是网络下载的侵袭,致使香港唱片市场前所未有的陷入低谷。唱片的滞销也逼使唱片公司转换了经营思路,新闻效应和商业活动成为包装歌手最首要的策略,由此带来的恶性连锁反应,则是音乐制作水准的愈发下降,唱片中的音乐比重越来越低,而肯掏钱买唱片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纯粹走音乐路线的唱片公司,更是在低迷的市道中纷纷关张。

    从创作和制作的角度来讲,使港乐陷入低谷长达十年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上世纪7080年代的夹Band风潮,在进入90年代以后,被四大天王这样的商业偶像效应逼成了低潮。这种低潮,绝非是让香港乐坛少了几支Beyond达明一派太极浮世绘或者小岛这样的乐队那么简单,这种低潮其实正是导致之后十年香港乐坛出现创作力真空的罪魁祸首。也许,你依然认为摇滚乐是洪水猛兽,搞摇滚乐的人都算不上什么好人,可事实上无论内地、台湾,还是香港,真正托起主流乐坛的,总是那些曾经的摇滚战士。像在港乐最辉煌的80年代中为谭、张盛世造势的单立文、苏德华、刘志远、邓建明、刘以达等,无一不是在80年代的夹Band风潮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其中如邓建明,更是直到现在依然是香港乐坛的中流砥柱。即使是在创造港乐盛世中贡献最大的80年代的宝丽金音乐总监,同样是曾在70年代叱咤风云的Playboy的成员泰迪罗宾。同时,随着四大天王的崛起,口水音乐的盛行,有想法、有个性的唱作歌手也因此受到了排挤,而这一点同样是对港乐毁灭性的打击,当香港乐坛无法有时间和耐心对待如伦永亮、蔡国权、周启生、林子祥等唱作形歌手时,它的堕落自然也就指日可待了。

    香港流行乐坛的衰落虽然已经在1996年后四大天王时代就已经埋下了伏笔,但真正为其迎来毁灭性打击的,还是19991英皇娱乐的正式挂牌,随着飞图娱乐等唱片公司的被收购,以珠宝和钟表起家的英皇,终于气势汹汹的进入了乐坛。他们带来的是雄厚的资金和纯熟的商业操盘,但此时已经处于病入膏肓状态的香港乐坛,急需要的不是更进一步的商业手法这种外在的东西,而是对缺乏造血功能的本源进行一次彻底的输血工程。历史选择了英皇娱乐,是它为香港乐坛十年低潮期带来在商业上撑颜面的辉煌,却也让港乐因此多走了一圈弯路,浪费了至少五、六年的时间卧薪尝胆、重塑辉煌。真是成也英皇、败也英皇

    1999英皇娱乐进入歌坛后,环球唱片(宝丽金)一家独大的盛况就不复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产生华纳唱片环球唱片这些国际唱片的驻港分支围着英皇娱乐转的现象。环球唱片依然健在,但在这个阶段,它所拥有的却依然只是张学友、谭咏麟和李克勤这几支台柱,间或有郑中基的崛起,但也终如昙花一现。倒是陈慧琳总算为环球唱片换回了一些它在新人上不做为的颜面。而华纳唱片则在成功收购飞碟股份之后,就迅速将重心移至台湾,于是有了海那边天后宫的盛景,而这一边历史更为悠久的香港华纳,却只剩郑秀文一根台柱。百代唱片则就像在70年代和80年代压宝罗文和陈百强一样,走得是最稳妥的精品路线,但正是1997年从环球唱片挖角王菲,成就了百代唱片在进军华语乐坛之后最辉煌的一个盛世。

    “英皇娱乐有一点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敏锐的市场观察力,也正是有了这种观察,才让它具有如此强的底气,在港乐已经陷入低迷时,还接连不断的频推新人,它也因此成了香港乐坛这十年以来,推出新人最多、市场成绩也最好的一家公司,这也许就是后生可畏的道理。谢霆锋、容祖儿、Twins、郑希怡,还有从华星过档的陈奕迅,英皇娱乐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唱片包装的教材,但除了忽视对音乐本源的投入之外,英皇娱乐也在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憾,那就是过于香港化的策略,让英皇娱乐的大多数歌手,只能局限在香港地区发展,而无法重现当年四大天王过江龙般的雄资,即使如最大牌的陈奕迅,其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也远远不如在香港本地。

  (编辑:李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