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后大片时代”催生好电影

2008-01-26 10:33:24来源:《瞭望》    作者:

   

作者:陈鹏

岁末年初,国产大片的不俗票房和口碑,让观众看到了电影的希望

新年伊始传来好消息:周星驰沥血3年的科幻巨作《长江七号》即将一飞冲天,周杰伦的《大灌篮》也将引领“80后”度过一个劲爆的春节;紧接着是赵本山的《龙过鼠年》、阿甘的《大电影2.0》以及英达的《鸿运高照》等热热闹闹的喜剧贺岁片。

而从2007年11月以来的短短3个月,几部国产大片的票房和口碑,让影迷们看到了华语电影的新希望。

内地大片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003年,张艺谋以《英雄》追随李安的《卧虎藏龙》,一头“撞开”华丽的大片之门。回过头来看,这部大片是张艺谋的转型之作,也是中国电影史上一部无法绕开的“另类电影”,它树立了几条大片法则:最大限度的投入、不遗余力的炒作、夸张绚烂的MTV式的镜头语言、概念先行、淡化人物、发生在古代并且肯定展示符号化的“中国功夫”。

尽管《英雄》遭到不少非议,但它对好莱坞大片工业生态的挪用还是很先进。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认为,《英雄》的意义即在于确定了大投资、大制作、大营销、大市场的准好莱坞式的电影范例,这“四大”导致中国内地大片追求制作和营销规模的最大化,必然降低影片的“文化折扣率”,使之能够进入国际市场。

后来的《十面埋伏》《无极》《夜宴》《七剑》《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基本沿着《英雄》的路数往下走,大部分影片的夸张和铺排与《英雄》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如尹鸿所分析的,“必然降低文化折扣率”使内地大片“触目惊心”:过分蔑视情节,故事和人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观众的过分蔑视。

从2006年开始华语大片悄然流变,搅局者不再是内地大导,而是谙熟故事、煽情、商业的一批香港同仁,他们悄悄倚仗内地资源和合拍片的先天优势,打造出更为朴素耐看的大片,这批导演包括陈可辛、徐克、张之亮、杜琪峰、许鞍华等人,尤其徐克的《七剑》和张之亮的《墨攻》,一反常态地朴实、厚重。故事未必无破绽,但他们的故事不是凭空捏造,至少是依托已经过漫画、武侠检验并得到认可的故事作为蓝本。即使如华丽的《如果·爱》也创造性地亮出了“中国首部歌舞片”这样的招牌,编剧也启用了杜国威、林爱华两大高手形成双保险。此外,香港导演始终没有放弃塑造人物,讲述人性,于是观众至今还记得《七剑》中阴鸷暴躁的风火连城,也记得《墨攻》的革离是何等从容淡定。

经过一批导演的不断尝试,2007年的华语电影似乎幡然梦醒。尹鸿将之形容为“向情节剧样式、单线索的常规叙事、封闭性叙事”回归,因为中国观众似乎还是不愿意接受更多的电影假定性和多样性。这或许是“后大片时代”的特征之一:还是要让电影好看起来。[NextPage]

比如陈可辛的《投名状》把华语娱乐片提升了一个层次,这部讲述兄弟反目的动作电影汇聚了一切大片要素:大投入、大明星、大场面。观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痛快淋漓的粗糙彪悍,远比浮夸华丽的修饰和铺张震撼得多,那种冷兵器的贴身肉搏很容易让人心惊肉跳。当然,这部电影也不忘把鲜明的人物端到观众面前,比如首领庞青云就比《无极》里的光明大将军让人信服得多了。

年末的《集结号》带给电影市场更大的波澜。这是一部讲述一个士兵而不是一个战斗英雄的战争故事,它试图从高大全的、非黑即白的传统战争影片模式里挣脱出来,埋头思索小人物与战争的关系,着力塑造一个算不上英雄的英雄。这种“小人物”更便于展现真实平凡的人性,也更容易引起当下观众的共鸣。电影的各个桥段也像冯小刚以往的喜剧电影那样丝丝入扣,又让人揪心。观众对《集结号》的认可也是对剧情故事的根本认同,从中我们不难窥探出,未来国产大片可能依然循着“单向叙事”这样的经典样式稳步向前。

接踵而至的贺岁片和中小成本电影无一不在践行好看的路数,尤其《龙过鼠年》《大电影2.0》这样中等成本的贺岁电影,更是得益于过去《疯狂的石头》《爱情呼叫转移》的启迪。

综合来看,“后大片时代”的重要特征不外乎:更结实的语言(《投名状》《集结号》的台词无不干净利落)、更精彩的故事、更可信的人物、更真实的环境。当然,大投入、大场面、内地和港台的全面联手也缺一不可。

尽管尹鸿开始担心,国产大片的“回归”没准会以丧失国际认可的某种标尺为代价,但谁能否认,电影越来越好看是中国影迷的幸事,也是华语电影的幸事?而张艺谋们此前的付出也不是没有积极意义,他们在恢复国产电影票房信心的同时,也在警示后来者如何才能躲开观众的叫骂声。

加上贾樟柯、张扬乃至第六代们,2007年的精彩收官,已经让人们听到了华语电影的昂扬步点;《长江七号》《龙过鼠年》《大电影2.0》的跟进,则为一曲华丽的前奏增添了几抹动人的亮色。我们有理由相信,更加审慎与理智的“后大片时代”必将催生一大批更出色的好电影。


(编辑:李金桥)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