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我也是“麦田的孩子”

2010-02-01 10:00:45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作者:钟华生

    J.D.塞林格去世的消息传来,《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翻译者孙仲旭在博客中这样写道:“他的去世,让我很难过。”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中文译本中,除了首位译者施咸荣翻译的版本之外,译林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的由孙仲旭翻译的版本最受关注,迄今已售出近10万册。在孙仲旭眼中,《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对他的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一部小说。“可以说从译《麦田里的守望者》起,让我走上了翻译之路。”

    孙仲旭在自己的译本中选出了最喜欢的14段,加了小标题后,贴到博客上。在这篇零散文摘的末尾,他还特别增加了一段:“我知道他死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但是我仍然可以喜欢他,行吗?就因为这人死了,你不可能马上不再喜欢他了,岂有此理——特别当这个人比你认识的活人要好上一千倍时。”现在看来,塞林格笔下的这段文字,似乎带有令人唏嘘的宿命感。

    昨日,孙仲旭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他隐居的姿态在当下非常稀有

    记者:什么机缘让你接触到《麦田里的守望者》,并决定翻译这部小说?

    孙仲旭:《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译的第一本书,按出版顺序却是第10本,它的出版对我而言,有一种“圆满”的感觉。19年前我在大学期间就读过这部小说的原版,并一直认为它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小说。毕业后我买到了施咸荣先生的中译本,但直到1999年元旦,我才把这本书装进背包,作为去郊区爬山时的读物,然而一读之下,我萌发了自己重译一遍的念头。恰巧有朋友从国外带回原版,我马上利用业余时间开始译。这个译本完成后,在我手里已经放了六七个年头,一开始翻译靠的是热情,后来随着自己翻译实践的积累,每隔一两年,都会觉得需要再修订一遍,于是在我的电脑里,已经有了五个版本,平时也会对译文进行小修小补。在等待这个译本出版的期间,我还成为了《塞林格传》的译者。可以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是我第一次从事文学翻译,却没想到给自己所谓的文学翻译生涯开了个头,并一直坚持下来,而且还会继续翻译下去。我无心插柳翻译《麦田里的守望者》,却无意给自己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

    记者:作为《麦田里的守望者》和《塞林格传》的翻译者,在你眼中,塞林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仲旭:在文学创作上,他精益求精。他出名后一直在写,但基本上不发表,而对于他早期的一些作品,他也拒绝收入到仅有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中,所以读者看到他一生出版的4本作品,都是比较薄的小说。他对自己的要求标准非常高,是非常“爱惜羽毛”的人。他不像很多成功的作家一样,把自己所有的文字包括以前的习作都拿出来换钱,他决不会这样做的。很多读者都非常希望在银幕上看到霍尔顿,但因为塞林格曾经把一篇短篇小说的版权授权给一家公司拍成电影,结果令他十分不满意,所以他一直拒绝把《麦田里的守望者》拍成电影。他一生都是个非常有原则的人,他在成名后隐居得非常彻底,虽然有人猜测他是“真隐”还是“假隐”,怀疑他的作为只是工于心计的宣传手法等等。我对此的看法是,对一个能够多年固守偏僻之地坚持写作的人来说,本身已经说明了许多,对种种怀疑大可一笑置之,反过来想一想,这种姿态在当今社会真是非常稀有。

    这不是一部“只破不立”的小说

    记者:《麦田里的守望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极大影响,至今各语种文本的销量已经超过6000万册,可以说已经成了真正的当代经典。在你看来,这部小说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

    孙仲旭:在这本薄薄的小说里,塞林格将故事的起止局限于主人公霍尔顿从离开学校到曼哈顿游荡的3天时间内,并借鉴了意识流天马行空的写作方法,充分探索了一个十几岁少年的内心世界。很难说这本书完全是本自传体小说,但其中表达的情绪则肯定也属于塞林格这个愤世嫉俗者。愤怒与焦虑正是此书的两大主题,它揭示了“代沟”的存在,高扬个性自由的旗帜。霍尔顿对成年人主宰的世界的反叛,更能让处于此年龄段的青少年产生深深的共鸣,简而言之,这就是“他们的书”,所以受欢迎再正常不过。

[NextPage]

    记者:《麦田里的守望者》面世后不久就成为了畅销书,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小说主人公霍尔顿满嘴粗话,读书不用功,还有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从而认为本书内容“猥亵”,有些家长甚至要求学校禁止学生阅读这类书籍,一些图书馆也曾一度将这部小说列为禁书。不过,经过时间的考验,美国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许多公共学校还以它作为了解美国社会的教材。这部小说既受到强烈批评,又能得到普遍认可,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孙仲旭:因为它不是一部“只破不立”的小说。30岁的塞林格在写作时加入了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霍尔顿的老师之口,他引用了一位心理学家的名言:“一个不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原则轰轰烈烈地死去,而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个原则谦恭地活下去。”这不应被简单斥之为“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信条”,而说明塞林格认识到愤怒与发泄并非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解这一点,就会理解为什么在美国有许多地方小图书馆“禁”这本书的同时,许多大中学校仍把它列入必读书单,说明大家对它的价值心中有数,即在宣泄情绪的同时,它也有相当大的建设性作用。

    曾是最令人难忘的阅读事件

    记者:这部小说发表至今已接近60年,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理解、接受这部小说会有隔阂吗?

    孙仲旭:我认为不会,因为这本书的主题是世界性、普遍性的。在每个年代,青少年对于成年人世界都有一定的怀疑和抗拒,所以当他们读到塞林格在小说中直接表达出的质问和愤怒时,他们就会产生共鸣。在我看来,这部作品真的很神奇。如果你不是处在这个年龄段,就是思想状态跟霍尔顿相差比较远的时候,很可能不会喜欢这部作品,包括对情节的推进,对里面的脏话等细节,都很难接受。但是如果你正好处于这一年龄阶段,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受,就会觉得和霍尔顿有息息相通之感,会觉得他的愤怒就是你的愤怒,他的迷惘正是你的迷惘,他的欢乐也是你的欢乐,会觉得他说出了你想说的话。你甚至会觉得,这部作品完全征服了你、改变了你。

    记者:这部小说对中国的读者有什么样的影响?

    孙仲旭:有评论家认为这本小说是当代最佳“成长小说”,或者说是“青春小说”,对比以前的作品,它和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里·芬》不无相似之处。其后,《麦田里的守望者》直接影响了一类小说的创作。我们也看到,许多以青少年成长为题材的小说经常被人拿来与《麦田里的守望者》相比较,但迄今无一能将之超越。这本小说在中国有无数知音,有人曾把《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正式出版评为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最令人难忘的阅读事件之一,这也说明书中展现的即将踏入成年的一代代人所感受到的愤怒与焦虑心情具有普遍性,并非独一个国家、一种社会为然。在适当的年纪读到这本书,可能会对一生都产生重要影响,这样的人可以说都是“麦田的孩子”。这部小说曾深深地打动了我,所以,我也是“麦田的孩子”。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