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昨日开幕

2008-09-09 19:34:22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和衷共济: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这是昨天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开幕的第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题。在昨天的开幕式上,600多名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在为期两天的中国学论坛中,中外学者们将从政治、经济、外交、哲学、传媒等各个领域共议,和平崛起的中国如何和世界共存、共发展。中国学论坛正在成为国际学术对话,特别是中国问题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   

  池田大作派代表读讲稿

  创立于2004年的世界中国学论坛,连续三届以“和”作为核心理念,在“和而不同”、“和谐和平”、“和衷共济”三个主题之间延续和伸展。今年中国学论坛的副标题为“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这也是中国传统智慧“和衷共济”在当代的意义延伸。

  “和衷”最早出于《尚书》,指的是人们彼此和谐恭谨、合作共事的精神状态;“共济”出自《国语》,是众人借助同一舟楫、共渡江河的行为状态。“和衷”、“共济”连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和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

  上海社科院院长王荣华在开幕演讲中,对中国传统伦理价值“和衷”和“共济”作了全新的诠释和意义延伸,中国需要以这种古老而又创新的思维来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今天,‘和衷’是人类同心协力地追求和平和谐,‘共济’是人类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抓住机遇。”王荣华院长在演讲中说,“和衷共济”是中国与世界的共存之道,展示了多元利益结构下合作共存的必然性,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融会,反映着当代中国人的全球意识的增强。

  原本计划参加中国学论坛主题的日本著名学者池田大作因故没有前来,其同事李刚寿代其朗读了开幕式演讲稿。和王荣华院长论点交相呼应的是,池田大作也认为,“现在人类所需要的是去探究及发挥人类在中国及各种文明中培育的‘和衷共济’哲学,摸索努力合作建设和平共存的人道世界。”

  “了解中国要延伸到精英和公众中”

  “和衷共济”的前提是中国与世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中共中央党校前副校长郑必坚在开幕演讲中,把1978年视作中国人重新看世界、理解世界的起点,一次伟大的觉醒,“中国人的伟大新觉醒,是由三十年前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起步的,这个起点就是中国人对当代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国情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和道路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但中国了解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并不对等,国际中国学研究还不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中国学者对世界知之甚多,中国对世界上每个洲和每个国家都有一大批专家,美国乔治敦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在开幕演讲中说:“国际学者对中国真正有多少了解?我敢说中国了解世界要比世界了解中国多得多。许多国家和洲基本上没有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 世界各地的中国问题专家总体上缺乏互动,外国学者和中国学者之间缺少合作研究。“如何了解中国,作为知识分子,我们不仅是教育学生对专业领域进行研究,还要延伸到社会精英和广大公众那里,他们一同参与进来,对公众教育,对政府提供意见。我们不能允许知识贫乏的观察人员或者对中国怀有敌意的人在美国主导话语权和政府决策。”沈大伟说。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