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道德判断和文学——我们该怎么看小说?

2008-07-07 11:40:45来源:文学报     作者:

   

    6月10日转载本报“论坛”版蔡毅《警惕“灰色文学”泛滥》一文,引起强烈反响。这里我们再登评论者李渊对“警惕”一文的回应

    ——我们该怎么看小说?

    李渊

    在一篇文字中,我谈到“艺术的文学,还是道德的文学?这本来是一个显见的常识,文学首先是艺术的,它必须以‘艺术性’作为它的基本质地,所谓优劣高下的评判也应首先并最终落实到艺术上——然而在诸多的文学批评者那里,这个基本常识却屡屡遭到背叛与违反,他们祭起陈腐、滞后的‘道德优先’大旗,在捍卫‘良知正义’和‘政治正确’的口号下挥舞着大棒进入文学丛林中,对溢出自己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之外的文学文化作品大加鞭笞——它对文学文化生态的破坏性是很大的,特别是当下,‘浅阅读’‘娱乐至死’和媚俗化已经成为主要时代症候的时候。”(《艺术的文学,还是道德的文学?——对一种批评的批评》)当时,我也说,真希望我的说法带有杞人忧天的性质。然而很快我就发现自己并不是杞人忧天。最近看到一篇蔡毅先生的批评文字(见本报6月5日“论坛”版——编者),谈的是王顺健在《大家》今年第一期发表的小说《小茵》。因为这篇小说我是看过的,所以,我对蔡先生的看法特别是道德强势化的判断很不以为然。本来我是无意就这个问题继续纠缠的,我们的文学在基本常识上总在拉锯,意思不大,但蔡先生的观点代表了一大批人的看法,而且加之蔡先生的学者身份,我觉得有将这个问题更加明晰化探讨的必要。

    《小茵》在蔡先生那里,受到攻击的点是:“一是小说对表兄妹间发生的钱肉交易几乎没有谴责批判;二是小说对表兄妹间保持的一种畸恋毫无反思悔改;三是表兄对表妹从事的职业不加劝阻,仿佛她所从事的是一桩正常工作;其四,表兄对表妹打算用自己的身体生遍所有肤色孩子的荒唐想法,没有制止打击,反助纣为虐,赞赏支持……这些远超出了一般小说人物故事设置的构思或技术一类问题,而涉及许多道德伦理与价值评判问题”——帽子之大让人心悸。可是,如果小说中直接出现谴责批判那肯定就不是小说了,这等于是要将小说降格为大字报式的宣传附庸。在现代性的小说中,不是说作家不应有道德和伦理判定,但这个判定必须是隐含的,不外显的,它要是贴着人物来做的。就是说,你写一个杀人犯不应当在他行为中加入你的先期判断,在你的作品里说他杀人如何如何不对——相对于杀人,其它的伦理都还是显得小些了吧?蔡先生在文章中提到“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茵这个角色不是以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弱者面目出现”,由此,我想蔡先生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如果按照蔡先生的逻辑,这肯定是一本价值混乱的坏书,他对拉斯柯尼科夫的行为批判明显不够;加缪的《局外人》问题更重,他竟然给杀人犯开脱!——要知道,这些都是普世公证的伟大小说;要知道,在这些小说中,它们给我们指出和提供了一种可信的可能参照,让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人群中有这样的人,而且某些点在我们身上也存在着。

    在此,我接着列举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老阿Q在和吴妈“要困觉”的时候周先生也没有大段的批判啊!他在小说中,只让阿Q自己行动,要有判断,也是读者的事儿。我们没有必要将读者都想成和自己一样没脑子,染什么颜色就是什么色。所以,我认为,蔡先生的攻击成立,但不是对小说和艺术的要求,他对小说是不懂的。米兰·昆德拉在《贬值的塞万提斯的遗产》中说到,有一些人渴望一个善与恶能够明确区分的世界,他们只能用这样来对付小说,那就是将小说的相对和模糊的语言译成他们自己绝对肯定的、教条的话语,他们要求,总得有某人是正确的。然后,昆德拉说,这种“是与不是”囊括了一种无能,无能容忍人类事物最基本的相对性……我想蔡先生的错误即是他所说的无能,他要小说有立竿见影的判断,要作家板着脸说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小说中的政工也不应当是这种的搞法。王顺健的小说写下的是一个故事,一种生活的可能(它可以不是生活的正在发生),他在这里,是指证给我们看:原来,生活有这个样子,有这类的人,他们的生活如何如何,他们又有着怎么样的奇怪念头……在这点上,小说写出来了。蔡先生是用一种滞后的观念来看小说的,他没有看到近几十年来世界文学观念上的演进。陈规看新作,总希望新的作品能纳入自己的旧意识中,仿若自己占有绝对真理,这样的文学观点是滞后的。

    蔡先生谈到,“当作家自觉地选用第一人称写作,以‘我’的眼光看待世界,‘我’的情感叙事抒怀,用充分理解与赞同的态度来讲述这一切,时时处处把自己的一切与对象混合,人们根本就分不出作家与‘我’究竟有什么区别,有何不同,因此小说中流露出的情感态度、道德取向、好恶价值观基本就是作家之态度和所想,我们通过书中的人物来分析作家所想表达之意,大体也是准确无误的。”——怎么会大体准确无误?它属于常识性的错误!我们还是先举例说明。加缪的《局外人》,小说是用“我”的口气写的,我们是否由此可判定加缪是一个冷酷的、对世界和一切都缺少爱和同情的人呢?那他到《鼠疫》时的表现又如何解释?说他改造了自己的思想?君特·格拉斯在他许多的小说中都用“我”,如果用蔡先生的逻辑,格拉斯先生不仅道德有问题,而且是一个能唱碎玻璃的怪人、不想长大的矮子,或者是一个活得和德国历史一样长的人。福克纳在他的《喧哗与骚动》中从多个人的视角写下同一故事,而每个视角都是用“我”来叙述的,那哪一个是真我?要知道,他们对于事物和事件的判断是有着矛盾的。前些日子,作家帕慕克来中国演讲,在社科院演讲的题目是《我们究竟是谁?》——用他的话来回答蔡先生可能恰如其分。他说,在写作中,我是他者,是我要写的那个人物,我要按照他的想法在小说中表现,他的思想不代表我的思想,他的政治意见也不代表我的政治意见,有时还会完全相反……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小说中的“我”不能完全代表作家,它是人物,小说需要“我”是圣人我就是圣人,需要我是恶棍就必须是恶棍。一个好的小说家,是要懂得,如何贴近你所要写的人物,让他“说话”——无论这话是否正确,善良,道德。小说的提供不是判断,而是让我们知道,生存有此,有这样的可能。它应当是,对我们被矫饰的生活的警告。那种强加的道德判断实际上是要我们在矫饰中渐行渐远。

    在蔡先生的文字中,还有棍棒和“文革”气,这也是我不喜欢的。虽然,我对王顺健先生的这篇小说在艺术质地上也有保留——但它不能用非艺术的方式方法来强奸式地对待它。

    我们该怎么样看小说?这是个问题。虽然在许多自以为是的人那里仿佛它从来都没有作为问题存在。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