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摄影史上最爱自拍的摄影家

2021-03-10 09:06:0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如果要评选摄影史上最爱自拍的摄影家,美国女摄影家辛迪·谢尔曼理应可以排第一。

image.png

  
  如果要评选摄影史上最爱自拍的摄影家,美国女摄影家辛迪·谢尔曼理应可以排第一。


  在迄今3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除了极少数,谢尔曼几乎所有重要的作品都是自拍照。她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各样的角色:带有50年代剧照风格的女郎、公车乘客、谋杀案后接受调查者、小丑、古代肖像人物、现代都市爱慕虚荣的中年妇女,甚至是周遭布满垃圾和污秽的尸体。


  然而,就是这些自拍照,不仅让谢尔曼在艺术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同样让她在商业上收获了巨大的成功。2011年,年仅45岁的她,被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25位艺术家”之一,获得与杜尚、沃霍尔、劳森伯格等艺术家同列的荣誉。而在同年,她的单幅作品《无题96号》在佳士得创造了当时摄影作品交易的最高纪录389.05万美元。


  究竟是怎样的自拍照获得了艺术和商业上的双丰收?小编精选了她的主要作品分享给大家。文末附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艺术评论家顾铮对谢尔曼作品的解读。


  无题电影系列

image.png

  












  中央插页系列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灾难系列

image.png

  


1.jpg





  古人肖像系列










  
  恐怖与超现实主义系列








  
  小丑系列

image.png

  
9.jpg

  社会肖像系列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轰动美国的自拍


  辛迪·谢尔曼(Cindy Sherman),一个小时候常常把母亲与祖母的衣服穿在身上,一个人在镜子前发呆的美国姑娘,如何成为了“20世纪最有影响的25位艺术家”之一?


  谢尔曼的作品第一次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是在2004年的上海双年展上。在那次双年展上,她展示了此前鲜为人知的早期自拍作品《公共汽车乘客》(1976)与最新自拍作品《小丑》。《公共汽车乘客》的背景与姿势均很简单,形式为黑白摄影,尺寸也非常之小,而最新的自拍作品则浓妆艳抹,手段为彩色摄影与数码技术的结合,尺寸也巨大无比。这新旧两组作品所呈现出来的极端反差,一目了然地显现了她在艺术上的巨大变化。


  如今闻名全球的谢尔曼1954年出生于新泽西州。在她于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校区就读时,虽然所学是绘画,但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摄影。不过她最早是把自己的形象以摄影的手法分解拍摄,然后剪贴下来,连成一串并粘贴成一件作品,以此表现一个人的某个行为或心理的过程。这是她最早尝试运用摄影方式制作作品。


  1977年,她与现在也是大牌艺术家的男朋友罗伯特·郎格一起来到纽约,开始了在艺术界的闯荡。在纽约街头,她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了那些在小城布法罗都是传说中的明星艺术家在她眼前走过。然而,现实的问题是,自己如何出奇制胜,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个性沉静内向,从小喜欢看电影,在家里又是一直“粘”在电视机旁边的谢尔曼,与上一代艺术家不同,翻滚在她脑海中的图像更多的是她平日看电影与电视储存下来的影像,而不是艺术史上的经典名作。正如她所说的,“我更有兴趣去电影院而不是去美术馆看艺术作品”。当她开始考虑以某种方式展开艺术实验时,男友郎格的一句话使她茅塞顿开。郎格对她说:“你与其在镜子前费心把衣服换来换去,还不如把这样的自己拍下来算了。”于是,她开始了后来成为20世纪艺术经典之作的《无题电影剧照》的拍摄。


  在这一系列中,她将自己扮演成处于某一特定情景中的各种社会阶层中的女性,如图书馆的女馆员、初来纽约的白领姑娘、初出茅庐的好莱坞演员等。照片中的女性形象令人想到好莱坞文艺片中的女主人公,却又让人无法辨认是具体的哪一个。这些女性往往显出一种意识到外部世界的神色,眼神中经常流露出惊恐,显得无助、迷惘却又具有一种特殊的存在感与诱惑力。她还通过灯光布置、摄影机位的运用,强调了女性作为被注视者的被动的存在状态。照片中的女性往往被她幽闭于私人空间中,大都沉浸于一种期待与幻想中。通过这一系列女性图像,谢尔曼暗示潜藏在照片中的视线关注与男性的隐秘存在。


  她说:“我喜欢的是一把揪住你的喉头的感觉。那大概可以传达一种来自绝望到要哭出来的伤心、想要说又说不出来的感觉。……在设定各种人物情景时,我必须考虑我是在与什么作斗争。因为人们……要看化妆与发型下面的面孔。而我是要使人们理解他们自身,而不是要他们理解我。”


  谢尔曼以《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在美国艺坛一炮打响,崭露头角。创办于1976年的《十月》杂志,一直在为后现代主义鸣锣开道。而初出茅庐的谢尔曼的作品,马上受到《十月》 主力批评家道格拉斯·克林普的青睐,成为用于解释后现代主义的及时得不能再及时的文本。克林普在1979年的《十月》上撰文,高度评价她的作品。从此,谢尔曼被推上了后现代主义的“前线”,从此再也没有下过“火线”。


  就摄影来说,也许谢尔曼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她通过多变的摄影形象否定了人们对于摄影的“真实性”的迷思,让一直被限定于真实记录的摄影在自我的虚构中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与可能性。它既是一种虚构的情景,却又被以如此逼真的方式加以描写,这使得人们发现了摄影的另一种魅力。


  将自己化妆成小丑


  《无题电影剧照》系列之后,谢尔曼应美国《艺术论坛》杂志之邀作了一个《中心插页》系列。这个系列中的女性形象仍然由她自演自拍,这些女性形象要比《无题电影剧照》系列中的女性显得更为她们自身的内在欲望所惊醒,所触动。她们的眼神与身体姿势所显现的欲望挣扎要比《无题电影剧照》系列中的女人们更为露骨,她们空虚忧郁,渴望堕落,似乎在恐怖而又期待的心情中等待着什么或者计划着什么。这是一种更为不安、缺少信心、自暴自弃、迹近迷乱的形象。


  结束了这两个系列后,她似乎一度不再对由自己扮演角色感兴趣。在1986-1989年间制作的《灾难》系列中,谢尔曼一反往常地让令人毛骨悚然的怪物与她自己一起登场。在这批作品中,垃圾、玩偶与人挤压在一起,整个画面凌乱不堪,人受到无端的排挤与压迫,暴力与混乱泛滥、充斥画面。此时,人已经与那些污物没有根本差别,人早已面目全非,正步步走向解体。


  到了1994-1996年的《恐怖与超现实主义形象》系列,谢尔曼终于按捺不住她对人的绝望,亲手以自己安排的各种场面与景像,完成了人的形象的总崩溃的彩排。谢尔曼用人造模特儿来装配组织人的行为、构成人的活动空间甚至构成人的尸体。在这批图像中,她有时还聚焦于这些人造模特儿的脸部,近摄这些了无生气的面孔的细部,细细刻划人的终极表情。显然,此时的谢尔曼似乎已经无可救药地失去了对人的耐心与信心,她甚至拿出了画面是人脸已经四分五裂的一幅作品。对于这些以假东西构成的作品,她说自己的目的在于,“假的屁股与乳房,乍一看之后,如同照片里的裸体那样具有诱惑力,但一旦观众走近观看,它们不仅仅是假的,而且脸部、牙齿以及其它东西都有着极其骇人的特征。因此,它是对那些人的一记耳光,他们逃脱裸体的诱惑后在想:我也会堕落成这样。”摄影这个恋物癖的视觉手段,在男性视觉话语中,一直是对女性身体肢解、欲望投射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今谢尔曼从女性的立场,以同样的恋物癖式的关注局部的视觉,却展现了一个不堪入目、令肉眼与心理均无法平静承受的现实,彻底颠覆了男性的想象与幻想。


  在最新的《小丑》系列中,她再次运用自拍方式,加上数码手段,将自己化妆成小丑。这些作品色彩欢快,小丑的表情也很明快,然而细看,却会发现小丑灿烂笑容之下的无奈与尴尬。她以欢快的色调来表现一种内在的苦闷,制造出外表与内在的巨大差异。


  谢尔曼的作品受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欢迎。1987年,惠特尼美术馆迫不及待地为她举办了个人回顾展。“回顾”者,一般都是垂垂老矣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而她年仅33岁,如此年轻的她就这么被“回顾”了,而且被艺术制度“回收”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100万美元购买了她的《无题电影剧照》系列。1999年,她被美国《艺术新闻》杂志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25位艺术家”之一,获得与杜尚、沃霍尔、劳森伯格等艺术家跻身同列的荣誉。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