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专访梁晓雪:温暖与酷并存

2013-08-20 11:33:25来源:腾讯娱乐    作者:

   

作者:河伯


梁晓雪

  采访者:河伯

  受访者:梁晓雪

  第一次知道梁晓雪这个名字,是2010年我的一个乐评人好友在南方都市报上的一篇乐评。当我听说他与和气音乐的老板张雷是很好的朋友之后,我难免有一种“软文帮衬”的感觉。带着质疑,我专门以验货的心态听了梁晓雪的第一张专辑《花样年华》,却发现我多虑了,朋友写的其实蛮中肯,有褒有弹,比如他挑剔“不地道的英文歌词,带着表演成分的吐字”,我反而觉得这是梁晓雪区别于他人的一个特点,就好像美人美到李嘉欣的地步就没特点了反倒觉得莫文蔚更美了。机缘却让我成了梁晓雪的乐迷。

  听过梁晓雪三次音乐现场,巧合的是都是在北京的麻雀瓦舍,这里可能真是和气音乐的福地。最近的一次是六月底和气音乐三周年演唱会,作为“和气一哥”的梁晓雪压轴出场。在现场表演比较青涩的张萱和范世琪面前,梁晓雪不愧是久经乐场的老手,不负众望的把当天场子的热度炒的很high。不可否认的是,现场有很多乐迷是冲着他去的,冒着当天雾霾和暴雨的可能横穿北京城去听现场,那都是真爱。

  此次的专访我们有幸的来到了位于北京南城梁晓雪的家里。开门的时候,梁晓雪穿着一个背心,后来要视频采访了才去套了一件“正式”的T。梁晓雪的家有点挤,站在玄关一眼就能看穿房子的格局。虽然小却是井井有条,看起来不像是突击整理的结果,但也不像是一个糙爷们的家。这小小的“麻雀瓦舍”就隐藏了梁晓雪的录音间,麻雀虽小,功能却不少。

  第一年:功利性太强的东西肯定也好不了

  梁晓雪的经历其实蛮简单,两个时间点,03年的回国前与回国后,10年和气音乐前和在和气音乐之后。

  加拿大留学的那段时间,梁晓雪其实并没有大量创作,然而留学经历让他充分感受了国外音乐的自由度,音乐市场分化的够细致,不管什么样的音乐都能找到合适的土壤,开花结果。03年底梁晓雪回国后,也一直在音乐圈,从来没离开过,但大多数是从事幕后工作。有一段时间他在一家唱片公司工作,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性格都比较倔,对于唱片公司要求“就要一首怎么样怎么样”的歌,梁晓雪骨子里就有一些反感,他始终认为音乐创作是自由的,不应该是“命题作文”,“填鸭式”的音乐他觉得很没意思。梁晓雪举了个例子,他曾经给张杰写过一首《何必在一起》,“碰巧”红了,以后任何找他写歌的人都拿这首歌做范本。到底什么是“一听就能红”的歌,梁晓雪到现在也搞不明白,歌曲不经时间检验,如何在开头就能预期?梁晓雪最后总结陈词说“功利性太强的东西肯定也好不了”。

  在唱片公司的压抑,反而促成梁晓雪井喷式的创作,08年是他的创作巅峰,第一张专辑《Flora Times》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筹备的。恰巧那个时候遇上现在和气音乐的老板张雷,与其给他人做嫁衣,还不如自己“出阁”得了,两人一拍即合,梁晓雪成了和气音乐的开国功臣之一。

  《Flora Times》红了。当然红的也有它的道理。首先梁晓雪这个名字让人望文生歧义,疑惑笃生到对他本人的反差,产生了想听听看的期待,这些都像助燃剂一样加速了引线的燃烧。其次也是最关键的是,梁晓雪赢在了真诚,不是为了写歌而写歌。梁晓雪那段时间的创作就是“不管不顾”,心无旁骛,抛开任何瞻前顾后的桎梏,用他的大白话来说就是“我写我的,大家想听就听,愿意跟我分享就分享”,成或不成,梁晓雪根本就没考虑后果。所幸这后果不差。面对网上如潮好评,梁晓雪不置可否,以现在的立场回头看三年前的专辑,他还是觉得有些稚嫩。

  在2010年梁晓雪开了一家卤煮店,当时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让当时的女朋友家里觉得有一份“实业”,至少不是“不务正业”。“有谁把音乐当成一个正经职业了呢”,说到这梁晓雪颇有点无奈,但这就是现实。卤煮店只存在了一年就倒了,留下的纪念品就是“雪总”这个名号。倒了之后雪总却突然明白,这些都不重要,“你是什么就应该干什么”,言下之意,他只属于音乐。[NextPage]

  第二年:灵感有啊,生活那么色彩斑斓的

  2011年大概是梁晓雪最忙碌的一年,他会带上乐队奔赴全国遍地开花的音乐节,还有自己的全国巡演。为了追求演出效果,梁晓雪总是会以全乐队的形式呈现,全乐队形式这也意味着成本更高。有时候哥几个演出完回到北京,在机场把钱分分就刚够一个打车费,这显然不是一条赚钱的路。但梁晓雪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这就是一个前期投资,心理满足感要大过于物质上的得到。钱多一点少一些,够花就好,宣传自己,实在没什么必要,唯有“满足感”,才能让他心驰神往。

  梁晓雪在11年深秋发行了自己的第二张专辑《I’ll be there》。这张唱片封面就是此时我们在的雪总家里拍摄的,秋日暖人的橙色,俯拍梁晓雪憨厚的笑容,这与上一张不显山不露水的冷色调侧拍封面大相径庭,从一个cool guy突然转变成居家男人,有一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觉。我们自然好奇雪总这样的转变。其实道理很简单,让他愤慨的东西变少了,没有以前那么不羁了。看来年龄真的是一把温柔刀,削平了梁晓雪身上的棱角,让他更圆润的融进了生活。

  相比较第一张专辑是从多年创作积累挑出来的作品,第二张专辑《I’ll be there》却几乎是11年见缝插针写出来的。但这也存在一个问题,没有经历时间的沉淀会是好作品吗?“好音乐需要时间沉淀,我相当赞同,但人毕竟要活在当下嘛,如果当时不宣泄自己的想法和阶段性的感受,我就觉得挺后悔的”,所以,灵感还是有?“有啊,生活那么色彩斑斓的”。

  梁晓雪“红了”以后,也让他跟两岸三地不同的音乐人合作。在第二张专辑中就有台湾歌手魏如萱加盟合唱了一首《In the ocean》,魏如萱的背景vocal仿佛是海妖塞壬的歌声,引你进入冷酷仙境。另外在何韵诗今年发行的国语唱片《共存》中,梁晓雪特地写了《如果我们只剩一首歌的时间》和《What Do You Love?》两首歌。如果梁晓雪写出的歌不是自己制作的,别的歌手没有唱出他想要的感觉和想法,会有冲动想重新制作吗?说实话,梁晓雪年轻气盛的时候,会有这种“吹毛求疵”的想法,但现在的梁晓雪,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又是时间大师的杰作。

  第三年:唱中文歌可以跟歌迷更好的沟通和分享

  对于为什么不用母语创作,过往梁晓雪给的答案有“觉得自己唱中文歌难听”“英文一词多义会有画面感”等等,这一次他追加了一个说法,梁晓雪觉得我们中国人听词听的太多,以至于忽略了歌曲的旋律性,他就是想做纯粹的音乐,不受词的羁绊,“脱离了词的概念,可能音乐性会更好一些”。说到这里,其实在华语乐坛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词人会红,没见得国外哪有专门写词会写出名的。词固然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能是决定成分,不然就去读诗好了。然而在2012年底,梁晓雪却终不能免俗的发了一张中文EP《只是会可惜》。觉得自己唱中文歌好听了?时机成熟可以发中文唱片了?雪总笑着解释这几年下来怎么也有点故事历练吧,本来这些歌都是有英文词的,但是用中文可以跟身边人或者歌迷更好的沟通和分享。

  时光进入2013年选秀狂热的夏天。梁晓雪特高兴“炸鸡”火了,因为他跟少女阿肆是很好的朋友,他亲切地叫她“四爷”。关于目前选秀大战上民谣的“泛滥”,让人们一度恍然以为民谣的春天已经到来。对此,梁晓雪虽不能完全否定目前的状况,但也不会盲目乐观,有关注总是好的。那会不会像其他民谣歌手对自己的创作有“贞操观”呢,雪总坦然说选手如果唱我的歌那简直就是给面子,帮助宣传何乐而不为,谢谢还来不及呢,何必守着艺术家的贞操观呢。

  后记

  在采访结束的时候,梁晓雪应我们的要求自弹自唱一首歌,我建议唱一首中文歌,雪总摸摸后脑勺,“啊,唱中文歌...”,仅仅面对两个听众,雪总对于唱中文歌还是有点不自信,不过还是唱了这首《城市》。另外,雪总全新专辑即将在这个年底发行,他强调说有酷的成分也有温暖的部分。看来是要集前两张专辑之大成。三十岁的梁晓雪,身上的酷和温暖并不矛盾,这也恰恰是姑娘们爱他大叔范儿的迷人之处吧。

  (编辑:郭宇)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