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高尔夫橄榄球确定回归奥运 等了一百年等来了春天

2009-10-10 09:54:41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北京时间昨天(9日),国际奥委会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次全会上宣布,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将成为2016年和2020年两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今年8月份,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从7个候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2016年和2020年奥运会正式比赛的备选项目。根据相关规定,高尔夫和7人制橄榄球只要在昨天的会议上得票超过半数就可以跻身奥运大家庭,而最终高尔夫得到了93名参加投票委员中的63票,而7人制橄榄球则得到了更多的81票。据悉,奥运会的高尔夫比赛将设男、女个人两枚金牌,其比赛形式为72洞,男女各60人参赛,世界排名前15位的职业选手将自动获得参赛资格。

  高尔夫

  摘掉“贵族运动”的帽子

  高尔夫入奥,对顶尖的职业球员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但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来说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某圈内人士称,“至少将使得高尔夫摘掉‘贵族运动’的帽子,这对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高尔夫令奥运更多彩

  这是高尔夫自1904年后重新回到奥运大家庭。事实上,还是有一些国际奥委会委员提出反对意见,其原因是他们认为高尔夫运动不具备太高观赏性。

  然而,很多高尔夫人士表示了不同看法,身为职业球手的梁文冲表示,高尔夫其实是一项很有特色的运动,“这是一项完全在户外进行的运动,而且没有任何对抗性,这在奥运会已有项目中还是非常少见的,因此高尔夫入奥会让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更全面,也更好看。”资深的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先生也认同这样的说法,他表示:“高尔夫和别的奥林匹克项目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这是一项自己和自己进行抗争的运动,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高尔夫的加入会让奥林匹克大家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何老先生还表示,高尔夫运动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要求参赛的球员必须自律,“裁判在这个项目中的戏份将非常少,所以运动员必须诚实,你打了几杆只有你自己知道,这对自身是一种挑战。”
中国高球发展将提速

  和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在高尔夫项目上的起步非常缓慢,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中国的高尔夫才逐渐发展,水平无法与世界强国相比。身为中高协副主席的张小宁认为,这是因为在奥运策略的大方向下,高尔夫的发展空间相对比较有限。因此,高尔夫入奥,必将对中国的高尔夫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早在今年8月,高尔夫成为奥运会正式备选项目时,中高协相关领导就曾表示,只要高尔夫运动能够入奥,从国家体育总局到中国高尔夫球协会,肯定都会为这项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事实上,中高协目前已经成立了高尔夫国家队,一些年轻、有潜力的运动员已在接受专业训练,为了尽快提高球员水平,中高协还专门聘请了外国教练。但由于整体投入有限,国家队的队员们此前外出参赛的费用还是比较紧张的,而随着高尔夫进入奥运会,这个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张小宁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加大投入是肯定的,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借着高尔夫入奥这股东风,加快高尔夫在中国的普及,争取站上2016年奥运会这个平台。”

  平民化高球呼之欲出

  “要想进一步在中国推广高尔夫,改变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是关键,”一位国内高尔夫俱乐部的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现在打一场高尔夫球不像以前那样遥不可及了,但在很多人心目中还是将高尔夫视为高不可攀的‘贵族运动’。”

  事实上,在高尔夫进入中国的20多年时间里,已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目前国内已有500多个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人口达到了300多万,但更多人因不了解高尔夫而依然驻足观望。随着高尔夫成为奥运项目,人们心目中“贵族运动”的观念也必将淡化,这对高尔夫的普及将起到关键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高尔夫,也有不少家长将高尔夫纳入供孩子选择的兴趣爱好当中。这次高尔夫成功入奥,肯定会大大缩短推广高尔夫所用的时间。”

  很多圈内人士表示,要想真正做到平民化,建立平民高尔夫球场是必须的。“目前在湖北地区的沿江公园就有这样的高尔夫球场,老百姓花50块钱就能打一场高尔夫,如果全国多数城市都能做到这一点,高尔夫就变成了一项很普通的健身运动,平民化就算成功了,到时候中国出现一个伍兹也不是没有可能。”

  (编辑:魏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