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绝不付帐》万芳变“女奴”

2013-12-02 14:39:29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邱俪华 陆乙尔

   

作者:邱俪华 陆乙尔

  采访者:邱俪华 陆乙尔

  受访者:万芳

  12月21、22日,台湾表演工作坊即将登陆东方艺术中心的话剧《绝不付帐》里,万芳就要从“女神”沦为“女奴”——物价不断上涨,夫妻两人辛苦买来的房子质量问题频发,因为不满奸商剥削,最后她决定采取“猛烈”手段保护家园。这个戏1998年曾在台湾轰动一时,不少大陆戏迷也通过各种方式熟识了这个戏,这次2013版请来“新不了情”万芳领衔这样一个厉害的家庭主妇,气质差异可想而知。不过,万芳却觉得这没什么,“现实生活中我也有过路见不平,最剽悍的时候还跟警察吵过架。”

 
  通过人物跟这个世界连结
 
  记者:虽然是夫妻,但是剧中你跟华少演的两夫妇在面对不公时的态度却完全不同。
 
  万芳:华少的角色每次讲的台词都是他心里头的理想世界,可是这和现实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演的“玫瑰”想要把他摇醒。我觉得这也是在讲很多夫妻之间的关系,因为很多男人把钱交给太太,让她去弄去管,所以他们不清楚现在肉价菜价已经涨成这样,只有太太有这个危机意识。这个戏就好玩在,“玫瑰”会讲出很多女人的心里话。
 
  记者:不担心你的文艺范儿和这么柴米油盐的角色不搭?
 
  万芳:我还是生活在地球上嘛。我想每个演员都有属于自己的灵感、敏锐的部分,我其实对心理学很有兴趣,所以我在进入戏剧领域时,这个对我来说有很大帮助。比如来到上海,我有时候会坐在咖啡店里看女生的神态,想象她可能会是什么样的情况;再比如我刚刚看到一个女孩子在剥虾,她的假指甲那么长又要那样剥,我就在想她回到家要不要卸掉指甲……说实在的,很多听《新不了情》的都是像我这样平凡的女生,她们也要面对生活,这些平凡的女孩子在二十年前听,十年前听,现在可能走入婚姻或者是面对不同的生命阶段,会面临生活的压力、经济的压力、未来的压力、家人的压力、父母年老的压力……你说我不食人间烟火,我也有父母,也每天都要吃饭,其实都是一样的。身为演员,我大概心里头有一块空白的地方,我每次演的那个角色会进入这个空白处,我会成为这个人,会用她的思想思考,那我最近在演《绝不付帐》,所以当我去超级市场,去坐地铁,就会透过“玫瑰”这个角色去跟这个世界连结,这是我做功课的方法之一,所以“玫瑰”不是万芳,只是透过万芳的观察去诠释的一个角色。
 
  剽悍时甚至和警察吵架
 
  记者:你说到了内心的空白,或者说空间。这是不是身为文艺女青年砥砺岁月磨蚀的独特方式?
 
  万芳:我觉得很有唉,比如音乐,就举例《新不了情》好了,快二十年了,很多人现在听的时候,很奇妙的眼睛就湿了,可是我想眼睛湿了不表示在伤心难过,只是一种温暖,一种熟悉的温暖,然后连结到当年听歌的自己,会想变化好大啊,自己变老了,自己怎么了,身边的人不一样了……音乐产生的温暖的作用很有意思,我很幸福能作为一个音乐人,透过音乐可以带给这个世界美好的能量。再比如2007年我做了一个“万芳的房间剧场”,当时我就有很深的感触,觉得这个世界其实在很多角落都有一些很微弱的声音,那些少数的人,那些细微而真实的情感。如果我的作品可以为他们发出一点声音,这剧场就有了意义。艺术、音乐、戏剧,都有很好的砥砺作用,像我一个做编剧的朋友,觉得艺术是他可以回馈给这个世界的很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各自善用各自的天分、各自的才华,这就是每个人生命的意义。
 
  记者:但至少从性格层面,“玫瑰”更火爆,像现在流行说的女汉子。那你的个性呢,是女汉子吗?
 
  万芳:都有,其实在我的个性里面有蛮悍的一面,也有比较柔韧的部分。长久以来,世界就是以男性思维主导,女性本来就必须比较强韧,尤其在中国社会,就像演艺圈也是一样以男性审美来主导的。那么女性刚好在这样一个不是那么平等,或不是那么被公平对待的情况之下,她反而有更大的弹性和韧性,这一点反而是男性可能比较没有的。就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像“玫瑰”这些女汉子。我急了也会剽悍的,比如跟警察吵架。
 
  观众在台上不会看到万芳
 
  记者:唱歌之外,你的演戏天分上海观众在 《宝岛一村》里体会到了,当时很多人看完以后才惊呼,不会吧,那个演朱妈妈的是万芳!?你怎么评价自己的演戏天分?
 
  万芳:我觉得我有一部分天分,但很大一部分是努力,并不是一开始接触戏剧就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开始我笨拙得不得了。你们知道的戏剧作品都是近期的,其实早期的作品还有很多不足。我觉得做很多事情必须要有一些些天分啦,但是只靠天分绝对是不够的,因为天分是会被用完的,那你如果没有继续去努力去增加可能性的话,反而会被天分局限了。
 
  记者:很多人的天分是被伯乐发现的,那你呢?
 
  万芳:其实一开始我是毛遂自荐,去见了李国修老师,参与了生平第一部舞台剧《莎姆雷特》。那时候国修老师就说我是初生之犊不惧虎,他发现我是一个很用功的学生,给予我的指导我吃得进去,然后后来他就继续跟我合作,当然也有其他导演找我演电视、电影。我不是戏剧科班出生,所以国修老师对我的指导是非常受用的。他说:“演员不是演什么像什么,演员是要演什么是什么。”这句话套用在我自己的三个人生角色,DJ、歌手和演员,也是这样。其实就是进入这个角色。在戏剧里头,我要跟一个小朋友产生母子关系母女关系,要跟华少成为夫妻关系,如果你不相信,那么在舞台上就不是,四不像,所以在那个当下,我就是她,观众才会看到夫妻的感觉,观众在台上不会看到华少和万芳。
 
  (编辑:谭啸)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