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座中人与剧中人共同的“戏剧梦”

2017-09-19 08:52:13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今叶

   
《一夜一生》打出了“悬疑喜剧”的商业类型标签,但使这部作品具有商业潜力的原因,并不在于噱头,而恰恰在于创作者对戏剧本体的尊重,对剧中人(演员)与座中人(观众)的双重关照。

1.jpg
《一夜一生》剧照


  由繁星戏剧村签约导演黄彦卓编导的《一夜一生》首演至今三年,依然保持相当好的票房。黄彦卓陆续推出的作品已经积累了相当稳定的观众基础,繁星戏剧村每晚开演前观众排起的长队,构成了京城小剧场版图上一道难得的热闹景观。虽然小剧场戏剧在北京的发展,无论是剧场或是作品数量,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实际上,真正形成口碑、持续上演的作品仍然极为有限。而找到作品受到观众喜爱的真正原因,也是找到小剧场戏剧在当下的生命力之所在。


  《一夜一生》打出了“悬疑喜剧”的商业类型标签,但使这部作品具有商业潜力的原因,并不在于噱头,而恰恰在于创作者对戏剧本体的尊重,对剧中人(演员)与座中人(观众)的双重关照。尤其是主创的戏曲功底,让这部作品从剧作到表演自然融合了戏曲美学的创作思维。


  《一夜一生》讲的是三个年轻人(暴发户钱老板、文科女博士、患绝症的吉他手)来到一座废弃的剧场,各自打着小九九,想要租或者买下这座剧场。与年迈的剧场看守者的争执中,几个人阴差阳错地被锁在了里面,被迫在剧场过夜。很快剧场里就出现了反常的现象,几个人相继被“鬼上身”,由此发现了自己与这座剧场的前世因缘。天亮门开,三个人再次回归这一世的生命轨道。虽然整个演出中不断营造出悬疑的气氛,但就故事本身而言,实际并没有留给观众过多的悬念。相比起来,它更接近中国传统“鬼戏”的创作逻辑,以喜剧的方式,讲述生命的欢喜与炎凉。


  鬼魂入戏也是虚构梦境的某种变形。中国的戏剧有着悠久的鬼戏传统,之所以写鬼画魂,是为了借以刺世醒人,或疏解人生如梦的无常感,而演出又常富有热闹、喜剧的色彩,让观众在欢喜之中体验故事深处的悲凉。《一夜一生》的观演体验,在很多时候都与此相似,每个角色“鬼上身”的故事,都被设计了诸多喜闹场面。


  钱老板前世是剧场里的男旦,因为天天想着钱,转世成为暴发户,男旦生前有个爱抽烟的恶习,剧场里被熏黑了的柱子、墙壁表示不满,于是幻化成人,在其演出《白蛇传》时捣乱报复。演员分饰两角,在男旦与钱老板两个角色之间跳来跳去,同时还要应对其他角色的作怪,这些设计让恶搞的“游湖”段落,表演上不显刻意,让观众会心而笑,拍手称快。


  创作者笔下这座废弃的剧场里,无论台上、台下,人或宠物,有生命或无生命,都被赋予了平等的尊重。女博士的前世是一只在剧场里爱看戏的宠物猫,而吉他手的前世则是一盏老旧的场灯。于是在演出中,我们看到了人与物、人与非人之间各种角色的相互转换,而这些都是凭借演员的表演得以实现的,承继的也是戏曲“拟人”表演中丰富的传统。


  《一夜一生》以戏院作为书写对象,并且加入了诸多戏曲唱段,但丝毫不会让人感觉有戏曲元素的强行植入感。一方面是作品本身讲的就是戏院的事情,所以这些唱段的加入符合剧情,而更重要的则在于,在整场演出中,编导的逻辑、演员的戏曲功底,让演员多数时候都是通过唱念做打来诠释自己的角色、叙述场景,这实际也从侧面说明了,传统戏曲的创作逻辑与表演,对今天的观众而言依然有效,并且在表演话剧作品中,具有相当的优势。《一夜一生》的舞台呈现,尤其是表演效果,其背后所需要我们关注和讨论的,实际是一种我们在话剧演员身上急需看到、在戏曲演出中希望得以继承的宝贵传统。


  《一夜一生》的口碑得益于对戏剧艺术规律的尊重与运用。然而它并非完美,相比演出过程留给观众的欢闹印象,《一夜一生》所留下的有关剧情、角色命运的回味有限。以剧中临近结尾的一个场景为例,身患绝症的吉他手终于战胜了自己对光的恐惧,在灯光下为大家弹吉他唱歌。而后女博士与钱老板先行离开,单独留在剧场里的吉他手,被几个剧中饰演鬼魂的黑衣人披上了黑衣。这颇像戏曲舞台人变鬼的角色转化处理,我看到此,误以为是他也要化为这座剧场中的鬼魂,创作者以此向观众强化对剧中“转世”主题的思考。然而实际上,这段表演是为了向观众进一步解释前面的剧情,此后,几位演员坐在舞台后方,面对观众唱起主题曲,为全剧作结,这样看虽然作品的框架显得更为完整,但留给观众有关这座剧场轮回的想象,却受到了挤压,同时,主创也放弃了将剧情从“轮回”的现象向对生命思索方向升华的努力。


  如剧中所引用的对联“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扬抑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一夜一生》是一群热爱、尊重戏剧艺术的剧中人,演给座中人与剧中人一起看的故事,其成功的背后,也是因其对观众与演员共同的“戏剧梦”的关照。


  回到近年来北京小剧场艺术的发展,除了孟氏品牌的系列作品,包括至乐汇、饶晓志、徐小朋、周申、刘露等一批年轻的导演,都以具有个性的作品,试图在迎合当下观众口味的故事、表演以外,也创作出能够真正让观众动情、思考的作品,由此对艺术与商业的矛盾做出有效回答。而黄彦卓的这部《一夜一生》,让我们看到小剧场戏剧在当下与传统之间,仍然留有巨大的可能。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