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法国失去了“一个独立的大脑”[图]

2007-12-26 15:51:38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于连·格拉克 

  对于于连·格拉克(JulienGracq)的辞世,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哀悼,并称格拉克是20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位具有超群想像力和智慧、有独到见解和观察力的作家,为人忠诚,对人生孜孜探索和追求,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总理菲永表示,对于格拉克的过世,“我们失去了一位贤人,一个独立的大脑,当代法国文学的旗手。”

  于连·格拉克1910年7月27日出生,1930年前后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接受教育,1934年大学毕业后,格拉克长期在中学任教,直到1970年退休。格拉克深受德国浪漫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影响,其作品掺杂着怪异的内容以及富于想像力的意象。二战前开始小说创作的格拉克始终拒绝加入任何文学流派,从不以超现实主义文学家自居,却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第二浪潮”的作家。他博采众家之长,将德国的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神秘以及卡夫卡的荒诞融为一体。

  1938年,格拉克出版了处女作《阿尔戈古堡》,这部充满荒诞怪异、想像力的作品被超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布勒东赞誉为“超现实主义第一次自由自在的回潮”。二战期间,格拉克应征入伍后成为战俘,这段经历成为他许多作品的背景。1951年,格拉克出版了战争题材的《流沙海岸》,并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流沙海岸》这部象征主义的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战后法国文坛的一部杰作,但格拉克认为文学的生命不在“胃”里,而在心中;文学是心灵的颤抖,想象的喷溢,而不是谋取物质生活的手段,其价值绝不能与消费社会的商品相提并论,也绝非取决于某个评奖委员会的裁定。因此,他拒绝接受龚古尔文学奖。这也使其在法国当代文坛享有“文学怪杰”、“神秘大师”的称号。1958年在发表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林中阳台》后,格拉克更多从事散文和诗歌创作。

  在一次采访中,格拉克表示,自己的写作风格主要和超现实主义有联系,“但我不是那个运动中的人。我对他们有好感,我是他们的朋友。我不喜欢莫泊桑。我不是现实主义者,我也不大喜欢左拉的自然主义。对我有影响的作家不少。我年轻时很喜欢儒勒·凡尔纳,后来又喜欢司汤达、夏多布里昂,青年时又喜欢布勒东。我每年都要和布勒东见三四次,尽管我不是他们圈子里的人。他为我的第一部书的出版作了不少贡献。”

  于连·格拉克的作品在国内也多有出版,《林中阳台》和《阿尔戈古堡》都曾先后被翻译成中文,但均不太受到关注,而刚刚翻译出版的《卢瓦河畔的午餐》则是一部关于格拉克的著名文论集。格拉克一生出书约20部,最近的一本是2002年的《访谈录》(Entre-tiens)。虽然除了《西尔特沙岸》,这些书的市场表现都不怎么样,但评论界向来不吝溢美之辞。他是少有的几个在活着时,其作品就被收入伽利玛出版社著名的“七星文库”(LaPleiade)的作家。格拉克终生未娶,80多岁时,他回到老家,与其亲妹妹生活在一起,再不问世事。

   (编辑:全涵)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