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王笑飞:自由之路

2011-09-02 13:35:5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戴清


王笑飞

  采访:戴清

  被访:王笑飞

    “我一直在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生活方式是决定你一生幸不幸福的主要问题。你工作或者不工作,或者做什么工作都是你的生活方式。但生活方式像我这样,自由是第一位的。”——王笑飞      

    作为一位职业摄影师,假如能挣到钱,他就能拥有相当范围内的自由——即使这种概念的自由仅限于财务上。仍然还是会比大多数人生存得宽泛许多。因此如果来定义王笑飞,我得说他是一位自由的职业摄影师。是的,自由必须在职业前面——尽管在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存背景里,自由不仅是相对的,更是困难的,尤其当人们选择职业的时候。

    王笑飞是自由的。

    他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放弃、自由地拒绝——尤其是最后这点——在一切貌似自由的成年人的行为中,唯有拒绝是很难装的,因为拒绝意味着承担后果。特别是这后果与金钱和名望有关。在这一点上我尤其觉得王笑飞很爷们儿。这样说的意思不仅仅只是承担,更多的是指很清醒的自我认知,而清醒的认知是我们获得自由意识的基础,也是我们具备独立人格的前提。

    好吧,这样一个20年前做地震勘探的人,站在北京798的一间画廊里,一边展开他那些手工制作的,巨大而端庄的黑白作品,一边开始清晰准确地讲述他的作品、生活和道路。

    王笑飞的摄影之路始于1988年。那时候他是一位大庆的“地震勘探”工程师。我去过大庆采访摄影师,在我看来大庆那地方的摄影及其发达,不仅仅表现在器材的讲究和爱好者的数量,更主要的是大家万众一心地“钻研”各种参加影赛的得奖策略,所谓“打比赛”的技巧。似乎摄影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奖。

    在监测了4年地震之后,王笑飞决定去报社当摄影记者。我问他有没有参加过摄影比赛。他说他去过一个摄影比赛,然后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我在各种主流的时尚大刊上看过他拍的美轮美奂的酒店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食物。于是试着想象了一下王笑飞如果去参加比赛或者得一个金像奖的场景,结果就跟某些行为艺术一样荒诞。他直言不看任何摄影杂志、不参加跟这圈子里有关的任何活动。用他的话说就是“我愿意自己玩,不愿意陪人玩。”

    在报社干活应该算是“陪别人玩”。5年之后,他去北京学平面设计。北漂的一切生活的艰辛和苦难他都经历过。这些生活在谈话中他并没有详细地去描述,但是我能想到,因为在谈及他此后对很多事情选择放弃或者改变的时候,我曾问过,你能轻易放弃一些跟生存这么密切相关的选择,是否跟你并没有遭遇真正的困境——比如无家可归——有关?我是很想知道这件事的,因为我遇见过很多人,谈论理想是一回事,面对实际生存是另一回事。

    一个人,总有难到需要忍辱负重的时候吧?尤其在我们还勉为其难地维持尊严或者尊重的时候。(这是两个概念不是一个)。作为一个完全靠自己养活自己的人。真的没有因为生存需要放弃这些的时候吗?他并没直接回答我,而是开始讲述自己为一家著名时尚杂志拍摄作品,因为不被尊重而拒绝为其工作的经过。然后回答我那个有关生存的问题:“你要跟那些人(无家可归者?)境遇一样的时候,你才能出得来。你现在拿相机,一千年前你拿刀。你要生存,要冲杀。”

    把相机当成刀,我第一次听见一位摄影师这么比喻。或许正因为如此这人才能以持刀的姿态在荆棘丛生的生存之路上杀出一条自由之路。

    相对大多数自己“混”的摄影师,我觉得王笑飞是成功的。他有一种很自信的服务意识。我这么说的意思是,他用很职业的态度、高于客户审美水准的眼光,给出超越客户希望的结果。这事听起来很眩,其实归结起来就三点:出色的摄影基本功;严谨的行业工作规范(比如拍酒店要遵守什么事项),再有就是充分的自信了。真是的,这人有种气质我一直没找着准确的形容。自信,的确是一种难得的气质。

    王笑飞在时尚圈成名很早,几乎期期在最主流的杂志上露面,但是他似乎从不做自我宣传,尤其是在摄影领域。他在埋头做自己的艺术,我相信他一定有着精细的计划,就像《越狱》一样周详和疏而不漏。“我可以按我自己的计划逐渐走到控制自由的境界。我是每年有计划的。”

    他住在南城,某一天他开始在自己家附近寻找那些被遗弃的东西,一个破玩具、一个烟头、一片落叶……我们在画面上看见的这些东西被关照得很温暖、干净。

  Q&A

  你是学地震勘探的?

    我学理工的。88年到95年,做了4年地震勘探,4年地震监测。然后考上了记者,做了5年报社记者。2000年到北京学习。(开始)我到中央工艺美院学的平面设计,我觉得干商业不学平面设计是没出路的。我是88年毕业的,90年买的相机。我一直买的定焦头。92年买的FM2,100MM定焦头。后来慢慢买了28MM广角头。再后来到北京买的哈苏。就买了一只头。120MM,为了拍食品。后来(为了拍酒店)空间买了60MM的广角。后来拍大项目,就租4X5相机。租了就能用,就能挣钱。[NextPage]

    现在还是用数码。06年开始用数码相机拍,拍商业都是数码相机。有些挑剔的活的话,还是用4X5。

  那么多做商业的摄影师,你怎么出来的?有很多人拍的其实不差。

    很多人觉得(我是靠)运气。我觉得好多时候还是得有所准备,基本功。拍商业很重视你的基本功的。很多步骤很细的。测光、对焦、装胶片。得没有差错。

  还是对相机的理解要足够深刻……

    你对光线、机器的理解(要很深)。我是学理工的。机械我明白,对艺术绘画我也感兴趣。这些东西都是一个完整的。商业来说,可靠性很重要。你拍一次要成,最好要超过客户的期待。

  问题是你能确定他们的期待在哪儿么?

    因为在客户眼里我们是专家,我的审美要高于他的审美。如果你的审美低于他的审美,那就完了,就做不了。五星级酒店的经理本身是有素质的,有训练的。很多都是有海外工作背景的,我们做的都是外资酒店。他的审美,他的品味,你如果光是一个会用相机的匠人是不够的。光拍清楚是不够的,说服不了他们。

  可能我的区别就在这点。可能我的规模还没他们大。(别的摄影师)可能10多个灯10多个助理,拍的就像效果图。一个是预算问题,还有一个是这种大规模的操作模式已经不太适合酒店了。

  拍酒店的模式是什么?

    还是需要安静一点,拍酒店不像拍电影,希望动静那么大。因为酒店有客人。我大多数时候就一个助理。酒店是配合的,灯光多的话礼宾部的服务生会配合你。灯光也尽量少。但是要达到他的要求。这需要一个平衡。

  可能还有沟通的问题吧?

    是,现在很多中层没有决定权,这也是很麻烦的事。但是也只能随他们去了。实际上他们也耗不起那些时间。只要你拍的够好,是可以很快结束工作的。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是,我(一开始)的切入点是食品,(在摄影中)是比较低的门槛。(其实)摄影都是很低的门槛。食品需要控制的元素比较少。很快可以切入进去。酒店摄影师就要很全面,食品、空间、人物,而且这三样水准要一致。要把人拍的跟建筑一样就完了,或者食品拍得一点感觉没有也完了。

    现在我们的一个酒店摄影项目四五十张,食品占小部分。我不能说我环境拍的最好。我自己定位只能算中端(笑)。我是跟谁比呢,是跟那些在北京外资酒店拍摄的外国摄影师比,这是同一个市场,我们不能把外国摄影师排除在外。

  一般外国摄影师,像你说的那些高端的,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呢?

    基本没有机会看到。一直没有机会看到他们工作,我们只能看到照片。

  在中国,拍酒店的摄影师跟外国的摄影师最大不同在哪儿?

    这是一个整体的。你能想象到时装摄影的不同,就能想象到酒店摄影的不同。时装摄影师国外和国内的差别多大,酒店也是。因为这是很奢侈的高端。像我们的生活基础都是穷孩子。穷孩子理解的奢侈是不一样的。酒店是需要奢侈的感觉的。我的片子挺朴素的,在商业上这是我的弱点。这就是我跟欧美摄影师比最大的弱点。因为我的生活方式,我的气质,不是奢侈的,我也改变不了,这是天生的。

  在中国摄影师中,这个问题也不是你一个人的问题。

    这些随着阅历、资历会有点改善。像现在我在一些外资酒店品尝啊,入住啊,体验啊,是会有所改善,虽然这有点像穷人乍富。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用艺术来弥补。内心有艺术情结的时候,会把完全暴富的那种东西,让它没味。让人觉得:虽然我简朴、干净,但是我有品位。我有自信。这个自信让人觉得虽然你能住得起这种酒店,但是(跟钱)没多大关系。

    另外一点,我还要通过自己的审美品位,让我的顾客觉得,我们的片子让他的顾客觉得OK。就是我的品位代表顾客的品位。我们的品位不能太低。可能我们钱很少,但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审美、品位来弥补。因为照片拍出来是一点不能作假的。把作品摆出来,哪些人是匠人,哪些不是,一眼能看出来。[NextPage]

  我看到你有很多照片都发在杂志上。

    我比较适合杂志。杂志跟商业又不同。需要你很快地创造,适合杂志的气质。像《vogue》(美容与服饰),创刊4年了。我期期都在拍。现在基本就给这么一本杂志拍了,大部分时间在拍商业。杂志需要创造力,(需要)你能驾驭每个新的酒店,两个小时之内拍出大片,空间、食品都搞定。有时候,《vogue》编辑找我去,我也是第一次去,这是你眼光的训练。可能长时间你也看不出好。(比如客户)就要一张大堂(片子),你在哪个位置拍?横片竖片?这就是你水平问题了。这些没人教你。包括我现在都是自学的。我一直希望给国外酒店摄影师当个助理,我一直在申请。我在06、07连续两年给《vogue》海外来的人物摄影师当助理。我给我自己的助理放假。那阵我拍食品这块已经很熟练了。人物这块还有点心不甘。我觉得我可以拍的更好。我去看他们怎么拍,我去给他们当助理。

  结果当了别人的助理吗?

    只有4次机会。(为什么只有4次?)因为后来我也忙,他觉得不方便。

  当时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就是要坚持自己吧。你认为你适合用胶片那就坚持用胶片吧。比如当时有四位摄影师,其中有两位用胶片。用135胶片,120胶片的都有。他在一个位置拍了30张,就为了找一张最微妙的人的脸。所以我知道他最后挑剔的是什么。

  是什么?

    他最后挑剔的就是感觉,他知道找哪个感觉。像我一直找的那种感觉,直到ok的那种感觉。如果没到,你不用管我。我一直拍到ok那种感觉。才能交活,这是我的标准。

    很多人,他不知道要学什么,学什么东西。人物摄影最微妙的是摄影师最后选的哪张。很多摄影师,有的把明星拍的像妓女,这是一种类型,还有一种类型,把妓女拍成明星。为什么把人拍那么贱。就是你在那个(比较贱的)瞬间你按了(快门)。拍食品啊,都一样。食品是没生命的,你给他赋予生命,是有难度的。

  我看过一些食物作品,看上去好像还是可以吃的。

    (你刚才看)我这次的片子,黑白片子,我为什么拍垃圾呢?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你把垃圾拍成一个艺术品挂在画廊的时候,你的摄影语言才是完整的。不用关注题材,拍什么不重要。

    就是你内心的体验。比如我看画展,叶永清的,画的都是鸟。你说题材重要么?你看他(的画)现在卖这么贵。这就是艺术品。相机在我手里,我就在我楼下拍,我就住在南城。我住楼上,平房就在我楼下。我不需要去外地采风创作。

  这些都是在你家楼下拍到的?是你刻意去找的么?

    不是,就拍了3天,这也是个时机的问题。07年底。就是第二年北京最牛逼那年,全世界都看北京那年,北京也不过是那样。这是有时间限制的。99年世纪之交的时候,我也拍过一组。所以这都是有意义的,就是平等吧。平等和尊重是我们最缺的。你为什么要遗弃它们,这些东西被你遗弃。到最后所有人都会被遗弃。摄影最牛的一点就是能让你的记忆保持2007年12月份这一天的细节。

  这些是不是记录?

    不是记录。你可能什么都忘了,是细节,你不会记得这个烟头,这个小叶子是什么感觉。这个细节你是做不到的。我现在做的拍摄能体现摄影的优点。它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就是,这个细节能不能成为做一个展示的作品。这必须是完整的。内容、形式,都要像一幅画,都要是能挂的出来的作品。最后成为一个艺术品的条件是:整体综合起来是完整的。一样做不到,就不成熟,我就不做了。等条件成熟了,你做出来才是想要的东西。

  你的这些要求是不是跟你平时生活工作比较自由有关?

    我一直在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我认为生活方式是决定你一生的生活幸不幸福的主要问题。你工作或者不工作,或者做什么工作都是你的生活方式。但生活方式像我这样,自由是第一位的。独立,自由。这个独立,完整度从经济独立、时间独立,到人格思想独立,所有判断独立才算独立。自由呢,不管时间自由还是经济自由,包括言论自由。我最大痛苦是言论自由。包括别人管我,我会去掉这种束缚,当我翅膀硬的时候,我能力强的时候,我就出来了。那时我想,我能不能像8亿农民一样,没有工作也能生存。这是一个问题,一个挑战。只有跟他们一样,才能体会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问题啊,我做到了。

  你的标准和要求还是很高的。

    我有一个原则,我做商业摄影,你拿这个侮辱我,对不起,你给我多少钱我也不做。

在中国这种背景下,要这样坚持是不容易的。

    有舍也有得。当时不拍杂志了可以专门做一些项目,酒店拍摄了。时间上更自由了。我可以按我自己的计划逐渐走到控制自由的境界。我是每年有计划的。

  你跟摄影圈一点关系也没有?你关注摄影圈的事么?

    我会旁观,我没有太多时间看。我是大庆(出来的)啊,我老乡都是搞摄影的。你想不知道都不可能。

  你就是不掺和?

    我这个人太独了,太孤独了。我不参加不明白的饭局。莫名其妙么,这样的事情。不会陪他们玩。

    我理解的摄影是真实的记录和自由的表达。当真实做不到的时候,所有问题都会出来。

  (编辑:刘彬)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