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托马斯·施特鲁特

2012-10-09 15:47:36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托马斯·施特鲁特(Thomas Struth)

  托马斯·施特鲁特(Thomas Struth)1954年生于德国海尔登,现在杜塞尔多夫生活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托马斯·施特鲁特(Thomas Struth)的摄影作品开始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那时,他已经在街道系列摄影上花了十多年时间。街道系列的拍摄,始于施特鲁特就读杜赛尔多夫艺术学院(Düsseldorf Kunstakademie)期间。在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他先师从画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而后转投摄影学新教授伯恩·贝歇(Bernd Becher)门下。当时伯恩与妻子希拉(Hilla Becher)一同拍摄了水塔、炼铁高炉、矿井口捲扬装置等许多战后工业建筑和设备,那些一丝不苟的黑白摄影作品,连同伯恩的摄影教学,影响了他的一代学生对摄影的态度。

  在纽约花了一年时间继续拍摄街道之后,施特鲁特毕业了。之后,他将该系列扩展到了东京以及爱丁堡等欧洲城市。1987年,施特鲁特在爱丁堡举办了在英国的首次个人摄影展。施特鲁特的黑白摄影作品,大多没有人物出现,但人类存在的痕迹清晰可见。这些作品都是采用大幅镜头以中央视角、面向街道拍摄的,随着街道逐渐延伸到消失点(vanishing point),街道两侧的建筑物也同样逐渐缩小。这种直视的效果是毫不含煳的,迫使观看者研看画面的每一个细节,将街道的整体结构置于相片的框架内观察,继而随着目光沿街道的延伸向前移动,逐个研究每一个元素,并始终抱着审视和评判的态度。

  “为什么城市是如今的这幅模样?”——这是施特鲁特内心最大的疑问。“我们不能总是说,这是建筑师的责任,或市长、政治家的责任。归根结底,这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施特鲁特说,这个问题“是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者意识构成的核心部分,是与父母那一辈以及德国过去的对质,是对独裁历史、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结构与现实的拷问,这一切最终不可避免地指向一个问题:个人和群体对实际存在物所担负的责任。”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那不勒斯和罗马都居住过以后,施特鲁特对外部空间的强烈兴趣转向了一个新的对象——公众表达崇拜之情的地方。这种崇拜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是宗教的。他开始在博物馆和教堂内拍摄。这一次,施特鲁特研究的是一群群普通人(大多是游客)之间的关系,他们前来感受已经成为某种象徵的艺术作品,但这些艺术作品一度也与其创作年代存在一种同时代的关联。施特鲁特表示:“本质上,我想把作品创作的年代与参观者的年代放在一起。”

  上世纪90年代晚期,施特鲁特的拍摄对象由世界各地的城市转向了热带雨林。最近,他的注意力集中于那些外形为新科技所决定的建筑,如韩国的一座半潜式近海钻井平台,或是慕尼黑北部加兴市的马克斯·普朗克天体物理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Astrophysics)内景。同时,施特鲁特还在继续他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拍摄的家庭肖像系列。这个系列如今已经涵盖了施特鲁特工作过的许多国家的不少家庭,包括中国、日本、一些南美洲国家,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施特鲁特说,家庭肖像系列的作用如同一个标尺,他能够通过这个标尺衡量自己的进展。“拍摄的家庭越多,这个系列就变得越迷人。我喜欢这个系列缓慢的拍摄速度,我也很有兴趣透过这些照片的氛围,瞭解其中所反映的自己的成长。”[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NextPage]


托马斯·施特鲁特作品

  (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