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展览公告 市场信息 北京文艺网画廊 现场传真 经典导读 创意设计 美术先锋 理论家专栏 美术星空 微热点@ 美术学院 展场记事 美术评论 美术访谈 美术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渴望自由创作—张向辉

2011-08-02 10:29:5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早期的时候张向辉刚从院校出来,画写实的比较多,后来张向辉觉得写实绘画太过于重复,绘画步骤的重复、塑造方法的重复,张向辉难以忍受这样自张向辉的重复,不愿意受到这种重复的限制。从2003年开始,张向辉的创作手法开始转向意象,形象似有似无,2008年张向辉的创作手法开始逐渐转向纯粹的抽象,在这里张向辉找到了久违的自由。在张向辉的抽象绘画中也许会有人感受到一些似乎是形体的东西的存在,但是那绝对不是张向辉有意而为之的,在张向辉眼里那些根本就不是形体。

  无形、无名、无声、无色、无极、却化生万物,没有穷尽,所以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即有,有即无,无形即有形,有行则无形,万物变化无常,最终归于虚静。这就是张向辉对抽象的理解。张向辉所追求的一种创作状态,这一切已不再是绘画的层面来讲问题,是在用一些绘画的材料来表述张向辉的思维,也就是说抽象不是目的,绘画也不再是一种目的。

  张向辉在其作品中充分发挥了他高深的色彩修养,表现了他本人对形式的探索。艺术家并没有一种固定的程式,正如他本人所认为的,“一切程式和符号都是过时了的”。众多艺术家抱着他们固定的程式和符号不肯松手的同时,已经抹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使得那些艺术品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载体。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张向辉自己认为“他的创作理念是超越简单的主客二分的观念,讲究一种自然的状态下的自由的流露,当然这种自由需要一定的控制,它不是全无控制的自由,是建立在一定文化审美等基础上的最终的自然,通过运用独特的创作手法,最终达到一种完全的自然和谐而摆脱一些固有的技术和观念的束缚。”很明显,张向辉已经将超现实主义的“心理自动主义”与抽象表现主义的“造型自动主义”相结合,达到从心灵到行动,从内容到形式的自动。但是张向辉的“自动”不同于抽象表现主义的“绝对自由”,他的作品还融入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包括自董其昌以来提倡的“南宗绘画”“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渐悟”,并且还体现了道家的“自然之美”、“虚静与空灵”、“玄、素与水墨”等美学价值。

[NextPage]

  艺术家使用的媒介不是传统的画笔和油画颜料,因此他做出一项发明。即用纸本油彩创造出类似于国画的效果,这项发明经过了艺术家运用不同材质试验,最后因受钧窑所产瓷器的窑变启发创作而成。这样创造出的形体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他因此创造出了大量的崭新的形象。不久前,艺术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题为《瞬间完成》。艺术家强化了无意识领域的敏感性,并且排斥一切有意识的思想传达(理性、趣味或道德等),来表现艺术家的一种自由的审美感受和态度。此一系列作品的形式是完美的,画面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美丽的大理石纹理,细看类似于欧洲原始洞窟壁画,色调和谐、质朴。正因为艺术家无意识的精神流露,而产生了一种原始的美,一种人最本源的精神状态。像美丽的蝴蝶、像群山夕照、像风中的新娘、像猛兽……引起无尽的遐想。

    参展情况:

    2001年 油画作品《黄河渡口》获全国武警文艺类评奖二等奖

    2001年 作品《静物》入选全军写生展览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3年 油画作品《大风景》、《花卉》获携手新世纪第三届油画展海南省展优秀奖 携手新世纪第三届油画展全国展 中国美术馆

    2006年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07年 全国第十八届版画展 (上海美术馆)

    2008年 当代抽象艺术五人展 北京

    作品发表:

    2003年 作品《风景》被选登入国家艺术类核心期刊《美术观察》 (总第96期2003年10月第11页)

    2004年 木口木刻作品《午后》刊登于“中国青年报——青年时讯” ) (2004年1月8日第五版),并进行较大篇幅的介绍,同时新浪网转载介绍

    2004年 油画作品《渡口》刊登于《人民日报》(2004年6月13日第八版) 

    2006年 版画作品《老屋的二楼》、《秋霖》以及论文《我的创作谈》发表于《中国美术》

    2007年 油画作品《垄上》、《寂》系列发表于文艺类核心期刊《文艺研究》

    2008 《山那边的声音》发表于江南时报[NextPage]


有风的时候 56*68cm 宣纸 水墨 2008[NextPage]


丝语 100*97cm 宣纸 水墨 2008[NextPage]


境 44*44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兽 33.5*33.5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思 33.5*33.5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邀梦之一 33.5*33.5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邀梦之二 33.5*33.5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邀梦之三 33.5*33.5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邀梦之四 33.5*33.5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随风之一 40*40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随风之二 40*40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随风之三 40*40cm 纸本 油彩 2008[NextPage]


无往 53.5*53.5cm 纸本 油彩 2008

    (实习编辑:符素影)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