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他的简笔画怎么就成了时髦的当代艺术

2017-03-31 10:49:41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钱梦妮

   
一个幼稚园儿童水平的头像,眼睛是两个小圈、鼻子是开口朝上的半个括号、嘴巴是一条直线,这是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画人脸的方式。

1.jpg
朱利安·奥培肖像,2014 朱利安·奥培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2.jpg
伊恩和哈里耶特,2016朱利安·奥培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采访者:钱梦妮


  受访者:朱利安·奥培


  “我喜欢一切都表达得简洁、有序。”出生于1958年的英国艺术家朱利安·奥培(Julian Opie)说着就拿起圆珠笔,在我的采访本上随手画了几笔。一个幼稚园儿童水平的头像,眼睛是两个小圈、鼻子是开口朝上的半个括号、嘴巴是一条直线,这是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画人脸的方式;然后又一个幼稚园水平的头像,这次眼睛是两个黑豆,两条短线指示了鼻孔的阴影,长短不一两条线代表嘴唇阴影。这是他自己的方式。


  他小时候深深地迷恋《丁丁历险记》,甚至于此后走上艺术道路也与那部经典著作息息相关。尽管奥培强调自己画人脸的方式与之不同,但是贯穿所有创作的精神却是统一的。


3.jpg
慢跑者,2015 朱利安·奥培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那是还没有电脑和手机的时代,只能通过漫画来消磨时间。我学会了怎么画画,怎么描绘世界,怎样找到属于自己的语言。埃尔热能画任何东西,月球、火箭、瓶子、人脸、山脉、动物,全部都以独属于他自己的方式。好像他是个相机,拍下一切,让它们适用于自己的叙述语言。”他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我在他身上找到了深深的共鸣,也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把世间万物以最简单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为英国当代艺术领域成功的艺术家之一,奥培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是各种简笔画似的人像。它们通常都有粗粗的黑色轮廓线、鲜艳的色块,人物脸部除了眼镜、耳环、发型之外空无一物,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干脆用一个圆圈代替整个脑袋。可是在这样极简的画风下,人们能够轻松辨识出某些非常微妙的肢体语言。比如微微驼背的男子,黑发女人转过头去露出的脖子曲线、插着耳机大幅跑步的光头男、挺胸阔步走的职业装女性。


  作品材料大多都是乙烯树脂或者铝板喷墨,它们是商场、写字楼的广告牌常常使用的,质地平滑、看起来显得时髦而轻巧,这也让奥培的艺术作品经常出现在商业空间里。


  不过真正让他获得大众关注的,还应当是2000年他为摇滚乐队Blur精选专辑所创作的封面。乐队四位成员被艺术家以漫画形象放在田字格里,眼睛、鼻子都是奥培自己最有代表性的简笔画风格。发型、领口样式和稍稍不同的神态特征,足以让人一眼分辨谁是谁。


  他把当时已经红遍世界的摇滚明星描绘得如同邻居一般亲切,而这幅封面画作后来被收藏在伦敦的国家肖像画廊。


  奥培喜欢都市生活,特别喜欢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找诗意和人生的真谛,因为那里通常都会很有力量。“比如你去听古典音乐会,或者去图书馆,总是会有所期待。可是当你打车去机场、在地下车库找车位停车时,并不会期待什么,可是假如能够在这些地方收获什么,那也许就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有所收获,能把自己真正投入到生活里面去。这是很难的事情。”他说。


  1980年代,深受嬉皮士文化影响的奥培独自开车在西班牙旅行,发现当地现代化的发展毁掉了原本完美无缺的大自然风景。到处都是丑陋的水泥房子,海浪不断地把塑料垃圾冲上海滩,举起相机想要留影,结果成了一场要如何避开这座写字楼、那片电厂的技术考验。


  “我们永远都在幻想着更美好的未来世界,可现实往往并不是那样。所以要做艺术,如果只描绘光鲜美好的一面、无视美梦的阴影、无视同时存在的吵闹、肮脏、黑暗、无助,那就无异于是在撒谎。”他说,“我努力想要把这两面都表现出来,通过艺术去拥抱和接受生活的两面,在停车场、高速公路的无聊场景中寻找诗意的感受。”


  这并不代表他是那种会着眼于社会阴暗面、恶劣人性题材的艺术家。相反,他要做的是从现代生活的无聊角落发掘出新的趣味。


  上世纪90年代某一天,奥培停在街角橱窗前,里面几个显示屏本应该用来播放宣传片,不知道什么原因全部都停止工作,出现单调的屏保画面。“3D图形在一个无穷无尽的迷宫里移动,那个空间只因为电脑算法而存在,可却仿佛在暗示着另一个世界。它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着相同的逻辑、相似的外表、雷同的未来,甚至连负担都很相像。”从那时起,他就开始关注一切电脑制作的移动图像。


  他还特地买电脑游戏回来研究,早期的游戏界面像素很低,但是营造出三维空间,玩家可以进入不同的场所,并且四处游荡。“我常常会以Lara的身份站在一座寺庙的废墟之中,或者原始丛林的山谷里,完全把应该去做的任务抛之脑后,反倒认真欣赏起四周虚拟的风景。”


  地铁上用来报站的LED显示屏也让他产生了兴趣。“下一站的地名匀速飞过,像是浮在水面上的灯光,美丽得让我忍不住一直盯着看,仿佛可以从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坐飞机的时候,前排座椅上的显示屏也会自动播放广告或者提示画面,这也令他心旷神怡。


  于是,他开始用电脑绘制人像,着眼于路上行人的姿态,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来;还使用LED灯的形式,创作一段真正动了起来的影像,简单勾勒的人物以极其写实的方式在快步行走。


  奥培承认自己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电脑游戏、手机软件、商业广告,但他的影像作品之所以是艺术创作,最大的差别在于没有开始和结束。比如四个人朝着同样方向行走,速度不一,很快后面就有人超到了前面去,但是整体画面始终都保持不变,不知不觉间又在循环播放。这些持续的画面像现实中任何一个随机场景,寻常而无聊,仔细看着又有莫名的诗意。


  “既可以把它们理解为从电子游戏里摘取出来的场景,也可以是从现实世界中摘取出来的,也可以说两者是同一件事情。因为我们是通过自己的文化、科技来看世界,同时通过自然来看科技,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人类运转世界的方式。”他忍不住想象,“如果巴赫生活在今天,会不会也用电脑来作曲?”


  朱利安·奥培在中国的首次个展由他本人策展,共展出50件作品,在复星艺术中心将展至6月10日。


4.jpg

Blur: The Best Of,专辑封面


  “时代变了,你不可能抗拒”


  记者:你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说,“动态是绘画中的第四个维度,暗示观众去想象。”它是以怎样的方法暗示?


  奥培:在过去,艺术家只能通过各种方式来“暗示”动作,除此之外别无选择。我最喜欢的日本浮世绘画家安藤广重,在他的作品里几乎到处都是对动作的暗示,总有个人走在半山小道上、有鸟儿从画面当中飞过、或者小船朝着你驶来,这些动作让人能够在画面当中穿梭、旅行。这也是画家的技巧,如何利用引导观看者的眼神动作。当我在创作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永远都是观看、调整、再看、再调整。

5.jpg

交通,2016朱利安·奥培 图片由里森画廊提供


  记者:利用技术让画面真的动起来,这与传统暗示相比,魅力会不会反而减弱了?


  奥培:有很多事情由于技术而改变了,比如在没有手机的时代,我们要见个朋友就要提前约好几点钟在哪里,然后去了之后等着对方出现。可是现在不需要再预约了,只要说回头见。时代变了,你不可能抗拒。问题在于要怎样利用这些变化。


  安藤广重不可能用到电脑技术,因为他1858年就去世了,我在一百年之后出生,两个世界里有着鸿沟。电视机、手机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我在火车上常常见到结伴出门的孩子,他们甚至彼此都不说话,永远都是盯着手机,竟然是跟不在现场的别人聊天。跟我童年相比,这简直是巨大的损失。


  有时候我会想,假如巴赫生活在现代,他有iPhone、耳机、立体声音响系统、电脑作曲编曲软件,他会怎么办。18世纪只有小提琴、管风琴,如果生在12世纪也许就只能用古提琴(Viol)、鲁特琴,或者史前时代用管子、动物骨头。这些技术手段围绕着我们,构成生活习惯,也成为与世界连接的方式。


  我的作品总是会与广告牌、电视、机场候机楼、大型商场相关,我想要用这些场景中常见的材料来表达个体与世界的联系。因为它们都是我身边的事物,也引起我的兴趣。


  记者:这些影像有点类似某些制作精良的电子游戏场景,那么这其中的艺术性表现在哪里?


  奥培:不可否认,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了电子游戏的影响,但同时也有生活中各个层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开始我觉得电子游戏所使用的画面语言很亲切,甚至与传统画作中有某些共通的地方,比如乔托的宗教画,有一个场景是天使在建筑外面,但是你可以看到建筑室内的样子,这就像是电脑游戏。类似的画面结构,类似的黄金比例。在文艺复兴早期就有了这样的感觉,暗示了可以在画面中移动的旅程。


  而在游戏里,移动变成了具体的行为,玩家可以从建筑某个地方跳入沙漠,然后再回到这里,类似漫画式的叙事情节。所有这些都会在我的脑海中构思,但是我的作品与电视节目或是游戏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没有开始和结束。


  记者:世界上几乎所有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都可以立刻读懂你的作品,这种简洁的语言对你来说有多么重要?


  奥培:我喜欢一切都表达得清晰有序。你看过电影《降临》没有,里面关于语言的地方都让我非常抓狂,人们想方设法与外星人沟通,请来语言专家拿着本子,用文字来来去去,我忍不住想对他们吼,拿出铅笔就行了啊。画画是超越语言的交流方式,最简单也最有效。



展览现场 图片由复星艺术中心提供


  (编辑:杨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