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理论家专栏 文艺理论 百家分析 每周调查 主编瞭望 著述连载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知的同情”与“高峰体验”

2010-06-13 08:52:3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吕俊华

    我们所说艺术创作中的浑然与万物同体这种境界绝不是宣扬白痴和愚,浑然与万物同体也绝非白痴和愚,白痴和愚是智力低下的结果,而浑然与万物同体却是大智大仁的表现,是人作为万能之灵所可能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这种境界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只有很高的理性和经过智力训练的人才可能对这种不可思议进行思议。别林斯基所说的“神秘的灼见”指的就是此种境界。好个“神秘的灼见”,“神秘”而又有“灼见”,可见自有大智在;但“灼见”而又“神秘”,则又有几分不可言传或理喻,泰戈尔说:“小理可以用文字说清楚,大理却只有沉默。”《飞鸟集》第28页。大概就是有感于此吧!从心理学观点看,语言所能表达的是自觉的常态心理状态,而浑然与万物同体是非自觉的神秘的变态心理境界,也只有在变态中才能达到此种境界,故非语言所能形容。对此种境界解释最好的是柏格森(Bergson)。他称之为“知的同情”(Intellectual Sympathy),而“知的同情”就是“吾人赖之以神游于物之内面而亲与其独特无比(unique)不可言状(Inexpressible)之本质融合为一者也”。《形而上学序论》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版第8页。这是说,真知灼见必须以把自己的同情扩大到物的途径才能达到。“认识真理必须放弃自我,沉溺在对象中。”与科学的认识比较来看,在科学之中,我们在把事实与物看做是身外的与我们互相隔离的东西而分析,辨别并重新综合的时候,我们是抱一种居高临下,物为我用的态度,而“知的同情”却是把我们的心情和同情融化于万物中,将意义和价值与万物相沟通,这是由仁到智、仁智一体的过程,与中国古代哲学家的由道德的积累达到对宇宙本体的认识的主张是一致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思洛(Maslow)称此种境界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马思洛认为,高峰体验是生活中最奇妙的体验。只有在出奇的关键时刻或伟大的创造时刻才会产生。在高峰体验中,可体验到自足的给人以直接价值的世界。这时外部世界的知觉具有急剧变化的趋势:知觉被看做为自足的整体,经验者感到他对知觉对象正付出全部注意力而且可能达到心醉神迷的程度。我们通常列入认知范畴的那些知觉或者暂时消失,或者属于从属地位,即对其他物象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注意力只被一种知觉对象全盘吸引。有时达到把知觉者和被知觉的事物融为一体的感觉。人一旦进入这个境界,就会失去自我意识而与宇宙合而为一。
  
  他所说的知觉被看做是自足的整体,就是知觉者的知觉不完全依赖于被知觉的物象。知觉者感到他的经验是自我证实的,不需外来的肯定。“万物皆备于我”,“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就是这种自足的知觉。这种知觉的存在不需要被知觉的东西证实。所以马思洛说“高峰体验似乎本身产生价值,可用完整、真实、尽善尽美、自足、圆满、公正、有生气、善和美等词来描写”。但是,“这种经验的许多方面,简直是一般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心理学纲要》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下册第472—473页。
  
  马思洛是把这种高峰体验作为异常意识即变态心理来看待的。这表明,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变态心理中达到的。他对高峰体验的论证,对我们理解“浑然与万物同体”的创造心理是有启发的。巴甫洛夫曾从人的气质和性格类型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他证明,有一种“远离社会的冷僻性和孤独性”类型的人,“这乃是一些有着顽固而片面的主观世界的人。他们老早就受到了某种癖好的支配,他们老早就集中注意于某一项任务,他们老早就令人惊异地迷恋于某一种观念。在他们看来,不仅不需要别的人们,而且他们甚至于认为别的人会妨碍他们,会使他们转移开最主要的生活兴趣。”《巴甫洛夫选集》第213页。他所说的这种类型的人,显然就是易于产生高峰体验的人。
  
  这种高峰体验或神秘体验是前逻辑的或非逻辑的。表面看来虽然不“科学”,但创造性活动往往离不了它。福利德尔(EgonFriedell)断言:“前逻辑的思想方式是一切有创造性活动的纯正证明:一切艺术,一切宗教,一切真正哲学,甚至于一切真正科学都离不了这种思想,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前逻辑的,自然界的一切全是个谜,每一个对于经验事实的犀利解释不过是一个谜的陈述。语言学家的对象是语言的奇异,植物学家的对象是植物的奇异,历史学家的对象是世界过程的奇异,都是要想法解释这个奇异,猜想这个奇异,化奇异为平常,但结果尚没有一个人能全部解释清楚。甚至于物理学家,假如他是一个天才家的话,一定可以继续不断地碰着新的奇异。一门科学侵入奇迹的程度愈深,它科学的程度也愈大,假如碰不着奇迹了,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我们是益发聪明,只证明了我们已失去某种重要的性质,我们的玄想力和直觉已经软弱了,我们已经软弱了,我们已变成精神空洞者了;简而言之,我们不是更聪明而是更蠢笨,冥顽不灵了。”《现代文化史》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上册第278页。就是对神秘体验持有异议的罗素也承认,“胸襟之开阔、态度之沉着、思想之深刻,都可起源于这种情感(指神秘体验——引者注),当沉浸于这种情感时,一切私欲都暂时消失,思想成了反映宇宙广阔的镜子。”《宗教和科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9页。爱因斯坦以自己的亲身体验证明:“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神秘的体验。它是坚守在真正艺术和真正科学发源地上的基本感情。谁要是体验不到它,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他就无异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迷糊不清的。……我们认识到有某种为我们所不能洞察的东西存在,感觉到那种只能以其最原始的形式为我们感受到的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正是这种认识和这种感情构成了真正的宗教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而且也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宗教感情的人……我自己只求满足于生命永恒的神秘,满足于觉察现存世界的神奇的结构,窥见它的一鳞半爪,并且以诚挚的努力去领悟在自然界中显示出来的那个理性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其极小的一部分,我也就心满意足了。”《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50页。他反复表示:“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的、对经验世界所显示出来的高超的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斯宾诺莎)。”同①第34页。“谦恭地崇拜一个具有更高本性的永恒的精神存在,它显示在微小的细节之中,这些细节,尽管我们的感官薄弱和不完善,还是能为我们接受的。这种深挚地直觉地深信存在有一种更高的思维力量显示于不可思议的宇宙中,就是我的上帝的定义的内容。”在另一场合,一位日本教授曾问他喜欢哪种宗教,他回答道:“一个深邃感觉到直觉信念,深信有一种显示于经验世界的高超智慧那就是我的上帝概念。……可以称它为泛神论。”同①第132页。爱因斯坦肯定神秘体验是最美好、最高级的情感体验;肯定只有通过这种体验才能领悟存在于自然界里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也肯定了这种体验是艺术创造和科学创造的基本感情。据了解爱因斯坦的人说,他的性格最显著的特点是富有人的感情:“他之与一切有生之物浑为一体。”同①第184页。可见爱因斯坦的神秘感也就是他的推己及人和推己及物的仁者之心的最高表现。正是他的仁者之心的高度发扬使他领悟到宇宙间有某种不可思议的理性存在着。[NextPage]
  
  这种高峰体验也可称做神秘体验,一般认为许多天才人物和神秘主义者都有这种体验,他们“禀赋不凡,资才高迈”(约德语)。柏格森说:“伟大的神秘主义者”,“天生有超出众人的意识”并承认在神经体验中会有“沉迷、幻觉和狂喜”的“反常状态”。但“要区别正常不正常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本来仅仅非正常的东西可能伴随有显然病态的东西”,即“神经的紊乱与神秘主义者有时居然结伴而行,那是不足为怪的;这种反常我们也常常在其他天才身上看到”。但他反对“断定神秘念头都是不正常的,所有的神秘主义都是病理性状态”。并认定“神经失常决不是神秘的灵感来源”。《道德与宗教的两个来源》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00—201、214页。依柏格森的看法,我们认为,如果说高峰体验或神秘体验是反常或变态的话也并非病理意义上的反常或变态,而是正常状态下的反常或变态,与其说反常不如说超常。如果说变态,那也是在超常层面上的变态,是超常态的变态。实质上是高情感高智能两者有机统一的状态,还是柏格森那句话——“知的同情”,即“仁智一体”的状态。

    (编辑:罗谦)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