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免费,音乐的未来?

2009-03-24 11:34:49来源:新浪娱乐    作者:李宏杰

   
作者:李宏杰     从理论上来讲,按照现在的递减速度,在3年之内,CD就会告别唱片业,成为博物馆里用来怀旧的奢侈品。就像之前的黑胶和卡带一样。当然,黑胶和卡带现在也能找得到,只不过播放它们的设备已经快成了稀

作者:李宏杰

    从理论上来讲,按照现在的递减速度,在3年之内,CD就会告别唱片业,成为博物馆里用来怀旧的奢侈品。就像之前的黑胶和卡带一样。当然,黑胶和卡带现在也能找得到,只不过播放它们的设备已经快成了稀有的古董。自1982年诞生以来,这张薄薄的塑料片已经在全球卖出了2000亿张,但近两年它的命运却越发地让人悲观起来。大概从Mp3播放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CD会被技术革命的车轮无情碾过。我们过去经常去打口CD店淘碟时如获至宝的那些压路碟,仿佛先知般地早早预测出了它们如今几近末路的前途——要么被屈指可数的懂行买家收走;要么被彻底遗忘,丢到某个角落,成为历史的尘埃,永远都不会想起来。

  每一次技术革命背后,总是会有人欢呼,有人抱怨,但谁也没想到这一次会来得如此之快又如此彻底。在有些人看来,这都是拜那个叫乔布斯的人所赐。没有他的推波助澜,音乐产业绝不可能是今天这个模样。无论曾经还是现在,不少音乐人像信奉宗教一样热衷于苹果产品:几乎所有的专业录音棚都拥有一台苹果电脑以及ProTools系统软件,更不用说在制作人和音乐家中间高度流行的几乎人手一台的Mac笔记本了。然而正是他们无比拥护的这位苹果之父乔布斯大人,用一个巴掌大小的白色玩意,加速断送了音乐行业那条数十年如一日、本该继续维持的财路。

  但没有人可以未卜先知。如果U2可以预先知道,着迷于iPod的粉丝们会因为这款酷意十足的小装备而放弃购买他们的CD唱片,转而下载Mp3,他们还会那么开心地为乔布斯高唱《Vertigo》吗?

  或许有人会说,去iTunes上下歌也是要付钱的呀。没错,但即使是付费下整张专辑的歌,给音乐家带来的收入也抵不上传统CD销售。在定价9.99美元的Mp3专辑中,有14%的收入(iTunes拿30%,唱片公司拿56%)也就是1.4美元会是音乐家的,而原来定价15.99美元的CD专辑中会有10%也就是1.6美元的版税收入属于音乐家。表面上看,到音乐家手里的钱只差了0.2美元,但是问题在于,下载整张唱片的歌迷并不占大部分。在Mp3时代,并不是每个挑剔的听众都会选择下载每张专辑的全部歌曲,但是在CD时代,他们是不可能只购买十分之一张唱片的。整张下载是音乐家最愿意看到的理想结果,但下载1-2首才是最普遍的情况。更糟糕的是,几乎绝大多数音乐家连这1.4美元的十分之一也拿不到,他们在数字音乐下载方面的收益为零。

  这也是当初Radiohead和EMI愤而分手并做出开创性决定的根本原因。2007年10月,他们毅然决然地宣布在网络上免费发行《In Rainbows》,让歌迷们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定夺:或者免费下载,或者想给多少给多少(钱)。这个颇具网络时代共享精神的革命性举措不仅让各大唱片公司的眼镜彻底掉到地上,也让不少音乐家大吃一惊。

  关于这次行动,主唱Thom Yorke曾经很明白地说过,他们这么做就是因为唱片公司在数字发行上不能给他们一分钱收入。对于始终走在技术探索前端的这五颗超级脑袋来说,他们知道那意味着什么。与其任人无条件地宰割,还不如DIY,何况他们早就是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级别的乐队了。其时的Radiohead已然成了改写传统唱片业游戏规则的英雄。乐队还用确凿的事实向人们证明,他们虽然放弃了唱片业,却依旧统治着排行榜。

  后来过去才不到半年的时间,这哥几个就改变了主意,在接受采访时宣称即将发行的新唱片不会再实行免费下载。他们的新态度让人隐约觉得有一点懊悔的意味,但也没有太意外。因为之前的媒体显然是过分地解读了半免费发行《In Rainbows》的革命意味,实际上,除了赌气,Radiohead那样做也有几分被迫的无奈。用Thom Yorke的话来说,主要是出于两方面考虑。其一就是为了提前“泄露”这些歌,但一定是自主决定的,而不是像早先的两张唱片那样在没发行前被别人放到网上,搞得被动不已;另外就是想要绕过唱片公司这道屏障,和乐迷发生直接的关系,无论批评还是赞扬,他们想要在第一时间获得最真实的反应。至于提前3个月预先让评论家们先听为快,然后贴上各种盛赞的标签做宣传和发行的传统做法,早就被他们视作愚蠢的游戏了。

  但接下来的事实也并非太如他们所愿:《In Rainbows》的下载量达到了120万,然而这个在当下没落的唱片业里看起来足够辉煌的数字背后,实际上却只有2/5的人付费。尽管Radiohead足够大方有诚意,但大部分歌迷还是没把这支“披头士”之后最伟大的英国乐队的心血和劳作当回事。他们大概认为做这张专辑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或者即使花钱也根本不关他们的事。这种想法肯定伤了Radiohead的心。他们在对传统唱片业彻底死心之后,又被只喊热爱不掏银子的歌迷们搞得失望不已。其实就算是傻子也清楚,他们的初衷当然不是真的要白送音乐给大伙听这么简单,否则就不会给出自主定价这么个玩法。他们是想验证一下,在音乐几乎成为一次性消费品,已经像水一样便宜且容易获得的今天,歌迷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付钱来买自己的音乐。但偏偏大多数乐迷都只认“FREE万岁”这么个死理,如此结果自然无法令乐队满意,于是他们决定收回慷慨,不再免费。Radiohead转变态度的理由很充分:万恶的资本主义世界里,善良的人最终只能伤害自己,即使是慷慨如他们的音乐家,对那些习惯吃“免费午餐”的贪婪听众们也无能为力,更别说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了。

  但还是有人在坚持试水免费原则。Coldplay就在之后免费发行了单曲《Violet Hill》,“九寸钉”和Gnarls Barkley也都自觉自愿地让歌迷继续免费尝鲜。这些人看起来都是Radiohead开免费先河之后的效仿者,但他们似乎吸取了教训,变得更聪明和灵活。除了音乐,他们还会提供其它的附加产品以刺激乐迷购买实体产品的兴趣;另外,他们也不会一次性提供完所有曲目的免费下载,而是根据宣传以及发行需要,循序渐进地让歌迷慢慢咀嚼。

  就像Dr.Dre、Metallica等最初反对MP3下载的老派人物们后来都开始拥抱新技术一样,在MONEY面前,音乐家们的心思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不可以提供免费音乐,但能提供的一定是能换来更多钱的免费音乐。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