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为何借圣人之名贩卖八卦

2010-01-26 15:18:35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作者:田金双

  ●《孔子》之争喻示中国进入“消费孔子”时代

   时下,胡玫女士执导的《孔子》在各色争议面前,已达到高潮迭起这一娱乐之境。细细历数,先是周润发“下跪门”,而后周润发热吻周迅事件,随后,来周润发以“尊崇”之名跪拜孔子第77代嫡系传人,接下来,周先生戏骂女记者:“看这部电影你没哭?你还算是人吗?”再曝雷人之语,甚至,随着影片的上映,《孔子》好似又和《阿凡达》扯上一点儿关系!有道是,在娱乐和学术之争面前,大获全胜的总是娱乐,《孔子》背后的娱乐、学术之争昭示着中国已完全进入另类“消费孔子”的“伟大”时代!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南子,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辩证地说,对孔子的曲解、误读和影视诠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场与孔子有关的精神盛宴背后八卦的娱乐走势。在这场商业冲锋和娱乐秀面前,孔子已完全沦为娱乐作秀的另类符号和全新道具。我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这部影片完全打为“人文主义”的旗号,以“尊崇孔子之名”非常作秀,大肆贩卖娱乐产品。

  如若照此意义分析,孔子完全有理由充当中国娱乐产业、影视业乃至私塾或娱乐私塾的精神代言人,非不是“看门人”等另类代言人。换言之,消费孔子,另类娱乐或商业,传达的仅仅是与孔子相关的娱乐表象,而非其他或者什么别的!在电影《孔子》中,那句“给个话啊”真是幽默十足,再搭配一句“那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绉绉和大白话相杂很是能达到“雅俗共赏”这一绝佳的娱乐效果,借用孔子《论语》中的原话就是: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在影视作品中,与圣人或名家有关的影视表现如若隐现暧昧的镜头显然更富娱乐杀伤力。也正因之,在胡玫版《孔子》的影视镜头中,冲冠一“路”为红颜,《论语》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被影片诗意联想成孔子和南子的暧昧式绯闻和影像。孔子见南子,是事实;子路不大高兴,也是事实,孔子也的确矢之。“矢之”等于赌咒,孔子无疑是告诉子路,你们的看法不对的。同样,纵深对比,《孔子》的影视精神和娱乐走势和孔子及《论语》中的文化精神谬之千里大相径庭,呈现给公众的更多是对孔子精神的娱乐误读和影视意淫。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这场文化曲解和娱乐冲突中,各色娱乐人和学术人甚至名家、大师纷纷竞相下水乃至阵亡,最终沦为电影《孔子》娱乐营销背后的一枚道具或棋子。

  也正因之,我觉得,如果说于丹解读《论语》是对孔子及儒学生活化和日常行为消费的话,《孔子》背后的影视和娱乐之争,则喻示着公众对孔子精神的另类娱乐和八卦消费。

  我个人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堪称伟大的平民教师,其一是孔子,另一个是墨子,当然,老子等诸子百家亦功不可没。先秦时期春秋战国,儒学和墨家成为主流文化之中的两大“显学”。据《礼记·学记》记载:“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追根朔源,民间教育形式始于春秋战国的孔子和墨子,“有教无类”、“寓教于乐”,中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在公众心中,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也是一介布衣平民,这样的人文主义者,纵便可以消费或娱乐式的放大,但人文精神绝对容不得过份的曲解和误读。相应地,孔子精神在影视面前,更是容不得娱乐曲解、另类作秀和影视误读,绝不能沦为恶俗的娱乐消费品和文化快餐,否则,我们的国学情何以堪?!

  纵便退一步分析,孔子纵便可以“被消费”,也绝非娱乐八卦式的放大,更应该恪守娱乐学术化这一娱乐道德底线,而非类似胡玫女士《孔子》背事娱乐至死非理性的泛娱乐。最后,我要说的是,国学大师和平民孔子可以消费,可以学术,也可以娱乐学术化,但绝非以孔子之名进行毫无道义的纯商业行为或者毫无道德底线可言的娱乐贩卖。

  消费孔子,意淫国学,八卦无边,回头是岸!

  (实习编辑:崔婷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