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深耕传统 开拓市场

2010-12-29 14:50:55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傅谨

   

    2010年10月,京剧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委员会审定,毫无异议地被遴选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更是北京这座城市对中华文明所做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京剧被列入非遗代表作名录,说明它的文化价值与内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肯定,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体现了各国政府共同意志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代表世界多样文明的各国专家学者,以全人类的名义,将京剧这份文明的瑰宝托付给中国,尤其是托付给中国的京剧界,因此,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做好京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如此才能符合世界的期待,但是要传承与保护京剧并非容易。

  事非经过不知难。数十年来,京剧从它的鼎盛景象急剧滑落,陷入困境。世人多以为京剧的衰落是因电视、网络等娱乐方式的竞争,或者以为是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所累,其实大谬不然。要推究衰落的原因,就需回溯其鼎盛时期的风采。有关京剧的鼎盛,仍有多种不同观点,有人称20世纪50年代是京剧的“黄金时代”,也有人认为“样板戏”足以代表京剧鼎盛的高峰。如果论及京剧与国家的关系,历任国家领导人对京剧的关心,是有民族传统的;而如果从京剧在民众日常文化娱乐生活中的地位论,在其他艺术样式都被封杀的“文革”时期,京剧的一枝独秀实为畸形的繁荣。但是,如果论及京剧的艺术成就,那么,它的鼎盛时期只能首推清末民初从伶界大王谭鑫培到余叔岩、杨小楼、梅兰芳这“三大贤”执剧坛之牛耳的年代。这个时代京剧不仅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在演出市场上独占鳌头,而且表演艺术水平稳定提升,流派纷呈,它作为中华艺术之代表与象征的地位,也基本得以确立。

  今天的京剧与其鼎盛时期的差距有很多,看清楚差距,才可能知道京剧如何传承保护并进而重建其蓬勃发展的自然生态。

  最为清晰可见的差距,就是京剧传统剧目大量流失。如果说京剧传统剧目有90%已经流失,绝非危言耸听。京剧当年之所以有其盛况是由于拥有数以千计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尽的三列国”,更有诸多时事新戏,京剧的剧目曾经形成了一个无比庞大的体系。仅1957年至1964年北京市戏曲编导委员会整理、校勘并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106集《京剧汇编》,就收入400多个剧目,此外在北京艺术研究所还存有尚未整理与收入《京剧汇编》的1000多个传统剧本;陶君起1956年提交给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京剧剧目初探》,包括了1200多个京剧传统剧目。这些还不是京剧剧目的全部,京剧至少有两千多在各地上演过且有一定影响的传统剧目,而历时17年的京剧“音配像”工程,花了很大力气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尽其所能也只搜集了300多个剧目,除了其中重复的和新创作的剧目,传统戏的部分,无非也就两百来出,在两千多传统剧目里只是10%,这就几乎是今天京剧演员能够演出的传统戏的全部家底;至于高水平的传承,还远远谈不上。而传统剧目的大量失传始于“戏改”,诸多被认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糟粕”的剧目被雪藏,名义上这些剧目经过修改后可以上演,但实际上修改的工作未及全面展开,就迎来了文化大革命。多少年深受戏曲界诟病的“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现象,根源就是“左”的思想长期统治,绝大部分传统剧目因这样那样的理由被限制乃至于禁止演出。传统剧目不仅是文字形态的剧本,也不仅是音乐唱腔,它是包括文学、音乐、美术和表演在内,尤其通过演员的表演综合体现的立体化的舞台文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有过两个短暂的时期,国家集中了全国各地的戏剧干部搜集整理老艺人掌握的传统戏,然而剧本的记录相对较易,舞台艺术传承却需要更充裕的时间,对传统剧目的宽松政策因政治局势丕变而很快中止,年轻一代根本未及掌握传统精华。而传统戏有没有得到完好的、高水平的继承,其标志是、且只能是看它们有没有被当下的演员们完好地、高水平地呈现在舞台上。当今已经高龄的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他们能称得上娴熟掌握的传统剧目,已经相当有限,更不用说“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秀。

  许多经典剧目中包含着的精彩的表演手段因之失传,而这些表演手段本是历代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们在舞台上久经历练的创造结晶。它们的大量失传,意味着京剧舞台表现手段的急剧减少。经典剧目大量失传,新剧目创作中没有丰富的表演手段可资运用,导致优秀上演剧目少到不能再少,自然会极大地挫伤观众的热情。

  因此,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京剧不是不能创作新剧目,只是说我们无论是讲传承,讲保护,还是讲发展,都离不开京剧的剧目系统的恢复重建。京剧的剧目系统曾经是个丰富多元的艺术整体,既已历经数十年的断层,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幻想在短期内让当年有过的优秀剧目全部高水平地再现于当下。但至少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恢复相当一部分,包括各不同行当和流派的代表剧目,尤其是那些在表演上有特别出彩之处的剧目,既让今人通过实际存续在舞台上的剧目获得京剧传统的丰富性的亲身体验,同时也有可能为京剧的新剧目创作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与艺术基础。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逐渐修复,是传承、保护和发展京剧最切实的基础和最可称道的前景。

  深耕传统,尽最大努力、最大限度地恢复传统戏,尤其是努力让那些长期流传的经典剧目重现舞台,继承其中的表演艺术精髓,京剧才有可能朝着逐渐恢复它鼎盛时期的艺术水平的方向前行,才无愧于人类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誉。

  京剧与其鼎盛时期另一方面的明显差距,是演出市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且不说从晚清到民国,京剧在娱乐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了头筹;即使是在许多传统剧目都不能登上舞台的20世纪50至60年代,仍有许多备受观众爱戴的京剧名家,每有演出常现一票难求的盛景。但由于原来刺激和支撑着京剧市场的商业化演剧体制在“戏改”中被改掉了,连京剧面向演出市场和追求票房价值这一天经地义的要求也被妖魔化,随着京剧离市场越来越远,剧团演出运作的能力也越来越弱,剧场演出日渐凋零,终于落到了大部分演出都只是在“赔本赚吆喝”的地步,京剧只能依赖各地政府的财政支持勉强维持,发展和繁荣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想。

  但京剧的市场并不是不可能恢复。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京剧院的名家袁世海、杜近芳、张春华、张学津和北京京剧院的名家赵燕侠都主动请缨,组织由他们领衔主演的演出团,极获成功,真正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佳绩,然而他们对国有体制的破冰之举却在一片赞扬声中被悄无声息地制止,令人扼腕。今天人们怀疑京剧是否有观众有市场,却忘记了京剧原本就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而且,就在二十几年前,那一代优秀的京剧名家还用事实证明了京剧的市场空间的存在,假如不是因为行政的干预以及“大锅饭”的思想作祟,京剧市场不可能是今天的样子。事实上即使在当下,仍有部分优秀演员,在演出市场上极受欢迎。

  诚然,今天的京剧要全面重建演出市场并不容易。演出市场的悲凉景象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今天的京剧界,和60年前相比,甚至和30年前相比,拥有票房号召力的名家屈指可数。人才断档的现象比30年前更严重,而京剧无法吸引优质的人力资源,根本原因又在于没有健康和发育良好的市场,无从对人才产生足够的吸引力。没有优质的人才,高水平地继承传统也成为一句空话——优秀的传统剧目需要同样优秀的表演艺术人才,方有可能高质量地呈现在舞台上。因此,市场的凋零、传统的中断、人才的匮乏,环环相扣互为因果,需要找到一个好的突破口,京剧才有可能在目前面临的困境中突围。而从演出市场的开拓入手,不失为一种思路。市场的培育必然对人才产生吸引力,有了优秀的人才可以反过来刺激市场的发展。活跃的市场必然引导演员自觉、主动地继承传统经典剧目,让这些最受观众欢迎、最具市场效应的剧目重现舞台;而拥有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的优质人才,方有可能实现对传统高质量地继承与保护的目标。因此,市场是人才成长与传统继承最大的动力,它比单纯地由政府买单,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更有效率也更具可持续性的手段。

  开拓市场不是为了用文化遗产牟利,至少不仅仅是为了以文化遗产牟利。在市场化的空间里,表演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最有可能让京剧保持活力并健康发展。市场发育健全的标志,就是作为市场主体的观众的丰富多元,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职业和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的不同选择,内在地决定了京剧艺术的多样化,它促使不同题材、不同风格和不同取向的京剧艺术家以及剧目在市场化的环境里竞相发展,最有利于艺术健康发展。多年来全国各地许多京剧团惨淡经营,只能为剧团的生存盲目地参加各类艺术节与评奖活动。在一个市场被破坏得相当严重的环境里,剧团往往只有通过剧目获奖才能得到政府的持续资助,而剧团越是依赖于评奖,少数几位专家评委对戏剧的影响力就越是被无限放大,个别人的趣味取代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不同习性的观众群体丰富多样的趣味,导致剧目惊人地同质化。这种远离普通观众趣味的同质化和背离传统的同质化,必不可免地会让京剧陷入更深重的危机。

  深耕传统,开拓市场,既是对京剧最好的传承与保护,同时也是京剧的健康发展之道。京剧已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就更有必要这样做。因为我们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要为全人类精心呵护并努力传承这门伟大的艺术。

    (实习编辑:杨晔昶)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