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昆曲大师沈璟和吴江派——读顾聆森先生的《沈璟与昆曲吴江派》

2008-12-29 11:04:53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陈兆弘

   

作者:陈兆弘

    顾聆森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究“沈学”,诚如文化部昆剧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刘厚生为他的近著《沈璟与昆曲吴江派》所作的序言所说,他的数十万字的研究文章,“都燃烧着他几十年的心血”。承蒙作者惠赐大作,拜读此书后,我和昆曲研究权威刘老先生一样,“对聆森同志这样甘坐几十年冷板凳,力争不说一句空话的学者,从心里充满了尊敬之情。”

    《沈璟与昆曲吴江派》论证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命题:在明代嘉靖之前,昆曲只是一个“止行于吴中”的民间声腔之一,几十年后却一跃而为家传户诵“四方学者皆宗吴门”的全国性大剧种。而昆剧史无前例大流播的一个关键,则应当归功于吴江的一位曲学大师沈璟以及以他为领袖的“吴江派”。

    《沈璟与昆曲吴江派》不仅通过明中叶吴江的社会经济、人文背景和戏曲环境的分析,论述了吴江派的产生原因,而且首次提出了昆曲艺术具有两种属性:贵族性和市民性。该书说到:魏良辅创立昆曲于贵族厅堂的红氍毹上,其高雅的辞藻,开始被称为“骈俪派”,与普通市民的审美旨趣有太大的距离;而其时苏州地区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商品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以丝织业为龙头的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市民阶层迅速扩张。身处丝绸之乡吴江的曲学家沈璟,大力主张昆曲语言要回归生活,实现本色化。著者认为,沈璟的本色理论乃是城镇市民艺术审美观念的一种概括。沈璟也因此开创了昆剧的一个重要流派——吴江派,并借此掀起了影响深远的戏曲“本色运动”。“本色运动”造成了昆曲观众结构的巨大改变,从而推动了一种与家班性质不同的,以商业赢利为主要目的的职业戏班的大发展。职业戏班的繁荣,使得昆曲终于从贵族厅堂中突围出来,占领了城乡广阔的舞台,并使传奇剧本摆脱孤芳自赏实现雅俗共赏。著者又令人信服地分析了昆曲艺术“贵族性”和“市民性”在曲学中的交互关系,沈璟在民间戏班大发展的过程中,又及时提出了“音律”规范,规正了昆曲音乐的发展方向,确保了魏良辅创立的昆曲不因“通俗化”的冲击而失去正宗高雅的韵味。“本色论”和“音律论”是吴江派曲学理论的两大支柱,正是“雅”和“俗”的粘合剂,使昆曲既能得到士大夫贵族阶层的青睐,也能受到普通市民阶层的欢迎,最终奠定了她雅俗共赏的基础,赋予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在清初造成“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大普及局面。

    《沈璟与昆曲吴江派》对于沈璟的理论和实践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与此同时,著者还以沈璟的《南九宫十三曲谱》为基础,选择了至今尚流行于昆曲舞台的156支曲牌,编成《常用昆剧曲谱》,为当代人编剧、填曲提供了一个简明而实用的检索工具,从而搭建成了“沈学”研究的宽阔平台。

    值得指出的是,沈璟的学说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过去长期受到贬低,吴江派也因此在昆剧史上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顾聆森先生《沈璟与昆曲吴江派》一书,通过发掘沈璟和吴江派的曲学理论精髓,赋予了吴江昆曲圣地的光环,昆曲吴江派因此成了吴江市的一张熠熠生辉城市名片。昆曲发源于昆山,发祥于苏州,发迹于吴江,最终成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