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戏剧写真 演出动态 戏剧视频 戏剧教室 戏剧文本 札记随笔 理论家专栏 戏剧名家 戏剧评论 人物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地方曲艺——南戏

2009-07-29 17:13:47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背景与主题

    如果不是选择了这个课题,选择这一研究方向,身为瓯越子民的我们,恐怕还未听说过“南戏”——这一诞生于我们家乡富饶土地上的奇葩。我们不会知道一千多年前活跃在民间戏台上骊珠宛转的唱腔已在朝代的变更和历史的演变中飞速消逝,也不会知道在今天,不计其数的学者和戏剧爱好者们为把这份只出现于古书文献,在形态上几乎没留下什么蛛丝马迹的精彩重搬上舞台而不倦地努力修复和改编,使“南戏新编剧目系列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

    20世纪以来,南戏作为专题研究的对象已有为数不少的专家做过努力,但由于其历史影响和后来的消逝,单就“南戏”这一名词解释在戏剧史学界就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经过比较和鉴别,我们认同《辞海》中的解释最为精确:南戏,亦称“戏文”,元宋时用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南戏不是一个剧种,而是戏曲发展史上的一段历史,一个现象。杭州师范大学音乐艺术学院院长田耀农教授在《南戏寻综》一书的序言中指出:南戏是用南方方言,南方音乐表演的杂剧,南宋时的永嘉杂剧是其开端,迅疾在江南地区流传,由浙江扩展到江苏,安徽,福建,江西诸省,南戏也因此成为南方诸省新兴地方民间戏曲的泛称。

    南戏的起源与形成

    而有关南戏的起源和形成,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学界的意见仍有分歧,有认为起源于福建,杭州和东南沿海一带的,但普遍认同南戏起源于温州,我们有以下两点作为重大论证。一,在南宋时期,戏剧在以温州为中心的区域出现了繁荣的现象,有人称之为“永嘉杂剧”,永嘉,为温州古名。明代祝允明在〈猥谈〉说:“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之今,永嘉昆曲,平阳和剧等这些温州地方戏曲在综述历史时都会冠之“源于南戏”之说,说明这些现存的地方戏都与南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现存许多南戏剧本中可以找寻到温州风土人情的蛛丝马迹。比如“四大南戏”中的〈荆钗记〉中,中心人物王十朋为温州名人,记中保留许多温州土话和风貌,地名包括江心屿,望江亭等,公认为“出于宋元年间温州书会才人的手笔”,而近代潮洲明墓出土的一本南戏〈刘系必金钗记〉,保留温州方言和地名,现已被改编成越剧〈洗马桥〉,因原作有洗马桥地名,今天仍在温州市内,且〈菱花镜〉见于温州鼓词〈百样戏名〉,属于温州传统的上演剧目。如此种种我们可知,即使南戏起源之地并不在温州,但其活跃流行之地必在温州无疑,温州作为南戏的家乡当之无愧。

    南戏的特色

    南戏诞生于宫廷音乐逐渐衰弱,民间艺术形式蓬勃兴起的宋朝,南宋之后逐步成熟,发展迅速达到高潮。南宋政府偏安于临安,湎于享乐,不闻国事,所以南戏的题材内容,也多反映当时在阶级和民族压迫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因此现实性较强,也富于斗争性。而宋元时期因战乱造成骨肉离散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又使“负心”和“乱离”戏的创作最为突出。除此之外,南戏的思想内容还包括:

    1.歌颂坚贞爱情

    2.描写变乱中的家庭变故

    3.控诉封建压迫

    4.揭露邪恶势力的罪恶

    5.宣扬民族气节

[NextPage]

    当然,由于南戏属于农业社会经济物质生产极度贫乏的产物,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使其带上了一定的宣传封建道德,宣扬宿命论的特点。

    但我以为最为难得的,是南戏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才子佳人的格局,读书人身上的软弱与动摇,士人被科举制度极度扭曲的双重人格,都被一一反映在剧本里,使人物形象丰富,饱满,更有信服力,这其中最成功的,莫过于被喻为“南戏之祖”的《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高则诚先生在前人大量的素材和作品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了一个软弱的抗争无力的士子形象,重点突出他的“违心”而非“负心”。

    南戏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2003年温州市进行了“南戏新编系列工程”,就是在原有的经典南戏的剧目上进行改编,融入新时代提倡的新精神和价值理念,使之符合不同时代的人的审美和欣赏习惯。已有《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琵琶记》、《张协状元》六台剧改编完成,另有4台戏仍在改编当中。

    提到此项工程,张思聪是位不可省略的人物,他身为温州市第五届文联主席,艺术研究所所长,一级编剧,改编后的《荆钗记》就出自其手中并获得1999年曹禺文学奖,他更是这个工程的发起人。当有记者问到张思聪当初是怎么思考启动“南戏新编剧目系列工程时”,他说:“这对于温州城市文明建设和弘扬我国的戏剧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旧戏改编不新鲜,而如此大规模的形成一个系列的工程却是第一次,一部部旧戏新演唤起了人么对温州南戏的记忆,客观上也使一些濒临消亡的地方剧种重现生机。“永嘉昆剧团多年来遇到生存危机,这次通过演出新编的《张协状元》把剧团就活了……当年《十五贯》就活了苏昆,如今《张协状元》就活了永昆。”张思聪说。

    2003年对温州南戏来说应该是辉煌的一年,然而6年后的今天,南戏似乎又和中国的其它戏曲一样被大众娱乐文化挤到了主流之外。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深有体会,如今爱好戏曲的同学不是圣人就是怪人,传承热爱国粹是一种使命,真正的从心底的喜爱又谈何容易?据中国教育在我国的网上数据说明,在一次传统文化调查中得出只有八成大学生对戏曲感兴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都市中的人们更偏爱感官刺激和便捷的体验。唱腔讲究,哀婉绵长的南戏需要的是时间和心境,无疑当年张思聪等人做的是有意义的尝试,然而光靠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琵琶记》

    《琵琶记》讲的是无意仕途,只想侍奉双亲的蔡伯喈在父母的相逼之下踏上科举之路,高中状元,宰相奉旨招婿,状元因无法抗拒权势和圣旨入赘相府,抛弃妻子,不得归养。后妻子寻上状元府,经历一番波折,最终破镜重圆。早期的蔡伯喈形象,是陈世美类型的人物,而高则诚为蔡中郎翻案,竭力突出他的全忠全孝,他也受优越物质生活的诱惑,但在短暂的愉快后又马上思及家乡忍饥受恶的双亲,他也抗争权势,只是败在“软弱”之上,高则诚的“再创造”,重塑了他的面貌,改变了他的思想倾向,成了又一种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类型的代表:深受儒家封建正统观念熏陶,向上爬的习性,儒家传统的伦理观念,盘旋在他头脑里,而强烈的主观愿望被客观现实所压制,而且又无法突破,这就是经过改造后违心郎极端苦闷,抑郁,彷徨的原因。

    剧作家对读书应举人的灵魂拷问如此深刻,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跃然纸上,而他又把小人物的悲剧放大到历史的宏观角度上,矛头直指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弊端。试想,功名利禄带给蔡门一家的,只有苦难,眼泪和坟墓两座,给违背自己意愿而被拖入功名利禄中的士子本人带来的也是沉重的负担和苦难所有人,都没有从状元及第这件盛世中得到幸福与安慰,包括士子在内都成了科举制度和仕宦道路的牺牲品。尽管在最后,高则诚给全剧设定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蔡伯喈带着两位夫人,伴着岳父大人,在旌奖声中回京做官,像苍蝇飞了一圈,还是停留在现实的腐尸之上,蔡伯喈无法解脱矛盾,高则诚也无法解决矛盾,但戏台上的锣鼓声声,必然给当时的思想先驱敲响了警戒之钟。

    关于《荆钗记》

    《荆钗记》又称《王十朋钗记》,与《拜月亭》、《白兔记》、《杀狗记》并称为“南戏四大家”。相传为元人柯丹邱所著,讲的是钱玉莲拒绝巨富孙汝权的求婚,宁肯嫁给以“荆钗”为聘的温州穷书生王十朋,后来王十朋中了状元,因拒绝万俟丞相逼婚,被派往荒僻的地方任职,孙汝权暗自更改王十朋的家中为“休书”哄骗玉莲上当,钱玉莲的后母也逼她改嫁,玉莲不从,投河自尽,幸遇救,经过种种曲折,王钱二人终于团圆的故事。

    改编前的剧本赞扬了他们不因富贵贫贱而转移的爱情,以及对权贵、豪绅的反抗精神。然而“权贵”、“豪绅”以及原著中的许多封建制度下的三纲五常,过分的人性的约束在今天是会“触礁”的,张思聪也在这些方面进行了删改增补。在2003年一次记者访问中,张思聪述说自己的改编从“信“入手,把重信守诺作为男女主人公忠贞不二,生死不渝的起因和终结,全剧在‘天道终酬勤’的歌声中闭幕,强调‘信义’,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真正的爱,不是盲目的爱。把信作为情的基础,可以较好地和现代人取得沟通”。改编一种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赋予被改编对象新的生命,如使南戏在新时代中被重新认识,其实更在于它给许多观者以启迪和思考,通过几百年流传而来的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我们重新审视当今的两性关系,婚姻关系,社会责任和个人道德。如果观众看后能心留感动和温存,那么《荆钗记》等一系列名戏的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除了主题之外,张思聪也在一些内容上做了修改,如原著中的钱玉莲知道信是假的她并不投江自杀。而改编不仅使整部戏剧情跌宕起伏,悲喜交加,而更为重要的是删去了原著中的陈旧的封建思想,有学者认为原著中的钱玉莲即使知道了王十朋再婚也要守节到底,因为烈女“不嫁儿夫“。这些情节在改编后都巧妙地过渡过去。

[NextPage]

    《荆钗记》中出现的温州痕迹

    《荆钗记》中的主要场景设在温州,通过主人公的唱词可以一窥南宋时期温州的民俗风情和人文,从现今的欣赏角度,它为商业之都温州添上了一笔文化色彩。

    序幕即点明了一对温州人来说十分熟悉的地点——江滨路。“瓯江之滨,望江亭前.江心屿在望。”这一处对王十朋和钱玉莲来说有揭开人生帷幕的意义,从豆蔻时分的私定终生到应考时的生死阔别,到梦碎时的纵身而入,滔滔江畔之水翻开了一页页悲喜剧。自古以来,“亭”、“渡口”、“江水”就着上了惜别、相恋、不舍之色,如《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李白诗中的“忽闻岸上踏歌声”。江心渡口是时空相隔的工具,也是故事跌宕起伏的起点。“投江”一幕中,钱玉莲正是从这里含冤而入,泪投瓯江。

    在第三幕“参相”中出现了一处对人杰地灵的问候的赞词。王十朋相众人介绍自己是温州人时,万俟  说:“好啊,温州是文化之邦,素来多出才子……”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时代变迁,如今的温州“商气”要浓于“文化之邦”的称谓。

    第二幕中的孙汝权的仆人为了突出主人的财阔,对冬梅炫耀:“大名鼎鼎五马街的孙汝权少爷…温州地方一半钱财都在我家少爷手中!”此五马街就是温州的“南京路”,游客的必经之地,也是繁华的市中心一景。

    最后不得不提与望江亭隔瓯江相对的江心屿,上面有座江心寺。“荐亡”一幕中钱和王的再次执手在此埋下了伏笔,而他们相看泪眼之地也正是在这香烟缕缕的殿庭上。江心寺和望江亭似乎形成鲜明的情感对照,一边总是“离”和“悲”,而另一边却是“聚”和“喜”。冥冥之中神灵之下保佑着这对苦命鸳鸯。

    总结

    方法:书籍文献查阅,网络资料搜索,个人综合分析。

    调研感言: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关于温州南戏方面的资料有限,除了03年关于温州“南戏新编剧目系列工程”相关的报道和记载相对较多以外,之前的和现如今的关于南戏的消息少之又少。在温州这个重商的城市里面,戏曲欣赏的文化氛围还未蔚然成风,如果不是这次的课题作业,我甚至不知道南戏追溯到历史还是源于温州,我的情况可以代表一定的青少年的认知。然而真正了解了南戏和我国的一些曲艺之后会发现,和流行文化相比,古典的形式自有它们的魅力,不过欣赏需要时间和恬淡的心境,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与其说不喜欢不如说不敢接触戏曲。都市的快节奏、生存的压力、利益的纠缠、和古典文化的隔膜……我们调研得再多也不可能改变现状,但能传递一些信息,多一些思考,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心血来潮的时候看场戏剧也未尝不可。

  (编辑:许丹华)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