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李六乙:首次执导芭蕾舞剧《牡丹亭》

2008-04-26 10:05:44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作者:林 芳


芭蕾舞剧《牡丹亭》排练现场


李六乙

    由中央芭蕾舞团制作并演出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将于5月2日至7日在天桥剧场举行全球首演,这也是继2001年推出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之后,中芭倾力打造的又一部原创芭蕾舞剧,此次演出已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话剧界“先锋导演”的李六乙首次执导芭蕾舞剧,对于《牡丹亭》的创新,他表现得有些保守,“创新要有个过程,尤其是中国芭蕾的创新才刚刚开始,不能由着艺术家的性子来。”

    近年来在国内舞台上,与《牡丹亭》相关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中芭赵汝蘅团长表示,此次中芭创作、排演的芭蕾舞剧《牡丹亭》并非要“赶时髦、追时尚”。“我们认为《牡丹亭》是最适合改编成舞蹈的古典作品,很美,故事简单,适合艺术展示。中芭一直期望能在遵循芭蕾舞创作规律的前提下,通过舞剧的形式,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用西方芭蕾的手法表现出来。之所以邀请李六乙来担任编剧导演,也正是看中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牡丹亭》这部古典名著中的内涵,不是我们这些单纯的芭蕾舞者所能完全展现的。”

    在《牡丹亭》中,曾担任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制作人的赵汝蘅团长再次担任制作人和总策划,国内著名导演、剧作家李六乙应邀担任剧本改编和导演,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担任作曲和编曲,此外日本著名服装设计师和田惠美女士和德国著名设计师米歇尔·西蒙先生也应邀加盟,使得这部作品更加国际化。导演李六乙说:“这两位艺术家一直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他们的作品代表了20世纪以来西方舞台艺术创作的潮流,即崇尚简约化,不以繁复、华丽为美。这也与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简约、空灵、唯美’的品质相吻合。”

[NextPage]


著名芭蕾舞演员朱妍在《牡丹亭》中饰演杜丽娘

    专访 —— 

    李六乙:创新不能由着艺术家的性子

    舞台气质都是“后现代”的

    记者:《牡丹亭》是昆曲经典,芭蕾版会有什么新意?

    李六乙:我们的新意是一种综合的气质,包括舞台、美术、灯光、文本、编舞等各个方面,都和以前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比如,音乐是芭蕾的灵魂,我们这次请了知名音乐家郭文景担任音乐总监,将西方古典名曲、印象派昆曲以及郭文景自己的创作三者合一,很有特色。其次,《牡丹亭》虽然是创新芭蕾舞剧,但芭蕾是以肢体语言为主的,中芭又以古典芭蕾见长,所以我们也会遵循古典芭蕾的特点,在其中有所突破,会让观众惊喜。芭蕾舞剧《牡丹亭》会是一部完美融合又极具个性的作品。

    记者:芭蕾舞剧《牡丹亭》宣称是一部“后现代”的作品,如何体现?

    李六乙:这部剧在舞台面貌和整部剧的气质上都是后现代的。舞台我们邀请了一位德国设计师来设计,他的特点就是线条明快;服装由日本服装大师和田惠美完成,她的特色也是偏简洁的。现在很多舞台剧都有浮华、堆砌的弊端,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既简洁又充满力量的舞台,把观众的焦点放在人物和舞者的肢体语言上,这种“空”的冲击力是很强的,就像地道的中国文化,堆满不一定就有力量。

    以奇异的婚礼结束全剧

    记者:《牡丹亭》的足本有50多回,这部芭蕾舞剧在内容上如何截取和表现?

    李六乙:无论是昆曲还是其他艺术作品,《牡丹亭》的结尾都不同,我们会以杜丽娘的婚礼作为全剧的结束,“惊梦”和“幽媾”是全剧的高潮部分,这会是一个奇异的婚礼,有人有鬼有神,很奇特的风格。至于特点,我目前只可以透露一部分,汤显祖只写了一个梦,而我认为全剧其实不止一个梦,除了杜丽娘,还有柳梦梅的梦,而梦境都是碎片。

记者:《牡丹亭》是你执导的第一部芭蕾舞剧,筹备至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李六乙:没有什么困难,唯一的遗憾就是排练的时间太短,不过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艺术形式都是触类旁通的,不存在任何障碍。

    作品被争论并不可怕

    记者:外界称这是你的第一部“跨界导演之作”,你对这部剧面世后各界的反应有无信心?

    李六乙:首先,我并不认为自己“跨界”了。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无论是哪种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舞台本身,都是一种“观演关系”,这是不会变的。至于各界的反应,我从来不担心。一个艺术作品被争论并不可怕,真正好的争论反而是艺术发展的起点和基础。对这部剧,我们非常有信心。

    记者:能否谈谈这部剧的创新所在?

    李六乙:创新是所有艺术的必经之路,芭蕾也是一样。我在创作这部剧的过程中,和中芭的赵团长有个共识,那就是创新有个过程,我们刚刚开始,不能由着艺术家的性子来,一定要有所克制,所以在《牡丹亭》里,大家不会看到特别先锋的一面。

    记者:有人评价说《牡丹亭》是中国版《人鬼情未了》,你怎么看这个说法?

    李六乙:我觉得这个评价特别不合适。《人鬼情未了》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好莱坞商业片,我们这部剧却是非常有深度和有内涵的,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