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戏痴老人——焦晃

2007-12-30 18:45:14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作者 齐 帅

 

     孤独——“坚持自己的准则肯定孤独”

    认真是人们给焦晃的普遍评价,认真之下,就产生了“现场大发雷霆,和演员、导演片场争执”等传闻。但他真实工作状态究竟如何?焦晃很少说。这次他终于开腔,讲述他的寂寞、争取和无奈。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荣归》这部剧据说您做好了什么都不要求的心理准备,这对您来说是不是挺难?

    焦晃:当然难。电视和话剧不一样,摄制组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文化背景、价值取向都不一样,对戏的观念恐怕也不一样,这样就很难要求了,因为要求提得不好就会给对方形成压力。我绝不提任何要求,努力适应就是了。

    南都:之前的戏有拍完了后有遗憾的吗?

    焦晃:对,有些戏。《荣归》时间太紧,我跟李少红、曾念平也不熟。我跟胡玫熟一些,《雍正王朝》时她剪片子,我跟她讲:“你知道你剪掉的是什么?!”我有多少劳动在里头啊!让人家看不出的劳动要花费更大的心血,你晓不晓得?

    南都:我听说您平时跟导演切磋的时候比较容易激动?

    焦晃:因为话剧跟电影电视,工作习惯、工作状态不一样,话剧排练,讨论争论,哪怕争得脸红脖子粗,太正常了!可影视剧大家不熟悉,以前出过一些情况,到《雍正王朝》时我就尽量避免,不跟他们多谈什么,因为你谈了ABCD甲乙丙丁一大堆,把你系统的案头跟他们讲的话,或者动作构思、动作分析讲出来,一般的导演他觉得自己权威,不能不讲,但他是即兴地讲,他即兴地讲跟你系统地讲、深入地讲是两回事。他一讲你到底听不听呢?你听的话,你整个构思就乱了,不听的话你,不尊重导,演你引起矛盾了,因此我就避免。现场我不跟你谈这场戏,我谈前一场和后一场,然后我讲我这场戏的位置,然后我走一遍戏给他们看。胡玫和池小宁是非常聪明的人,他们未必都懂表演技巧什么的,但他们感受到了,完全知道你这个戏的构思妙在什么地方。

    南都:马上对您有认同感?

    焦晃:对,我没跟他们发生过什么冲突。我的遗憾就是有的戏看了,“哎呀!这段戏,当时只要给我十分钟,我就可以处理得更妙!”这种时候是有的。

    南都:像您这种创造性的演员很容易和电视剧创作程序格格不入。

    焦晃:所以一般的戏我绝对不拍,导演合不来绝不要去搞,不然一定会搞出矛盾来。

    南都:现在的创作态度跟您那时候不太一样了。

    焦晃:肯定。我比较慎重,《荣归》刚开始我为什么焦虑?就是觉得没时间沟通,好在少红很快就知道我了,理解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我跟胡玫现在都没这个问题,她知道我提出问题一定是经过考虑的,我不会乱提,有逻辑在里头,我不会让导演作难。

    南都:您不会在现场发脾气?

    焦晃:没有。有记者说我跟郑少秋争,我们什么时候吵过?绝对没有,我不要搞那玩意,搞那干什么!演员表演是相互的,我们是一个团队,一条壕沟里的人,怎么跟自己人打起来?你比我行我比你行,什么意思,无聊嘛真是!

    南都:您坚持自己的创作准则时,会不会有时觉得挺孤独?

    焦晃:肯定孤独的,这个没有办法,只能尽量跟周围保持和谐。

    南都:也有妥协的时候?

    焦晃:有的戏我现在看也挺遗憾,(当时)可以再讨论的,但影视剧……有时候根本没办法说,你只能……管好自己吧。

    南都:排话剧有这个问题吗?

    焦晃:话剧因为我们都在一个体系里面学出来的,或者大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南都:您拍的每个戏或话剧基本上都要根据您自己的认识去改台词?

    焦晃:不不不,不是。《雍正王朝》就没改,我看那个剧本一口气看到二十集,觉得基本不要动,最多有的词稍微润色调整一下就行了,那个就是非常好的。其他的戏,《乾隆王朝》改了不少戏,有很大问题,《汉武大帝》也改过,有五六场,像杀晁错。

    南都:您有聊得来的演员吗?

    焦晃:有,不多。我跟姜文聊得来。我不认为我是娱乐圈的,我从来也不是,以后也不会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不一样。

[NextPage]


《安东尼奥与克利奥佩特拉》剧照

      清醒——“搞舞台的人要自甘清苦”

    焦晃讲话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严肃。他语调高昂,中气十足,有时候我的耳朵会被他的声音震到。他很真诚,说话直来直去。尽管绝大多数人熟悉他是因为电视剧,但他以坚决的态度热爱着话剧。他自甘清苦,只是围绕一个舞台亦喜亦悲。

    南都:是不是演话剧更过瘾?

    焦晃:那当然了!因为你没有摄影机啊后期剪辑啊什么的可以依赖,要靠自己完成。话剧跟其他的没法比,它是跟观众的直接交流,直接互动。

    南都:所以演舞台出身的对这个舞台的热爱是其他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焦晃:对。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有一对夫妻知道他认识我,一定要他转告我,这对夫妻当年看完我演的《红房间白房间黑房间》,两人在上海街头走了整整一夜,天亮了就决定结婚。我十分欣慰,我和同事们在舞台上的投入,给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几分诗意的情感。

    南都:很多观众觉得您演话剧出身,但他们最熟悉您的是电视剧,有点矛盾。

    焦晃:话剧是小众,我每天面对一千观众,演一个月也不过三万人,而电视是大众传媒。这也好,给大家多演演戏,但演员的形成、演技的提高和磨炼,还是要靠舞台,单单依赖机器的手段是不行的。

    南都:当初您演电视剧也是想传播这种表演,让受众更广?

    焦晃:我到现在也不认为我是影视界的,我是戏剧界的,是话剧人,演电视剧就是客串客串。影视界很热闹,我不爱凑热闹。

    南都:所以您现在不大接电视剧?

    焦晃:一般的我都不接,我家里很多剧本,很多,有些真没法看。

    南都:您怎么选电影电视?

    焦晃:我挑剧本,而且要看对方能不能合得来。要看戏是不是真实,故事能不能说下来,有没有审美上的意义。我不想挣太多钱,太多钱也没用。

    南都:好多话剧演员都去演影视剧了。

    焦晃:话剧演员,电影电视可以搞一搞,做课题。比如低调表演,就是把生活表面的紧张程度降低些来,然后打造一个极其丰厚的、有弹性的内部。演电影电视,下意识很重要,这跟演员的天赋有很大关系,有的人能很快进入状态,有些人就不见得,那么他搞电影电视就容易有障碍。

    南都:但为什么有些话剧出身的演员,一演电视就不演话剧了?

    焦晃:解放前,很多搞电影的都是舞台出身。舞台挣的钱不算很多,搞舞台要自甘清苦,如果在这个情况下能很好地把持自己、充实自己,就好了。

[NextPage]


话剧《第二次握手》


      深厚——练过声乐、芭蕾和中国舞

    我很好奇,一个70多岁的老人,何以身体如此硬朗?网友看着他笔直的身姿,直夸他走路有帝王之风。在剧组,他也和别人一样吃盒饭,一样兴致来了不眠不休。其中奥秘何在?

    南都:您身体很棒,有秘诀吗?

    焦晃:可能跟积累有关系。过去我们学习,首先声乐三年,练语言,我的声音听得出是经过训练的。形体也是我很注意的方面,《荣归》有点遗憾,戏里几个流氓跑来把阿媚给打了,我演的李国荣,冲过去救她。拍那场戏前两个月,我跟道具说给我找个长点的、粗点的木棍,我可以劈刺―――我以前下生活在部队学过,因为我设想李国荣这个人念到中学大概就去参军了,我希望我的形象能硬朗些,跟角色相配,如果我能把劈刺亮出来,猛虎下山杀声震天,那是非常吓人的,绝对把流氓吓跑了。结果这个道具没找到,现场只找到个木棒。哪怕是一条扁担也好啊!

    南都:您还练过芭蕾?

    焦晃:是。我中学时体育比较好,打垒球。到大学就练芭蕾、中国舞,练了3年。演外国戏特别像莎士比亚的戏,能不练芭蕾?所以形体比较好。现在除了打打太极,我还做锻炼,演员不能不锻炼。你看看我的舞台剧就能看出来,很多形体语言。

      坚定——从没否认过斯氏体系

    焦晃演戏演得好,核心秘密就是他坚持奉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作体系”,这其中有很多焦晃这么多年演出的感受和经验,是戏之灵魂。但这个理论对于现在的演艺圈来说,绝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

    南都:对您来讲,表演的体系应该只有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创作体系一种,是吗?

    焦晃:因为我觉得这个很科学,有它的操作性。演员不同于作家、画家,人家可以在灵感来时创作,演员必须在海报贴出去之前设法自己招来灵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教我怎么招来灵感。斯氏理论的根本,一切都在行动当中、在动作当中,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艺术的理性,你要知道事情的所以然……我看了美国、英国比较成功的演出,他们都没有越出这个理论范畴,我问过几个比较好的演员,还有好莱坞很多优秀演员,像马龙。白兰度,都是这个体系学出来的。

    南都:您有没有遇到过有的演员奉行另一种表演体系?

    焦晃:那就很痛苦,没法真实交流。你跟我演戏,你装腔作势,我可不理这个。我不是不跟你对戏,我不跟你耍一些其他的事情,摆姿势做表情挤感情,我不来这个。

    南都:您上一辈的表演老师也奉行斯氏体系吗?

    焦晃:那个时候中国戏剧界对对苏联表演体系是非常向往的,那时苏联的几个专家到北京、上海都来教过。列斯里在北京,李丁、田华、于蓝都是他教的;列普科夫斯卡娅在上海,带我们这个班。

    南都:您内心从没否认过?

    焦晃:从没否认过,从没动摇过,在任何情况下。我是个体系的演员。哪怕文化大革命把我关起来,后来放出来让我去演个叛徒,我还是坚持。

    南都:现在戏剧学院出来的学生还是不了解这套理论?

    焦晃:不熟悉,包括他们老师也不大熟悉,他们只是强调体验,怎么唤起的体验呢?你说你要体验就体验到了?那个角色的内心独白你算体验了?体验怎么获得的呢?体验是怎么组织怎么表现的呢?这些问题都是不深究的。

    南都:您在学习这个体系的时候,这个体系应该是中国演员第一次有体系地表演?

    焦晃:我的创作准则就是那时确立的,不然的话我的审美判断也不会像我今天这样。

[NextPage]


《荣归》剧照

      痴心——“戏是我唯一的一块天地”

    很多人爱看焦晃演的皇帝。但他却说不再演了。他对戏、对角色都非常挑剔,在他心里,没几个帝王是值得演的。不仅如此,就连电视剧,他也不打算多接,他要守着他舞台的阵地,直到最后。

    南都:哪部戏您演得最过瘾?

    焦晃:《乾隆王朝》不错,但拍得不是太讲究,从演员的角度来讲,这个戏我花了不少气力。

    南都:遗憾最多的是哪一部?

    焦晃:有一个戏我觉得很遗憾,叫《汽车城》。这个戏在表演上没什么错,但是他们没让我去配音。我准备去配音的,我跟《乾隆王朝》都请好假了。我和他们合同都订好了,配音是免费的。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找了人去配,我那个音不大能配的,不是随便念念台词,语言里头有动作的,结果,唉!

    南都:《汉武大帝》,您说这是您演的最后一个皇帝?

    焦晃:中国皇帝里面没有几个值得去演的,不是说皇帝都值得写,清朝前三个皇帝可以写写。有些皇帝在审美上没有太大意义,比如明朝不少莫名其妙的皇帝,演来做什么?一天到晚都去演皇帝,把自己的创作局限在一个井底。不好。

    南都:您演戏这么久,觉得最欣慰的是什么?

    焦晃:比如说我刚跟你讲,我觉得我给上海增添了几分诗意,这种情况我当然很欣慰。我在舞台上感觉特别好,可以感觉到情绪舒展开来,弥漫在每个角落,在每个人的心里,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期待什么,我和观众是互动的,整个场子的观众共同呼吸。他们跟我同节拍,共进退,这时我心里很兴奋很愉快。

    南都:您一生为戏喜为戏忧。

    焦晃:是,戏是我唯一的一块天地。我尽可能地守住我的阵地。

    南都:打算演到何时?

    焦晃:不晓得,恐怕不会有太多的时间了。尽量吧!你叫我不工作,我心里很不踏实;你叫我一天到晚乱工作,搞些不值得的事,我也不会去搞。我喜欢的东西就会尽心尽力去做一点事,心里踏实点。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