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芭蕾舞剧中的吉普赛舞蹈

2008-07-25 14:57:05来源:    作者:

   

    在性格舞课中,吉普赛舞蹈称为“茨冈”(atsigania),这是希腊语的变音,认为吉普赛人来自希腊,这是西班牙人对吉普赛人来源的最初认识;法国人称其为“波西米亚”(bohemia)这是日尔曼语对捷克的称乎;“吉普赛”(gypsy)是英语egyptian(埃及)的演变,也是早期英国人认为他们来自埃及;这个浪迹天涯的民族到底来自哪儿?

    吉普赛人自称“若姆”(rom)。据考证,“若姆”源自于古印度的“多姆族”(印度北部),多姆族大多是歌舞者和占卜者。多姆族原居住在印度中部德干高原。公元十二世纪左右,由于长久的战乱,造成本地居民流漓失所;高尔王朝的大举入侵,更使多姆人大规模地向外迁徙。一部分人在印度境内流浪,一部分人向境外迁徙。向境外迁徙的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印度出发,经波斯、土耳其进入欧洲;他们首先到达希腊,然后转道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希米亚、德国;到德国后,一部分人去丹麦、瑞典、芬兰、挪威,一部分人去英国、西班牙、意大利。另一条是从印度到波斯,然后到达亚美尼亚,又经俄罗斯到达欧洲,流浪的足迹遍及欧洲各国。

    “多姆人”在现代印度语中的字面意思就是“靠歌舞为生的下等人”,在流浪的旅途中,他们以卖艺、占卜为谋生手段;特别是歌舞艺术,吉普赛人走到哪里就跳到哪里。流浪的旅程使他们在播散印度文化的同时,也吸取各国文化的精髓,把自己的文化与异国文化相溶,创造出一种新的歌舞艺术形式,并继续在流浪的旅途中播散。她们在瑞士跳“摩尔式舞蹈”(阿拉伯风格)、在比利时把头巾绑在手腕上跳舞(俄罗斯风格)、在法国创作了“吉普赛步的法国舞”,在西班牙更是把歌舞艺术提高到一个世界曙目的水平弗拉明戈舞蹈,是一颗歌舞艺术星海的耀眼明星!弗拉明戈舞蹈的激情、豪放特性,正是人类苦难历程感受的结晶。吉普赛人流浪的生活使他们遍布世界,我们在电影里可看到:《大篷车》讲述印度的吉普赛人的故事;《巴黎圣母院》描述了法国吉普赛人艾斯米拉达的爱情故事。从文学名著中读到:普希金《茨冈》中俄罗斯吉普赛人的故事;塞万提斯《吉普赛姑娘》中西班牙吉普赛人的故事......

    在芭蕾舞剧中,《艾斯米拉达》、《卡门》以描写吉普赛人为主题,《唐.诃德》中也展示有吉普赛人的舞蹈。由朱尔.佩罗编导的芭蕾舞剧《艾斯米拉达》,以名著《巴黎圣母院》为蓝本,通过艾斯米拉达的爱情故事,展开对卡西莫多、神父克洛德、卫队长费勃、浪漫诗人社会形象的描述。艾斯米拉达的舞蹈活泼、热情奔放,伴随着手鼓的拍打声,舞步轻盈、眉目传情。在舞剧《卡门》中,吉普赛姑娘卡门的舞蹈具有放荡和诱惑的个性,并带着典型的西班牙风格,舞剧以卡门为中心,演译了一个吉普赛姑娘的爱情悲剧。在《唐.吉诃德》第二幕中,在吉普赛人的营地里,一个吉普赛姑娘为唐.吉诃德跳了一段带有野性性格的吉普赛独舞,舞姿狂放、舞步快速有力。

    此外,以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著名的小提琴曲《吉普赛之歌》创作的双人舞,以作品中吉普赛人独特的个性舞蹈,在八十年代的舞台上倍受中国观众的欢迎。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