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钢管舞国家队:摆脱低俗

2012-10-31 09:11:34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强 陈琪

   

  钢管舞长期被认为“低俗” 从业者试图通过参赛和巡演来改变社会偏见。

  说起钢管舞,你会想到哪些形容词?实事求是地说,钢管舞在中国的名声并不好,在影视剧中,钢管舞通常被导演用来衬托某家夜店的混乱和低俗,难登大雅之堂。

  如今,有一群中国的钢管舞舞者聚在一起,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扭转社会对钢管舞的认识(他们称之为“偏见”),“钢管舞国家队成立”的消息迅速传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依繁,28岁,天津人,基本上所有的舞种她都会跳,可她如今选择了以“旁门左道”钢管舞为业。

  钢管舞低俗?

  念大学时,依繁就到社会上的舞蹈培训班谋职,教人跳舞,民族舞、爵士舞、肚皮舞等等,她几乎样样都行。当时,她对钢管舞已有所了解,但并未亲自跳过,钢管舞自然不在她的培训范围内。

  “有些夜店的钢管舞表演的确低俗,但这并不是钢管舞的错。钢管,只是舞蹈的道具而已,如果夜店真想靠低俗来吸引眼球,他们可以把任何舞种都编排得低俗。”

  依繁与钢管舞的结缘,始于一段网络视频。2006年,她在网上看了一段钢管舞视频,舞者技艺精湛,巧妙的编排和高难度的动作把她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前,在许多专业舞蹈演员看来,钢管舞缺乏专业技巧,算不上一种专门的舞种。

  依繁决定自学钢管舞,尝试完成视频中的那些动作。谁知,一学就“戒不掉了”,钢管舞如今成了她的主业。

  就像练体操,是门苦活

  依繁从一开始就向家人强调,她学钢管舞并非为了去夜店表演,而是为了开班收徒,这让家人放弃了基于世俗偏见的担忧和疑虑。依繁说,6年来,她始终坚持“不进夜店表演”的原则。

  传统舞蹈都在地面上施展,但钢管舞者需要脱离地心引力,绕钢管旋转、腾空、倒挂,一旦失手摔落,定会伤得不轻。幸运的是,依繁6年来从未受过伤。

  对于初学者,安全的确是个问题。从2007年开始,依繁在天津开办钢管舞培训班,小班授课,目前她正带着10名学生,每周上6堂课,每堂课为时一个半小时。每一个学员练动作,依繁和同事都必须站在一旁保护。练得越纯熟,安全性越高,因为舞者会越来越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相比于减肥、修身等生理作用,依繁认为,钢管舞对练习者的心理意义更大。

  仰卧起坐、练臂力、拉韧带,学员初学时不得“爬管”,他们需要练一段相当长时间的基本功,不仅枯燥,而且疼痛如影随形。专业钢管舞者看上去身材火辣、皮肤细嫩,但他们的手上布着茧子;人在钢管上飞翔,支撑这份潇洒的,是耐力。总之,这项在很多人看来显得“轻佻”的舞蹈,其实是门苦活。

  依繁说,只要能坚持学下去,就能苦尽甘来。当持之以恒的学员从笨拙的“菜鸟”练到能在钢管上自由飞翔时,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旁人难以体会的。在掌握基础技术后,再学习各种炫目的舞蹈动作,这对减肥者尤其重要——胖子也能飞。

  澄清:“国家队”一说是误读

  2010年,世界钢管舞锦标赛(注:以下简称“世锦赛”)的组织者看到了依繁的视频,认为她的钢管舞融入了中国民族舞的元素,特点鲜明,便邀请她前去参赛。依繁了解到,世锦赛的参赛者都是以国家为单位报名的,他们先从国内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然后组队奔赴世锦赛赛场;而当时,中国并没有正规的钢管舞比赛。

  就这样,在世锦赛的召唤下,依繁和一批国内同行走到了一起,他们加入了世界钢管舞联合会,组织国内比赛,选拔优异者组队参加世锦赛。

  2011年中国钢管舞锦标赛在天津举办,不少网友看了赛事视频后,改变了此前对钢管舞的固有认识:原来,钢管舞未必低俗。当年,依繁作为中国代表,参与了在匈牙利举行的世锦赛,最终入围二十四强。她了解到,在国外,钢管舞同样不是一项低俗的舞蹈,舞者几乎都从体操、杂技转行而来,

  中国钢管舞锦标赛的负责人名叫袁标,30多岁,有法学的知识背景,2006年开始接触钢管舞,立志推广。袁标不仅研究钢管舞的力学原理,还远赴英国“取经”,他把钢管舞上升到学术的高度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奇特的观点,比如:钢管舞与起源于汉朝的“缘竿”颇为相似(注:“缘竿”是古代百戏杂技中的爬竿节目。)

  袁标深知,社会各界对钢管舞的误解不消除,一切都无从谈起。而要消除这种误解,就必须给舞者创造比赛平台,让舞者用正能量引领这项运动——而非夜店表演。

  对于日前坊间流传的“中国钢管舞国家队成立”的说法,袁标无奈地澄清道:“叫我们‘国家队’是媒体的误读,我们只是民间‘代表队’,国家层面并没有组建钢管舞国家队。不过,世锦赛等三大钢管舞国际大赛均授权我们在中国选拔选手参赛,在老外看来,中国选手出国比赛自然就代表中国,在他们的眼里,我们就是‘国家队’。这就好比‘世界小姐’中国地区选拔赛并不由中国政府出面组织。”

  袁标称,目前中国钢管舞锦标赛集结了国内八成高水平的专业高手,从中选拔出7人组建了“中国代表队”。参加国际大赛的所有开销都由袁标承担,今年11月,本年度的世锦赛将在瑞士苏黎世举行,7名队员中有4名将前去参赛。[NextPage]

  男舞者:曾被观众扔硬币侮辱

  来自内蒙古的闫少轩今年24岁,是2011年钢管舞世锦赛中国区总决赛的冠军,也是中国钢管舞“国家队”的男队员。艺校毕业的他18岁时便接触了钢管舞,并靠此养家糊口,他说,多年的钢管舞从业经历让他饱尝辛酸。

  夜店表演是闫少轩重要的收入来源。艺校毕业后,他到夜店给歌手伴舞。他打听到,在夜店里,钢管舞舞者的收入是其他舞种舞者的数倍,于是决定学习。

  身边的朋友听说闫少轩跳钢管舞,都很诧异,觉得一个男孩子跳这种舞不正常。

  一个男人要以钢管舞为生,就必须学会消化各种误解甚至侮辱。闫少轩说,他在北京三里屯表演时,有些观众对于男人跳钢管舞表示非常惊讶,朝台上扔硬币等“不明飞行物”。

  跟袁标持相同的观点,闫少轩也认为,要想改变人们偏见,就得参加正规的专业比赛,用实实在在的表演向持偏见者证明,钢管舞是一种正儿八经的舞蹈。在得知袁标他们组织了比赛后,闫少轩马上报名参加,并取得了好成绩。

  60后钢管舞阿姨:

  “哪有穿棉袄跳舞的?”

  上周的一档电视节目让43岁的浙江妇女时晓红在网上走红,这位网名为“60后钢管舞阿姨”的家庭主妇对钢管舞异常热爱和执著。

  “我觉得钢管舞和芭蕾舞一样漂亮。”时晓红这样认为。她告诉记者,她最早练钢管舞,是因为身体不好亟须锻炼,在健身房里,瑜伽、肚皮舞、钢管舞她样样都练,其中偏爱钢管舞。

  不过,叛逆是要付出代价的。练钢管舞让时晓红承受了不小的舆论压力,丈夫常拿她开涮:“又去跳艳舞了啊?”虽然是半开玩笑的语气,但时晓红知道,丈夫打心眼儿里认为钢管舞是艳舞。

  朋友的偏见更甚,不少人认为中年女人跳钢管舞,“形象不好”。时晓红有几个很要好的闺蜜,要求她一起出外玩时别说自己跳钢管舞的事,“怕丢脸”。

  虽然时晓红上了电视,但朋友们的态度丝毫没变,她们认定“穿得那么少跳舞就是不对”。每次说到“穿得少”,时晓红都很委屈:“人能‘粘’在钢管上,靠的是舞者的皮肤和钢管之间的摩擦,哪有穿棉袄跳舞的?”

  穿着问题,是钢管舞在中国受到的最主要的质疑之一。依繁的队友宋瑶把对此的解释在个人微博上置顶:“为什么钢管舞者穿得都比较少?因为钢管舞需要借助皮肤和钢管的摩擦来完成更高难度、更完整的动作。”跟时晓红的解释毫无二致。

  世事难尽如人意,社会对钢管舞的宽容乃至欣赏,仍需等待。依繁说她打算干钢管舞这一行干到50多岁——目前她靠培训学员为生,根据学习深度的不同,收费3000~20000元/人。

  袁标说他有个梦想:组织钢管舞顶尖高手进行国内巡演,让更多的人都能亲身体会到钢管舞的正能量。

  (编辑:闫伟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