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有感“香港·北京舞蹈平台”

2010-04-06 16:29:06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作者:李娜

  由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主办、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协办的“香港·北京舞蹈平台2010”,于新年伊始在北京的解放军歌剧院隆重举行。此次的“香港·北京舞蹈平台”共有两场演出,都是最新的创作,在北京均属首演,分别是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那一年·这一天》和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轻描淡写》。两场演出不仅是两部新作的发布,我觉得更有意思的是,可以从中看到这些现代舞编导的“进化”过程。

  《那一年·这一天》,是藏族舞蹈家桑吉加特意为香港城市当代舞团建团30周年而创作的,也是他阔别香港城市当代舞团7年、从德国学成归来后为该团创作的首部舞作。作品中除了新颖的舞蹈肢体语言外,更强调一种对自身的观照与内敛。编舞家将他的灵魂和回忆坦然且无保留地呈现在舞台上,让人品味到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对生命的哀伤,在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动作变化中,配合李劲松为这部舞作特别创作的音乐,与观众一起寻找被时间摧毁的记忆……

  桑吉加的艺术人生颇为传奇。从甘南夏河的小羊倌,到国际舞坛的顶级现代舞者,这位中国第一个藏族现代舞蹈家十多年来游走于世界舞台,期间获奖无数;而最受瞩目的,还是他在2002年入选“劳力士创艺推荐资助计划”,远赴德国跟随现代舞大师威廉·福塞斯学艺,并成为威廉·福塞斯舞团的创团成员,既是他的入室弟子,也是他的编舞助理。这段经历也几乎成为了桑吉加舞蹈人生的“注释”,让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个层面的启示。

  启示之一:桑吉加的经历为我们拓展出一个全新的视野。这位中央民族大学学习民间舞出身的演员,在历经了欧洲的学习与漫游之后,呈现出一种经过东、西方文化融合后才能获得的全新品性,这种不同文化碰撞、融合后的化学反应其实很像另外一位目前在国际舞坛上炙手可热的编舞家阿库·汉姆。桑吉加的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勇敢地走出去,要了解国际最高端的舞台与最高端的艺术家,而结果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启示之二:在勇敢地“走出去”之后,还要再“走回来”。在脱离了大师的光环、卸下了学生的身份之后,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这也许是一个更为艰苦乃至痛苦的过程。如何在学习之后“忘记”,如何经过“涅槃”之后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可能是更值得思考和更具挑战的问题。在《那一年·这一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编导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努力。但我觉得步伐不妨可以再大一些,包括在作品题材的选择和思想内涵的提炼上,如何脱离“小我”的情绪纠结而走向具有人类终极关怀的“大我”,可能是桑吉加和我们更多的编导家需要思考的问题。

  《轻描淡写》是雷动天下现代舞团的驻团编导李捍忠和马波在2010年的开篇新作,也是两位编导继《满江红》、《不定空间》、《冷箭》、《十三幺》、《台前幕后》这些作品之后,在创作风格上执意反叛自己的全新舞作。整个作品华丽而纯净,舞台上搭起了高山,用灯光铺成了河流,树枝上挂满了发亮的树叶和果实,精心营造的舞台环境与轻柔舒缓的音乐传递出轻松恬淡的感觉。动作上,编导有意规避自己以往创作中密集、犀利的动作方式,更加关注舞者自身对音乐、情绪以及环境等因素最直接、真实的反应,哪怕这种感觉有时是极端的,在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中,呈现一种自然的美。相对来说,我觉得《轻描淡写》的实验性和创造性要更强一些,李捍忠和马波总是能给人带来一些惊奇(不完全是惊喜),但这是活力犹在的证明,特别是在创作积累到一定高度之后还敢于自我否定与继续探索,值得大家学习。《轻描淡写》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舞蹈与装置艺术的结合,整部作品就像一个有意味的实验场:筒灯构成的树,小迷你灯泡组成的草原,发光的氢气球……新鲜的装置结合现代舞者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了陌生而清新的视觉感受。尽管这些结合并不是每个都很成功,甚至有些也不乏“怪异”,但是它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在今天这个抄袭成风、山寨文化泛滥的时代,显得尤其珍贵。

  最后我想说一下“香港·北京舞蹈平台”,它是香港城市当代舞团“中国舞蹈发展计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为京、港两地的现代舞演出创造更多的机会。主办者在2007年就成功地为北京的观众带来“城市当代”、“不加锁舞踊馆”、“新约舞流”等香港重要舞蹈团体的作品。从2010年开始,这一现代舞平台将每年在北京举办一次,以进一步加强京、港两地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平台是我们舞蹈界所迫切需要的,也是中国大量年轻编导所迫切需要的。编导就好像战土,只有在实战中才能得到更好的磨练,才能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希望未来这样的平台能够越来越多,也希望我们的编导们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实现自身的完美进化。

  (编辑:袁微)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