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演出活动 舞蹈知识 舞蹈家 舞蹈评论 人物访谈 舞蹈摄影 编导日记 舞蹈视频 编导 舞蹈音乐 舞蹈家杂记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舞蹈审美漫话“有无相生”

2008-08-15 20:44:13来源:    作者:

   

作者:彭松

    《老子》中有段话颇有哲理:“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宝,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的大意是:击揉粘土作器皿,器皿中的窨,起到谷物的作用;开凿门窗造房屋,房屋中的空间,起到住人的作用。所以“有”(房屋)是给人“利”(便利),“无”(空间)才起到(住的)“作用。

    老子的“因有用无”、“有无相生”的名言,包含着矛盾转化的道理。因“有”生“无”,“无”中生“有”,“有”与“无”相反相成,相需为用。这一法则与艺术创造不但密切相关,而且是成功奥秘。试举舞蹈一二,加以阐述。

    我以舞蹈《水》为例,编导杨桂珍,表演者刀美兰,在1980年全国第一届舞蹈比赛中获编导一等奖。节目名为《水》,舞台实际上一滴水也没有,但又要让观众看到水,看到江水的流淌。要从“无”生出“有”,让观众“有见”却是“无物”,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编导和表演者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达到了很高的审美境界。

    节目的开始是一位美丽的傣族少女挑着水罐来到江边,坐在岸边以足试水,江水清闵明澈,她洗濯散开的秀发,在水中踏跳,溅起纷乱的水花;高兴地在水中旋转,绾起头上的盘,挑起满满的水罐,姗姗远去。

    中国的书画艺术自古以来就有“因有用无”的传统,并视为创作的秘诀。如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司空图《诗品》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同样是指“用无”的奥义。还有戴熙《习苦斋画絮》中说:“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这是各类艺术创造的共同规律。

    言犹未足,再以一个舞蹈《春江花月夜》为例,这个舞的编导是栗成廉,表演者陈爱莲,1957年北京舞蹈学校首演。同名音乐古典尚存,同名诗歌有唐、张若虚及温庭筠的作品。从《春江花月夜》的舞名来看,这五个字尽是大自然的景观,每个字都包含了诗情画意,如春的生机,江的流逝,花的香艳,月的幽思,夜的神秘,都可发挥丰富的联想。查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怎样用舞蹈呈现这些景观,又怎样用舞蹈切入这个主题,且看编导者的高招。

    幕启,一个古代少女在春天的夜色中漫步于江边的花丛,她身穿天蓝色的衣裳,手持着白色羽扇,蹁跹起舞,时而闻花,时而照影,时而赏月,时而乘风,意态缠绵,春夜思情。这是一个抒情独舞,在原名古典优美的旋律伴奏下,更增添了舞蹈的魅力。通过演员的妙态舞姿,朦胧地展现出春江花月之夜的少女情怀。编者通过“有形”的舞蹈,创造出“无形”的意境;体现了“从无生有”、“因有生无”的艺术创造的奥秘。

    运用了“有无相生”的奥义,形成舞蹈艺术作品的两个层面,一是具体的艺术形象,二是潜在的意境,两者相辅相成,前者是目见,后者是想象的,目见的生出了想象的,想象的又补充了目见的而相得益;前者是物质存在,后者是想象的,存在创造了非存在,非存在又丰富了存在而更加光彩。这两个层面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构成妙舞,使观者获得了美感。


    (实习编辑:庞云鸽)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