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戏剧家 摄影家 舞蹈家 影视人物 其他 专题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应做另类书展 吸引世界目光

2009-08-05 10:42:28来源:深圳商报    作者:

   

作者:杨青

    联系采访李欧梵是在六月初。他的香港一位姓张的学生告诉我,李老师现在美国,不过7月份香港书展的时候他会回港做演讲嘉宾。事实上,李欧梵在香港书展期间除了演讲嘉宾,讲《老残游记》以外,还担任了林毓生演讲时的主持人。

    7月24日,在主持完林毓生的演讲后,李欧梵转战旁边的贵宾厅,兴致不减地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鼓励读书的方式可以是多元的

    记者:你是深圳的常客了,除了做深圳读书月的嘉宾外,我还在“物质生活”听过你的古典音乐讲座,在你的书中也发现你经常来深圳小游。能否讲一下对深圳读书月的了解和评价?

    李欧梵:像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本应该是以商业经济为主。能举办读书月这样的文化活动,我觉得很了不起。内地很多人来深圳是为了理想,其中有很多的文化人。我在深圳读书月做演讲时,听众反应热烈,场面太大了,他们的热情把我吓坏了。我喜欢什么都是小型的,多元的,不喜欢大的,因为大的场面很容易制造明星效应。

    记者:深圳读书月举办十年了,和香港书展相比,你觉得有哪些异同,有哪些可以相互补充的?对深圳读书月有哪些建言?

    李欧梵:我曾经给芝加哥市市长建议,建议全芝加哥一年只读一本书,目的是带动全城的读书风气。香港书展每年会选十本书,也是带动风气。我觉得深圳读书月可以让大家一个月之内读十本书。让全市不同阶层、领域的人都来读,而且引发多元的讨论。我觉得除了秋天的读书月外,深圳春天可以再来一个读书节,电视台也可以弄一个专门的读书节目,谈文学。鼓动读书的风气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

    记者:九年前,在深圳第二届读书月举办第一届读书论坛的时候,你写了一篇《深圳,发现文化动力》。在文中你提到,在你的心目中,这个不到20年历史的新移民城市,在你的印象中也是“文化沙漠”。十年以后,你心目中的深圳文化有什么变化没有?

    李欧梵:好久没去深圳了,深圳变化很快。上次去深圳是去参加深圳音乐厅的开幕典礼。

    我一直主张深港互动,我觉得最好的项目就是深圳的建筑双年展,和香港互动,各有特色。除此以外,还可以在戏剧、音乐多方面互动。其实作为一个双子城,现在深港两地联系越来越密切,但只是经济互动密切,文化落在后面。就图书来看,深圳卖简体字版,香港卖的是繁体字,这些都是需要弥合的差异。

    理想的书店模式是“书店+咖啡店”

    记者:你曾写过,自己感受到深圳人的购书狂潮,在深圳书城,人潮汹涌,挤得水泄不通,和台湾诚品以品位精粹为标志的特色大异其趣。你理想中的书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李欧梵:我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有各种各样的书店,光有书城是不够的。我理想中的书店模式是书店+咖啡店。全香港没有一家咖啡店有书,有的只是杂志。台湾这种书店+咖啡店的模式很多,像诚品就是,虽然它的咖啡很难喝,卖得也贵,我还是喜欢去。像上一次我在台湾看到一个叫“波希米亚人”的咖啡店,我就冲着这个店名进去了,进去了大吃一惊,发现他们提供顾客翻阅的书架上居然有卡缪和卡夫卡的小说,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书都是附近的顾客赠送的。这种惊喜读书人最喜欢。在内地,上海的季风是一个好例子,我反对任何独大,除了大型的书城外,还应该有经济型的书城,小书城。

    记者:你说过,好的读书风气是要培养的,中小学老师责无旁贷,好的书店和媒体上的书评应该是辅助学校教育的两大功臣。那么大学呢?我知道你一直在美国和香港的大学教书,能否谈一下一所大学对一座城市读书风气的影响?

    李欧梵:一所大学对一座城市的读书风气的形成相当重要,但不见得有了大学城市的读书风气就好了。像香港有九间大学,但读书的风气很差,很多人看报,看杂志,但读书的人很少。前不久中大校园里有一家小书店就倒闭了。想想看,中大的学生里,每30个人买一本书,都可以维持这家小店的生存,可最后还是倒闭了。但是大学多开几间,绝对对一个城市的读书风气有好处。
[NextPage]

    不能总站在道德学问的高地责问

    记者:你认为电子书绝不能完全取代印刷书。但现在年轻的一代都是从网络上阅读,阅读的介质变了,阅读的本质也变成了轻阅读,你在教书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现象?

    李欧梵:这种担忧是正常的,但应该想办法。多媒体的阅读,电影、电视、网络都是媒介,可以通过它们把读者真正带入到阅读的世界。不能总是站在道德学问的高地责问,而是应该发现正确途径悉心引导。我教书从电影教起,像《生死朗读》可以先看电影,再到图书阅读,做跨媒体的研究,最终回到阅读。像英文版的《战争与和平》卖78元,但一场电影就要70元。而且书还可以反复看,我觉得太值了。法国有一个调查,对网上可下载的书、软体书,60%的读者不喜欢,因为闻不到书的味道。生活是折中调整,而不是一个取代一个。我觉得台湾大块文化的赦明义正在做这样的事情。他利用影像演讲网络把传统文化传播到三地。书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新媒介搞一些创意性的东西。

    记者:你在美国有三十多年教书生涯,分别在哈佛等六所不同的大学任教,也在香港中文大学任职。海外的学生读书风格有什么不同?葛剑雄建议他的研究生不要读新书,你对你的学生又提出过哪些读书的建议呢?

    李欧梵:我在国外主要教中国现代文学。我在香港跟学生建议多看一些外国书。中国人很容易自大,多看不同语言的外国书,懂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东西,会让人心态平衡,眼界开阔。还有一个是学生要多旅行。我在台湾问过,一个班里有20多个学生没有去过日本,我给他们的暑假作业就是去旅行。我觉得研究生要看真正的好的经典理论,而不是时髦的理论。那些书往往出得很漂亮,但很多废话,翻一翻即可,可以看得很快。但托尔斯泰你看快就不行,因为每句话都很精彩。本科生要多看与自己专业不同的书。大学四年是建立一个全面的做人知识的时期。我最推崇的是《我的名字叫红》,他把阿拉伯的细密画写得很丰富,吸引我很想去阿拉伯看画。其实看得越多,就越知道经典的重要性,因为经典经得起时间的考量。

    最好先读历史再看文学

    记者:你的阅读习惯和爱好从年轻时到现在有没有变化?

    李欧梵:我七十岁了,基本可以做到随心所欲。我逼自己开课,不重复自己开过的课,这样就得大量地读书。我逼自己做演讲,像这次香港书展做《老残游记》的演讲,就得再好好看一遍书,我看得津津有味。我所有的阅读方法都是比较。像白天看莎士比亚的书,看研究莎士比亚的书,晚上看莎士比亚的电影,三个不同的渠道都是讲莎士比亚。还有我看三个不同版本的电影《战争与和平》,回过头来再去看小说如何写。不断地重读、积累,有的重要章节要读两到三遍。还有就是打破原来的顺序,跳着读,对年轻的学生可能不适用。我现在事情太多,每天只有三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时间,尽量早上起来看书,不看电邮,不做杂事,中午不出去吃饭,晚上不去约人。

    记者:能不能给一些普通读者提点读书方面的建议?

    李欧梵:一些基本的、大家公认的经典,任何人都要读。中国的就不必多说了,像《红楼梦》我看了三遍,一般最少应该读三到五遍。从文学的立场看,我觉得最伟大的小说是俄国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卡拉马佐夫兄弟》。我最近终于把《尤利西斯》读完了。我一直看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也很好。《罪与罚》太过激情,我喜欢有历史感的东西。《白痴》如果没有对希腊宗教情操的了解,不太容易读懂。我不看《复活》,说教性很强。我觉得喜欢读书的年轻人,应该先读历史的书,再看文学书。现在美国很多人在看金庸的书学中文,我反倒主张应该先看一些历史的书。入门的话,钱穆的《国史大纲》是最好的,另外,余英时的文集,吴晗的《朱元璋传》还有陈寅恪都是非常好的选择。现代文学,鲁迅一定要看。不过我已经边缘太久了,是少数派,未必合深圳读者的口味,这些书单足够了,如果都看完要花很多的时间,肯定会打折扣。

    记者:你觉得深圳读书月可以借鉴香港书展的哪些成功经验?

    李欧梵:深圳不必走香港这条路,要发展另类书展,搞香港书展没搞的。如果开最佳动画书展,说不定香港会有几十万人跑过去。也可以搞科幻小说展。先找一些另类的读者,说不定全世界有几千人飞往深圳看这个另类的书展。我觉得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门最好四地联手搞一个流动书展,利用地缘优势,可以更互动,更灵活。
[NextPage]

    李欧梵简介

    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翻看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最新的《人文文本》,大致可以看出他的兴趣所在:文本建筑、文本电影、文本阅读、文本记忆,四大块也正好是他一直关注的领域。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太康,今年正好七十岁。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博士又前后任教哈佛十载,最后从哈佛退休。先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其著述从《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中西文学的徊想》、《西潮的彼岸》到《狐狸洞话语》、《上海摩登》、《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世纪末呓语》等,涉猎颇多。张爱玲也是他的研究对象之一。他自称喜欢所有晚期的东西,像晚唐的诗、晚明晚清的小说。理由是在一个朝代的晚期,它的文化积累一定是最丰厚的,与外在的危机撞击,在这样的背景产生的文学作品一定精彩。

    (编辑:李明达)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