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评巴赞的《电影是什么》

2008-06-30 17:19:43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

   

作者:蔡宛若 

    《电影是什么?》特别修订纪念版  [法]安德烈·巴赞著  崔君衍译  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今年是安德烈·巴赞诞辰九十周年纪念。他作为一个电影哲学家,高屋建瓴地从哲学本体论高度研究摄影影像和电影的本性,为电影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地位,在业界有着“电影的亚里士多德”之称。一位并未实际参与电影制作而是积极投身于电影传播的影评人,能获得如此无与伦比的长久声誉和爱戴的,瞻前顾后,或许永远独一无二。尽管只度过四十个春秋的巴赞献给钟爱的电影日子并不长(15年),但那份挚爱,实在不可以用时间来量度。

    巴赞作为影评人馈赠后人最重要的也是众所周知的遗产就是这部文集《电影是什么》,先是散见于报纸杂志小册子,而后方集结成册。该书后来被影迷尊崇为电影“圣经”,巴赞独特又意义深远的电影美学观念主要集聚于此。

    巴赞有着深厚的哲学背景,却用浅显的文字来阐述观点,他的文字并不晦涩,但绝不能说不深刻。如果有读者习惯于把这两者当成共生现象的话,那么,翻开这本书,也算是一个去除成见的好机会。

    本来,书中收录的文章不是作为学术文章精心准备的。既然是影评人,书中大部分文字是随着当时影片刚刚上映而进行的颇具时效性的写作,这些毫无新闻体痕迹的文字跨越了半个世纪,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减。这一点,形式上,不能不归功于巴赞在表述上的功力;内容上,主要是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解析阐发的美学观念生命力常青。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热度退后,到现在,电影业的发展态势似乎已经大大超越了巴赞所论及的范围。电影类型越来越多,电脑特技广泛运用,在当下的电影语境中,再提及巴赞的长镜头、真实美学的理论,是不是觉得过时了呢?

    事实并非如此。这里,我想举一个较老的例子,拿影迷所熟知的费里尼和那部也许不如《八又二分之一》知名的《卡比利亚之夜》来说——众所周知,费里尼尽管师承新现实主义,但他完成自我风格的确立时已经脱离了曾深受影响的新现实主义电影种种所谓“皮相”上的特点——在这部电影里,费里尼的变化被敏锐的巴赞捕捉到了,在他的《卡比利亚之夜——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终结》一文里,却并没有引发对这种“离经叛道”的针砭,而是积极地为其风格转变辩护。如果读者通读了这部《电影是什么》,便不会有多诧异。因为巴赞所坚持的从电影本体出发的电影美学信念,使其能始终抓住一部新问世的电影最值得注意的“贴近人”的优点;自然,也能够犀利地分析出何谓不近情理的俗套和缺陷,而绝不是从意识形态和落于窠臼的陈腐观念来进行批判。当体验到文本中这种开放的特性以后,再断言巴赞的理论在我们这个时代仍可以成为指导电影优劣判断的一种力量存在,就不是盲目的没有根由的崇拜。

    尽管现状貌似繁荣,但影迷往往会感叹好片越来越少了。诸多商业大片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法后,却越来越难呈现那些经典拥有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在被好莱坞进口大片主导票房的情势下,贾樟柯导演沿袭新现实主义手法的低成本电影却引起越来越多观众的注意和喜爱,多少杀出了一条小路。这也该可以作为巴赞倡导的电影美学观念仍有旺盛生命力的一个佐证。
 
    巴赞除去这部文集给后人,便是其15年间对电影传播事业的投入——与雅克·多尼奥尔-瓦尔克洛兹、尤瑟夫-马利·洛杜卡创办了《电影手册》(台湾译名《电影笔记》)。杂志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国际化道路,致力于从全世界范围挖掘优秀的电影作品,催生了新浪潮运动及一大批狂热影迷。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哪一份杂志达到过如此深远的影响力。

    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电影的演进,针对艺术的追求和商业化运作之间的矛盾,早在《电影手册》旗下成长起来的新浪潮导演们之间便开始显现了。特吕弗和戈达尔之间的决裂或许是分歧的开端,不过其后至死不相往来的结局却并不能说明这种分歧绝对不可弥合化解。

    在今年上海大学联合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的“反思电影批评与理论: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台湾导演侯孝贤,内地的谢飞、贾樟柯,《电影手册》杂志现任主编让-米歇尔·傅东等均出席了研讨会,从各自角度讲述对巴赞的电影理论的理解及其对当代电影艺术的影响。目前手头有关这次研讨会的消息,最有意思的莫过于有人传侯孝贤声明自己原先对巴赞原本并不熟知。他的电影实践是从场记、编剧、副导等做起,逐渐积累经验,也是因为现实局限和殚心竭虑的摸索,创造出独特的体现台湾风土人情的诗意表达。然而,在接触到巴赞的理论之后,方发现自己的许多心得竟与这位不曾谋面的先辈所言契合有加。这点,不止于惊讶,更让人联想到当初张艺谋在担当《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摄影乃至导演自己的电影《秋菊打官司》和《活着》等作品时所拥有的漂亮的长镜头和隐含新现实主义叙事特征的手法,自然也想到张艺谋后来几近一边倒的商业取向。尽管没参与到这场研讨会的现实中去,但用新浪潮后来分化的趋势来印证国内影业状况,对于电影艺术的理想追求和投资回报的商业压力的现实之间如何取舍或平衡的问题,我猜想会是很多已经介入或准备介入电影事业的人所关心的一个中心议题,或许,会是一个永恒的争议话题。这已经是题外话了,或许,读者能从这本书里,通过巴赞的文字,结合自己的经验去分析、印证,对电影“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