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殷健灵心灵成长小说的诗意语言

2008-04-17 15:12:22来源:    作者:

   

作者:牛学智;杨永静  

    殷健灵心灵成长小说的代表作《纸人》及其姊妹篇《橘子鱼》(贵州人民出版社)以亲切的我—你式对话口吻,灵活自如的空间转换,记录了成熟后的自己与少女时代的成长对白。其中,细雨般柔和、温润的语言及细腻的少女情怀一次次敲击着女孩子们若隐若现的记忆密码,文中似像非像的经历也破译了女孩子们心底私密地带的乱码。

    她的小说用美好的事物表达心中所感,使原本单纯的或哀伤的心事透着朦胧的美意。比如  “时间的花瓣在我的身边不断地凋谢和盛开,记忆却始终像含露的早晨那样新鲜和芬芳,我不能阻挡许多人纯真的眼睛在岁月的风霜中渐渐枯萎,但至少我可以让自己在尽可能单纯的日子里久久停驻”;美而不腻味,柔弱而不脆弱,有幻想但不虚饰,这就不仅是某一特别人群的心灵期许,它如同美好的语言过电,打通了所有人对美的无尽想象。“我的思想仿佛生长在繁花似锦的地方,永远不会失掉对花的幻想,并因为这种幻想而备感充实。”

    “修辞立其诚”是多数成熟作家都可以做得到的表达效果,但对于少女这个既单纯又充满矛盾,甚至可能还往往愿意生活在自造的神话世界里的对象,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况是,作家很费劲地一而再再而三地独白,以及假想式地对白,可是,对于听者或者读者,不是不知所云,便是不得要领。也就是读这样的作品,一方面,读者总要始终把心的弦绷得很紧张,以防万一在哪个地方猜错了作者的用意;另一方面,作家也许忙乎半天,最后还是一嘘三叹,觉得少女就是难伺候。而殷健灵的善用修辞,总能拉近读者,哪怕面对的是一个无法猜测的心灵遭遇,她还是能于朴素中找到那根属于对方的妙音。比喻在她那里就显得尤为有内心冲击力,读者仿佛能与主人公身处同境。“一种前所未有的痛楚蛇一样从我的心底滑腻地泛起,失望犹如一只巨虫将我狠狠地咬了一口。”;“在睡着的姿态掩饰下,慌张的心理像发酵面团那样膨胀开来。”;“厚重的负罪感正沉向我心灵的深处,如一条黏滑的蛇缠绕我。”;“冬天,本是万物休眠的季节,夏荷的内心却像蛰伏了一头被圈多时的小兽,一有机会就要窜出笼子”;“这个肩,给了她一种神奇的安全感,仿佛漂了很久,刚刚找到了可以依靠的港湾。”

    声音的描写,是童话作品或者成长文学中常见细节,这与这类作品所设定的潜在读者心理活动特点密不可分。某种程度上,声音的情节用的好不好、写得妙不妙,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得失。声音自然也成了殷健灵作品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叙事元素。比如“门的响声很轻微,仿佛是气流挤压时发出的呻吟”;“盥洗室里所有流动的水声也同时消失,似乎是昏睡了”。“柔和忧郁的哨音缓缓地抚平车厢里的躁动,或粗犷或明亮,匆匆地,无声无息地点燃了夏天的火苗”;“有人暗暗长吁一口气,仿佛一只憋屈的瓶子终于被拔去了塞子;他的声音扁扁的,干涩而单薄,像被门缝压扁了的气流。”读着这些灵动鲜活而充满诗意的句子,它们已经不是一个个断裂的语言单位,而是一副副完整的心灵个体。放大了看,直接呈示声音的状态,以及状态中蕴藉着的听者心跳和节律,实际上超越了一直以来文学史上一经触碰声音必用反衬、烘托的写作惯性。

    对眼神中内容的描述直触内心,这也是殷健灵诗意语言中的一个不可绕过去的亮点。例如,“换过的清水漫不经心地滑过我的肌肤,好像爸漫不经心的眼睛”;“那眼光冷得像冰刀,轻轻地在我的皮肤上割了一下”;“红红的眼睛便直直得像钉子似的看着我,那目光带着某种我无法理解的内容,仿佛可以由表及里地刺到我的心里”“在她的眼睛里,思想敞开或是关闭,发出光芒或是没入黑暗,静悬着如同落月,或者像电光照亮天空。那些眼睛的语言,在表情上是无穷无尽的,像海一样深沉,像天空一样清澄,黎明和黄昏,光明与阴影,都在无声地自由嬉戏。”

    衣着描写在一些后现代作品中,只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布料,因为这些作品的人物似乎已经不需要外表,他们只有私我的内心、只有被显微化的动物本能。殷健灵生活在最具后现代意识的上海,但她对人的感知、观照似乎还很传统,她笔下的人物就比别的作家多了件似是多余实在恰当的衣物。“y老师穿了一件墨绿色的外套,像一棵浓密的大树一样挡在我的面前。”“夏荷注意到这是一条新裙子,长袖,领口和袖口都缀满了花边,且过于紧身,这让若兰原本丰满的身体显得更肉感,身体上的肉挤成一堆,随时都要绽放而出的样子。让旁边的人不由为她担着心。”

    上海是个多雨的城市,作者心中少女情怀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多雨的城市中,作者对雨及雨中景物的描写也颇为独到。例如,“雨点大如蚕豆,敲打在路面和玻璃上如同万马急行。雨下得没有间隙,雨声密集地令人窒息,到了深夜,大雨便狰狞得像肆无忌惮的怪物席卷一切,吞噬一切。”“被雨雾包裹的城市总是透着哀伤的气息,黯淡的光线里,街头行走的人,脸上带着一抹忧郁。雨雾让人的表情也变得模糊,迎面而来的人影在梧桐树的间隙里一晃而过,匆匆的,往往不能留下印象。”“透过被雨淋湿了的挡风玻璃,可以看到街道两旁装点一新的节日橱窗,也在雨中哭泣了似的。”

     雨仿佛成了人物缠绵不绝的述说。

     综观殷健灵的语言世界,不管是折射迷惘者内心的破碎,还是透露得意者心灵的轻浮;也无论是听声音、考验肉身的触觉,还是看雨、浏览人的腰身,它们都像一个个貌似独立,实则和谐统一的旋律,都奔向了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作者一心想要做的青春引渡人的秘密。只不过,殷健灵处理得是那么的无声无息,真可谓“润物细无声”。这样的写作是耗费心血的,这样的作家才是值得期待的。

  (实习编辑:马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