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作家推荐 文学研究 诗词歌赋 散文随笔 小说故事 经典重温 荐书 书评 访谈 评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走出中国的“中世纪”

2007-08-19 18:17:28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李天纲

   

朱维铮先生的《走出中世纪》(增订本)20年后再版,又一次获得读者的赞誉,可见有价值的思想和学术,原来是可以历久弥新的。回想起来,《走出中世纪》初次出版的情景还历历在目。1986年,本书以深入凝重的笔调,触动刚从“文革”过渡出来的人心,在“思想解放”的学术界引起热议。一位经历运动、变得激进的老先生说:中国人自己是走不出中世纪的,只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出中世纪”。稍后,另一位中年先生则相反,拿了一把西方“经典”尺度,丈量一番后,说中国古代根本不曾有过“中世纪”。说不要“西方中心”,自己拿的尺度却还是来自西方。1980年代的思想学术界,光谱很宽,色彩很丰富,对于《走出中世纪》的议论,是一个例子。

 

对于有着“文革”共同记忆的好几代中国人来说,十年噩梦,一朝醒来,惊怵之后,“中世纪”确实是一个容易唤醒的概念。经历过那一时期的好几代中国人,在东方的“文革”和欧洲的“中世纪”之间找到某种关联,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是,《走出中世纪》在20年前就不是一本可以拿来当作时髦谈助的“伤痕”类书。它非常耐读,是专业书,主要的读者还是综合性大学文史哲专业的学生。复旦大学的学生都知道,朱维铮先生是校园内最为恪守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教授之一,无徵不信,无稽不谈。通观全书可以发现,《走出中世纪》提炼了1930年代以来的明清史研究,浓缩了中国近代从晚明到晚清的波澜壮阔之进程。

 

《走出中世纪》确实不是一本容易读的书,其中的观念和史实,编织得非常细密,需要相当程度的思想兴趣和学术训练才能慢慢进入语境。当然,一般读者也能凭着人生的阅历,从本书饱含热情的文字中悟到些什么,但要领悟到更深的意义,先要熟悉近四百年来的明清学术史。书中“匪夷所思”一篇,是周围很多朋友都喜欢咀嚼的,每一条文字都约到最简,其中包涵的学术意蕴,需要自己用功力去发掘。例如,第一条“徐光启”说:“他(徐光启)向利玛窦问了西方政教,便想赴欧洲亲自考察一番。没有成行,那不是他的过错。假如他真的去了,又回来了,中世纪晚期的思想史,会不会是另一种模样呢?”在“文革”后的学术界,这是个很突兀的问题。要知道,1983年国内学术界纪念徐光启逝世350周年的时候,很多学者还在回避他与利玛窦的交往,掩盖他的天主教徒的身份,连徐光启从上海到过澳门,见过西洋人的事实都加以否认,生怕一位中国的爱国者,和西方天主教会扯上后就有损形象。

 

整个1980年代,朱维铮先生和一批志同道合的中年学者合作,恢复了1930年代十分兴盛的“中国文化史”研究,开创了这个领域的各项教学和研究。从“文化史”角度,突破“政治史”、“思想史”、“经济史”等传统学科中意识形态的限制,马上有清新可喜的气象,受到学术界的瞩目,纷纷响应,一时涌起“文化热”。

 

讲授就是写作,用写作的精神来讲授。这种精神,注重探讨,不计功利,古人称之为“述而不作”。如今,这种古人精神被计算“论文数”,强调刊物“权威”、“核心”级别的学界所抛弃,却还在《走出中世纪》这样的“札记”类著作中保留着。《走出中世纪》瑰集的多是真知灼见的“笔记”、“断想”和“考证”,没有一篇是高头讲章式的“论文”。出版后,在一次“谈学”中,我问过老师,“在今天动辄以大部头空头著作唬人的年代里,(《走出中世纪》的札记体形式)显然有一个重要的学风问题,您如何看待?”老师戏称这样的高头讲章,就像是个虚假的“大头娃娃”,不过就是晃来晃去而已。

 

最近20年里,学术界的“论文”产量大幅度提高,学术行政单位所属各级学术刊物的学术声誉却渐渐破产。因循、重复、剿习、抄袭、卖版面、吃作者、榨基地,各种各样的丑闻层出不穷,究不胜究。相反,倒是出版社、报社和一些公众型的刊物为了兼顾读者面和发行量的考虑,刊发着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作品。像老师这样的前辈学者,完全置身于当代“名利场”之外,仍然不加入这场无规则的游戏,还是一如既往地“述而不作”,写着自己的“札记”,在几家遂合心意的刊物上发表。老师的《走出中世纪》,和他以后的一系列作品,都是这样写作的。如此境界的“述而不作”,鼓励了很多有志于学术的后辈。

 

转眼之间,《走出中世纪》出版已经二十年了,离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年代的结束,也已经三十年了。这二三十年里,好几代的学者努力“走向未来”(《走向未来丛书》语),“走出文化封闭圈”(张隆溪语)。现在的中国学术界,已经“换了人间”,不可同日而语。中国社会既发生了相当程度的变化,也产生了很多新问题,这些都不言而喻。但是,变化的方向是否真的如当初学者们的设想,当今中国的现状是否真的已经不再“封闭”,是否真的完全不需要再对“中世纪”怀抱忧虑,这些都是大可怀疑的。

 

中西悬隔,时空跨越。一种历史,比如说“中世纪”,不可能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中重复开展。换句话说:欧洲的“中世纪”和中国的“中世纪”天然不同,拿欧洲标准量世界,保持“西方中心论”,当然都是肤浅的。但是,以中国历史学问为根基的学者讲“中世纪”,天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不必由“反西方中心论”者来提醒。老师的学问,是从中国历史的深处出来的,他在《走出中世纪》中讨论的,当然是“中国的中世纪”,不是欧洲标准的“中世纪”。其实,只要真正摸到历史的脉络,讨论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欧洲历史的概念,如“中世纪”,完全可以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借鉴,而“标准”、“定义”都退居次要。正因为如此,在《走出中世纪》这样的著作中,我们可以从晚明到晚清的近代历程中,看到很多人性和社会的大问题。

 

(编辑:李柘樵)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