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婷婷 冯华
从1842年德国汉堡的火灾废墟图片开始,新闻摄影一直在和灾难题材打着交道。它所拍摄的主题往往是不可预知或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因其题材重大、冲击力强、形象直观,特别吸引读者关注;它可以触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也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新闻摄影大赛荷赛上经久不衰的热点。
但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也存在很多弊端。首先,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传播,存在明显的负面社会影响;其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的采编、发表中,极易造成对受害者及其亲属的新一轮伤害;再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一旦具体真实与总体真实不能统一,出现片面报道,对大局不利。这些弊端能否得到妥善解决,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摄影工作者的道德水平。
拍摄:并非离现场越近越好
灾难性摄影不同于其他摄影,此中的新闻事件即灾难性事件,新闻人物即灾难性事件的受害者与相关者。当摄影记者接到该类采访任务时,应该本着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标准,做好以下步骤,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为。
一、摄影记者应适时出现,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一些特殊场所,如受害者或受害者亲属的私人领地,进行宗教、传统仪式的场所,以及举行家庭葬礼的地方,摄影记者要谨慎涉足。以下几点,可以作为摄影记者能否出现的思考路径:首先,我所预计拍摄的图片是否有真正的新闻价值;其次,我的出现是否符合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第三,我的出现是否会引起当事人的反感、愤怒甚至仇恨。
倘若思考的结果是可以出现,那么距离即摄影记者的活动空间,应该以多少为合适?有人认为,在被拍摄对象进行庄严之事或过度悲伤的场合,摄影者应该与被摄对象保持一段庄严的距离。遵循新闻的真实性并不需要记者们抵着新闻人物的脑门拍摄,个人悲哀的无限扩大,无助于受众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了解。相反,退一步保持一定的距离,反倒能开辟出独特的新闻视角,揭示更深层次的东西。如由托德?海勒斯拍摄的获得2006年度普利策专题新闻摄影奖的作品《最后的葬礼》。在拍摄过程中,托德?海勒斯的镜头与被摄对象一直保持一定的距离,正是这“一定的距离”使被摄者留下了尊严,使读者读出了感动,使作品拥有了获奖的理由。此类作品还包括2008年第51届荷赛获年度当代热点类三等奖的作品、法国摄影师William Daniels拍摄的《乌干达父亲照料患痢疾孩子》和获年度新闻人物类(故事)三等奖的作品、美联社以色列摄影师Oded Balilty拍摄的《南京大屠杀70周年》等。
二、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面对不同情况,应正确选择拍摄与否
1. 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的特殊场合能否拍摄?
选择拍摄新闻场景中的典型瞬间体现的是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而选择拍或不拍,体现的是摄影记者的道德水平。在拍与不拍的斟酌间,摄影记者扮演的是新闻把关人的角色,他面临着对新闻内容的第一次取舍。因为灾难性摄影的特殊性(有时拍摄就意味着侵犯),摄影记者也不可能不落细节,通拍一气。因此,摄影记者应当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当道德规范的条条框框成为自我意识,拍摄与否可以瞬间决定。
2. 在灾难性事件余波未平的危急时刻,如海啸后幸存者漂泊海上等待援救时。这些时候能否拍摄?
摄影记者应该明确一点,人性人道永远高于新闻摄影的职业价值。记者先而为人,次而为记者。倘若此时已有人救援,那么可以拍摄;倘若摄影记者是只身在此,那么救援责无旁贷。
三、摄影记者应采用合适的拍摄方式、拍摄方法[NextPage]
拍摄是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工作中最后且最重要的环节。面对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拍摄对象,所采用的拍摄方式、拍摄方法是大相径庭的,但基本是相通的:
1. 注重真实性。某些摄影记者主题先定,部分真实和整体真实无法达到统一,这也是违背新闻真实的行为。2008年第51届荷赛的获奖作品美国摄影师John Moore的作品《贝-布托遇刺》以其重大的新闻价值和强烈的现场感获得年度突发事件类组照一等奖,虽然爆炸的场面是模糊的,但并没有影响它的传播价值。
2. 尊重被拍摄对象。
面对生者,需要尊重;面对死者,也是如此。面对残缺不全的尸体或是扭曲变形的尸身,都是不宜拍摄的,除非它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和新闻价值。这种时候,摄影记者可以利用一些技巧来拍摄,以替代过于恐怖血腥的原状。如获得第48届荷赛年度最佳新闻摄影奖的《海啸》的拍摄,摄影者阿尔科?达塔突破常规,只把死者的一只胳膊摄入了镜头,可谓独具匠心,使新闻信息和死者尊严两不误,值得同行学习。
编辑:不能片面强调视觉冲击力
新闻摄影工作者不仅包括摄影记者,还包括图片编辑。图片编辑是保证图片再加工顺利完成和传播效果最终实现的关键因素。新闻摄影的道德自律不仅要求摄影记者道德自律,也要求图片编辑道德自律。
一、适时派遣摄影记者
灾难性事件很大一部分都是突发事件,图片编辑虽不及做详细的新闻策划,但还是可以进行判断、梳理,以决定是否派遣记者对其进行报道。图片编辑的价值取向、道德水准对整个摄影工作的影响举足轻重。
二、合理筛选图片
与摄影记者拍摄与否的思考内容相似,图片编辑的选择一部分体现的是业务素质,即哪张图片最具新闻价值;另一部分体现道德水准,即这张图片是否符合新闻摄影的伦理道德,能不能发表。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编辑对图片采用与否的道德思考,很大程度上是对图片血腥、恐怖、痛苦因素的判断。
如今对于这种图片的选择采用,有了新的判断标准:“1. 是否有可以替代的照片;2. 刊登这张照片的真正价值所在;3.对受众的影响。”
图片编辑在刊登该类图片时,所要遵循的核心思想是: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而最小限度地产生伤害。如果这种编辑思想在传播业内成为惯例,就不会出现诸如“恐怖分子的斩首录像”“萨达姆的绞刑录像”之类的图文资料在电视、网络上横行的现象了。
三、合理使用图片
图片的使用方式也大有讲究。美国《棕榈海岸邮报》的摄影记者拉达斯?肯尼就被图片编辑的不慎编排所伤害。拉达斯?肯尼因为拍摄关于美国南部新移民不幸生活的照片获得了普利策摄影特写奖。为表庆祝,《棕榈海岸邮报》把一张肯尼获奖时喷洒香槟的照片和他的一张描述新移民家庭孩子们衣裳褴褛的获奖照片,并列排放在头版发表。这让肯尼愧疚难当,不得不辞职。图片编辑的这种并列排放图片的方式必定会让读者去对比两张图片,产生肯尼利用他人不幸谋取个人成功的错觉。
在灾难性新闻摄影报道中,图片编辑应该把握好“灾难”这一主基调,合理使用图片:
1. 在版面的安排中,同一版面的内容要保持主基调一致。灾难性新闻摄影图片以及相关内容应避免与娱乐、休闲等较轻松的内容排放在一版内,对开的版面最好也能与主基调和谐。
2. 在图片的搭配使用中,并列或上下位置的图片保持主基调一致。
3. 图片的注释或所配消息的语言,宜庄不宜谐。[NextPage]
4. 刊登该类图片的版面颜色、线条、底纹等都要与主基调保持一致。其颜色宜冷色调,忌暖色调;其线条宜简洁沉稳,忌繁杂花哨;其底纹宜大方低调,忌张扬。
从图片传播效果看道德自律
摄影记者和图片编辑的采编工作是为摄影作品最终实现传播效果服务的。传播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传播对社会和受众的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多寡。在灾难性新闻摄影中,有为数不少的摄影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暴力、血腥、恐怖或痛苦的画面。这些作品的传播可能会对特定人群造成侵犯或伤害。
一、对被摄者个人或群体的侵犯或伤害
灾难性新闻摄影中的被摄者,多为该灾难事件的受害者。他们在灾难中或流离失所或痛失亲人,心灵和肉体饱受摧残,却因为被记者摄入了镜头,一夜之间成为新闻人物,需要应对公众的聚焦、媒体的包围。灾难和传播,改变了他们的一切。
二、对全体受众和社会的侵犯或伤害
在灾难性新闻摄影传播中,受众被侵犯、被伤害,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摄影工作者和大众传媒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力过度拍摄刊登灾难性事件中血腥、恐怖、痛苦的图片。这种传播不仅会干扰受众正常的认知系统,而且会造成感情麻木、阅读疲劳、心理困倦;还会强烈刺激受众的视觉和心理,使人们产生恐慌。久而久之,这种传播会摧毁积极心态、正常认知,形成不健康的看客心理和窥私心理,最终破坏社会整体和谐的心理结构。
此外,这类作品的传播还会导致社会风气不正,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降低受众的鉴赏能力等等,容易造成新的社会问题。
三、对新闻摄影工作者的伤害
因为自己拍摄的作品受伤害,不得不提到摄影界一个著名的悲剧。原是南非一家小报摄影记者的凯文?卡特在1993年非洲大饥荒时拍摄了《去救济站的路上》一图。强大的舆论和来自个人内心的双重压力使得卡特在获得大奖两个月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33岁。
就我国目前的具体社会状况而言,摄影工作者进行道德自律是建设负责任的新闻摄影最易实施且最为有效的手段。因此摄影工作者除了应该具备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法律素质这些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外,也应该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它是对摄影工作者内心的要求,是和谐健康的新闻摄影的灵魂所在。
首先,新闻摄影伦理道德应该成为新闻院校的必修课,使未来的摄影工作者在接触专业的最初,就能接受到伦理道德教育;其次,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制定摄影工作者的伦理道德准则,道德自律是由他律转化、升华而来的;再次,大众媒介应该把摄影工作者的伦理道德系数计入个人业绩的评定中,从客观上促进其道德水平的提高;最后,摄影工作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