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兰·朱利安
1963年3月出生于巴黎,儿童时代在斯洛文尼亚的Livold度过。在法国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从少年时代就酷爱摄影,14岁开始拍照,曾在法国黑白暗房大师乔治·费弗尔的暗房学习,曾游历过全世界许多地方。1986年获得英美文学硕士。
回到巴黎之后,他成为一名英语教师,后又移居斯洛文尼亚的乡村。1992年,他回到法国,全身心地投身到摄影,不断到巴尔干、黑海地区、前苏联、日本、加勒比地区、耶路撒冷和波罗的海旅行。
1995年,他在弗勒里-梅罗吉的青少年监狱(在巴黎南部,欧洲最大的监狱)建立了一个专为青少年犯人开办的摄影学习班。在那里,他教授学员如何创造性地拍摄,如何洗印照片。他们的作品在监狱里定期展出。卡蒂埃·布勒松在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一年要去好几次,威廉·克莱因和马克·里布也到过那里给予他们鼓励。2000年,他在斯洛文尼亚的Celje的青少年监狱,创建了另一个摄影学习班。随着这些项目的开展,他开始在前苏联地区的年轻犯人中间进行类似的摄影交流。
克劳迪·斯鲁本的照片在世界各地展览中展出,曾被法国国家图书馆、欧洲摄影之家、水之堡摄影博物馆、东京大都会摄影博物馆等机构收藏。
克劳迪·斯鲁本使用徕卡M4-P相机和28mm镜头。
克劳迪·斯鲁本总是深思熟虑后才说话,交谈的时候语句缓慢,总是提问而不是迅速作答。这大概是因为斯鲁本在被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之间撕扯着,他的护照上写着“法国”国籍,但是他在斯洛文尼亚长大,在法国他总是被看作是外国人。他首先对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存疑。
他在Picto(巴黎最早的专业图片制作、输出机构)参加过乔治·费弗尔--这个20世纪具有传奇色彩的暗房大师--的培训课程。但是他的影像表达超出技术的范围,克劳迪·斯鲁本说:“对我来讲,摄影在很多方面就是在处理语言。一张好的照片就是一句结构优良的话语:它向那些不在现场的人们阐释一个事件。”
[NextPage]斯鲁本一直在拍摄黑白照片。他的画面语言就是黑色,他的照片从恣肆的黑色中获得生命,没有锐利的分辨率,却有一种既容易被理解也让人不安的氛围。斯鲁本说,甚至在16岁的时候,他就精确地知道他喜欢哪些照片,不喜欢哪些照片,“从那时到现在,我喜欢的照片都是既描述现实同时又超越现实。”他不否认在这方面他受到罗伯特·弗兰克的影响。他一直致力于自己心目中的独立摄影。这是一种远离主流和不受拍摄任务干扰的接近摄影的道路。他认为摄影需要独立地选择拍摄题材,斯鲁本说:“当我开始一段旅程,我知道它要花费多长时间。但是在到达和离开之间,我会尽可能保持心灵的自由,如同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行走。”因为一直在行走,他的作品中包含着时间的主题。他对人有兴趣但不是要想让他们曝光于现实之中,他不是现实的追逐者。他通常从平视的角度拍摄人,并时时提醒自己为不同的阐释留下空间,包括最坏的阐释。
[NextPage]
斯鲁本是一个另类的旅行摄影家,背上一个帆布背包就可以开始他的发现之旅。他说,“我并不绞尽脑汁来找寻题材,题材是在旅行中自己迎面而来的。”
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斯鲁本就在拍摄黑海地区。那是一些地理学家或是新闻记者视野之外的影像,不是来自委派的任务,而是来自自由的拍摄。他迷恋这个地区淡淡的色彩,克劳迪·斯鲁本说:“尤其是在冬季,灰色调特别突出,好像每件东西的颜色都被水擦洗过。每个人都带着思考躲避起来。这是一种外向型生活方式的对立面,但不应该与空虚的生活方式相混淆。在那里没有人期望冒险。”克劳迪·斯鲁本的影像却是在灰暗的光线中冒险。他的照片看上去像精心布置过。但是这个结果并不是因为主观的摆布,而是因为时光的静谧。可能黑海和它沿海的7个国家只是斯鲁本出发去寻找自己的一个借口。他在找寻他自己的思想和文学。
克劳迪·斯鲁本说:“在一定的时候,唯一重要的是在相机和你的主旨之间是什么在运作着。我需要一种东西来发展我和我所拍摄的东西之间的关系。这个东西就是一部徕卡相机。”
(编辑: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