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最新上映 台词迷 美图 预告片 幕后故事 微电影 七嘴八舌说影视 影评 访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暴力美学鼻祖

2010-06-23 14:36:13来源:网友推荐    作者:

   

  山姆·派金帕(Sam·Peckinpah)这位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城市弗雷斯诺的美国电影导演生于1925年,卒于1984年。山姆·派金帕的电影永远充满着令大家不安的暴力和与之相对应的深层次反向思维。山姆·派金帕在成为电影导演之前是做为编剧和电视西部类型片导演开始自己的拍摄生涯的。派金帕具有暴力风格的电影拥有众多的影迷,极具视觉化且富于创新的影象不仅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和关注,连新纽约杂志的资深影评人Pauline ·Kael也成为了派金帕忠实的粉丝。而派金帕的电影受到吹毛求疵者诟病的不仅仅是其中过多的血腥场面,影片中对暴力场景过多的宣泄以及道德标准的模糊才是派金帕电影处于风口浪尖的真正原因。那些为其带来声名的电影比如说《日落黄沙》都有着被数以千加仑计的红色堆砌起来的残忍场景以及大量旧有西部电影中未曾有过的暴力场面所充斥!随着在山姆·派金帕电影生涯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电影《日落黄沙》的上映,“嗜血山姆”的名头也声名雀起。到了1970年《稻草狗》的面世,山姆·派金帕那些风格独特的电影在市场上大行其道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社会的诸多非议和争论!

  山姆·派金帕在拍摄《日落黄沙》之前制作了众多的电视剧和三部电影。《牛郎血泪美人恩》(1970)是在《日落黄沙》取得了成功之后拍摄的电影,而《约尼尔.波恩纳》(1972)也是在《稻草狗》取得成功之后而拍摄的影片。这两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都是关于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逃亡的故事,同样充满了对生命的乐观态度。那些扑面而来的批评不仅伴随着山姆·派金帕14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同时也忠实的展现了山姆·派金帕电影生涯中许多的精彩时刻。1995年在林肯中心有电影组织举行的回顾山姆·派金帕的活动中2001年刚去世的美国最顶尖的影评家宝琳·凯尔女士(Pauline·Kael)就曾经评价山姆·派金帕电影为“诗意之血”。在这个短小的评语中宝琳·凯尔女士准确的抓住了山姆·派金帕电影中最为重要且不容忽视的两个元素,强烈而和谐富有生命力的暴力美学或者乌托邦美学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电影世界中去。有些评论甚至于把山姆·派金帕和海明威,福克纳,库柏等一起并列为最能代表美国文化传统的“美国之子”。正是这些积极的评价也使得公众开始重新认识和评价山姆·派金帕的电影。山姆·派金帕灵活善变的电影风格也给当代许多,包括马丁西科塞斯(愤怒的公牛),昆汀·塔伦蒂诺(杀死比尔),吴宇森(喋血双雄)在内的著名电影制作人的电影创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我们从他们的电影作品中不难发现向“山姆·派金帕”致敬的桥段和场景。

  山姆·派金帕年幼时的生活经历并没有多少可作为谈资的。1949年派金帕在自己的家乡洲立大学获得了学位并且在南加利福利亚大学继续着自己的博士求学之路。与此同时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他在洛杉矶当地的一家电视机构干着道具保管员和舞台管理的工作。在1951年到1953间他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找到了一份助理编剧的活。在1954年,山姆·派金帕幸运的作为助理获得了与著名导演唐西格一起工作的机会。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为电视节目撰写剧本的差事。1961年山姆·派金帕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西部长片《要命的伙伴》。这部低成本电影讲述了一个舞厅的舞女寻找自己儿子真实身世的故事。影片获得了大家一定的关注,这也使得山姆·派金帕在拍摄电影时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山姆·派金帕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午后枪声》(1962) 在比利时电影评论家的肯定和赞许,在瑞典《午后枪声》获得了银叶奖。随着影片在国际上取得了成功,美国影评家们也给了影片很高的赞誉,山姆·派金帕更是被誉为新一代的西部导演。邓迪少校(1965)是山姆·派金帕第三部电影作品。这部由大明星查尔顿赫斯顿主演的电影以美国内战末期为背景,讲述了一位联邦监狱的官员的故事。影片在拍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得派金帕失去了对影片完全的控制,以至于影片对观众而言显得有些冗长和某些情节让人有些费解。哥伦比亚公司在上映前对影片做了很多的修改和剪辑,这大大的激怒了派金帕。随后他丢掉了本应该属于他的下一部电影(《辛辛那提小子》)的拍摄权。此后的三年山姆·派金帕在电影领域可以说是一直处于失业状态。但在电视圈他根据小说改编而成的《Noon Wine》(1966年)却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按照当时的评论,山姆·派金帕下一部电影《日落黄沙》的风格走向了极端的暴力。山姆·派金帕在才华横溢的编剧Louis·Lombardo,摄影师Lucien·Ballard的帮助下运用慢镜和蒙太奇的手法完美的诠释了暴力的内核和实质。《日落黄沙》之后派金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导演风格,他的下一部电影《牛郎血泪美人恩》(1970)讲述了一个男人被抢劫后在沙漠面对死亡却奇迹般找到水源幸免于难的故事。有评论说:影片在暴力的背后却充满了温暖人心的爱和幽默,演员们出色的演绎注定会受到广泛的关注。随着“嗜血山姆”的名头日益稳固,整个70年代也成为了派金帕相对“高产”的时期。他一共制作了大约8部电影,1971年的《稻草狗》,1972年的《约尼尔.波恩纳》。在1972年至1977年间,派金帕先后制作了亡命大煞星,比利小子,惊天动地抢人头,杀手精英和铁十字勋章。山姆·派金帕电影的水准从《亡命大煞星》开始就急剧的下滑。综观这些“超现实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山姆·派金帕式电影,《惊天动地抢人头》无疑是受到外界影响最大的一部电影,联合艺术电影公司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压缩了影片的预算。整部电影只能在低预算连个完整的演员阵容都无法凑齐的情况下在墨西哥完成拍摄。影片充满了绝望的气息,除了带给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冲击之外,影片同时还带有少许残酷的诗意。接下来的一部作品《铁十字勋章》是在低预算的情况下在南斯拉夫完成的一部描述关于战争对人内心深处带来严重伤害的电影。影片用灰暗的格调集中讲述了二战时期德军军官斯坦钠在1943年的德俄前线是如何保护自己的手下军士的。虽然电影上映后大多数的评论都使用了“血淋淋”或者“歇斯底里”等类似的字眼来评价本片,但著名的电影人奥逊·威尔斯却打电报给派金帕称《铁十字勋章》是他看过的最好的“反战电影”。《铁十字勋章》在美国公映后成了评论和票房的双失败者,但是在欧洲影片却获得了与美国截然相反的待遇。在德国和奥地利“铁十字勋章”打破了当时由音乐片《音乐之声》所保持的票房记录。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又重新看到了那些在“日落黄沙”中看到过的属于山姆·派金帕独有的疾风骤雨和令人迷醉的“暴力”。山姆·派金帕用自己特有的笔调和感触探讨了战争给士兵所带来的心理层面上伤害,对战争本身和发动战争的人发出了深深的诘难和控诉,令人深思。到了70年代后期山姆·派金帕的事业似乎走到了尽头。《大车队》和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周末大行动》都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编辑:王骞)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