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海红
一 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背景研究
美术学院的教育教学是以美术文化作为自己研究与教学的主要对象,当美术文化发生变化及重大发现时,势必影响到美术学院的教育教学发展。
1、艺术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艺术是动态的,艺术的发展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每一次的继承与创新都不是对原有艺术的简单照搬和复制,而是在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的再创造。丹纳曾说“一部艺术作品是由一般精神状态”和文化的“周围环境之总和所决定的。”【1】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正是新兴资产阶级为发展其新政治、新文化、新思想,在全面学习、挖掘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形成与创新的结果,艺术从为宗教神学服务的阶段,转向注重人文科学研究的以写实风格为主的古典艺术阶段。1562年在意大利创建的第一所艺术学院就是以古典艺术为教学的主要内容。19、20世纪工业大发展,资产阶级社会地位不断巩固,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照相机、摄像机的发明,提供了新的艺术载体。物理学、光学、色彩学知识的丰富,带给艺术家更为科学的眼光来再现客观世界,我们比较熟悉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等等,都体现了艺术家对形式语言的探索。德国包豪斯学院正是在这一发展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整套美术设计教学新方法。当代前卫艺术的形成与发展也是沿着这一必然规律运行的。现代网络时代改变着人的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叔本华的唯我主义本体论、唯意志论,弗洛姆的精神分析学和社会心理分析研究,尼采的“上帝已经死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及福柯的结构主义哲学等等思想直接影响着艺术的创作。在一切都成为商品的现代经济环境下,艺术也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艺术家要谋求立足之地,必然紧跟时代,与媒体、时尚文化积极互动,标新立异以引入注目。现代科技的发展,媒体视觉艺术的兴起及艺术策展人的登场,使艺术观念、表现形式、艺术语言、视觉空间更为开阔;当代艺术通过各类国际双年展、电子网络技术、资讯媒体得到最为快捷、广泛的传播,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艺术从研究艺术本体转而担当起人类智性释放与对社会批评的任务。
2、前卫艺术的含义
“前卫艺术”主要是指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艺术史上以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出现为标志的具有前卫性、先锋性的艺术流派;在中国,则特指改革开放后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所发生的具有前卫性的种种艺术。“前卫”(Avant-Garde)又可译为先锋,原系军事用语,指作战时比主力部队超前的先头分队,有开拓前进道路之意。最早将“前卫”一词引入艺术领域的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他主张艺术家应像战士一样,在社会政治中扮演冲锋陷阵的重要角色。克莱恩则表示:“前卫这个名词是指一群团结的画家对打破传统价值有强烈的共同信念,并反抗通俗文化和中产阶级的生活形态。”[2]
3、前卫艺术的发展优势
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说:“只有个别的文化,而无普遍的、抽象的文化……在检讨某一具体的文化传统及其现代的处境时,我们更应该注意他的个性。”[3]透过前卫艺术现象表层,我们可以看到其特有的艺术个性及文化精神。
(1)艺术观念的创造性
“艺术没变,变的是人们的思想。”(毕加索说)从杜尚用工业现成品创作的《喷泉》“进入观念创作阶段,用观念形式躲开了传统的影响力。”[4]到德国艺术家约瑟夫波伊斯在其基础上大力“扩张艺术观念”,倡导艺术走出狭隘的美学空间,复活人的创作能动性的“社会雕塑”以来,创作思想就在发生根本的变化,艺术家视野不断扩展到视觉各领域,表现模糊的内容,引进禁止的题材,制造真幻的场景,创造新奇的形式,形成怪诞的风格等等关键都在于观念的转变,而不是技能的提高。虽然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需要技术上的支持,但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艺术家创作观念的创新。
(2)艺术表现的开拓性
有史以来的艺术表现从未像前卫艺术来得如此的丰富。从平面的到立体的,从静止的到动态的,从传统的到现代科技的,涉猎了绘画、雕塑、装置、摄影、行为、表演、媒体制作等众多领域,集声响、玻璃钢铁、光电火药、科技工业材料于一身;在创作时间段上也纵向延伸,有的作品往往历时数年,前后做了一系列作品才完成一件创作,这种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作表现手法使各学科各画种之间界线逐渐模糊,各流派大分化的同时又伴随着大综合趋势。杜桑坦言:“从库尔贝以来,人们就一直认为绘画是作用于视网膜的,这是个人人都犯的错误。视网膜是瞬间的!在此之前,绘画有着其它的功能:它可以是宗教的、哲学的、道德的……我们这个世纪(绘画)完全是涉及视网膜的……这是相当荒谬的。”“如果你能发现另外的自我表达的其他方式,你会从中受益的……”。[5]
[NextPage]
(3)观众参与艺术创作的大众性
在传统的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作品往往是独立完成的,与观众的互动可能性极小,即使观众对作品产生多么丰富的妙想都是在作品完成之后的事。作品与观众两个相对独立体很难产生关乎切身的利害关系,作品对人的震撼力的多少往往是隐性的。而前卫艺术强调观众参与创作,将观众放在艺术家同等的位置上,迫使公众参与作品评价,对自身原有经验和人类生存空间行为规范进行判断。“每个人都是艺术家,这个论式引起不少的争议,也常被误解,它探讨的是社会这个躯体的改造,每个人都能够一一探讨的前提是必须参与其中,才能促成社会快速转型。”[6]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雕塑专业的一位学生用两年时间喂养了一大玻璃缸的苍蝇,几百只苍蝇经过几代繁殖已家族庞大。之后,他设计了一个电子计票器和两个开关阀,一个开关控制装有杀虫剂的玻璃瓶,另一个开关是控制玻璃缸的盖子,让苍蝇飞出来。他宣布在展览时让观众投票选择启动哪个开关。这引发了一场大争论,有的观众不忍心看到这几代“宠物”死于一旦,有的观众担心苍蝇在展厅和校园乱飞,传染病菌,从而引发了一场大争论。展览开幕式那天,双方支持者自发穿着印有“让苍蝇自由”和“杀死苍蝇”字样的T恤来到展厅投票,整个展厅挤得满满的,经过两个小时投票后,“杀死苍蝇”的投票勉强超出,于是艺术家开启杀虫剂开关,苍蝇顷刻死亡。[7]观众的参与左右着创作的结果,但作品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发了人们保护环境和动物的长久思考。这正是作品的力量所在。在现代媒体支持下,观众的参与可能程度还将不断扩大。
(4)对当下社会的批评性
正如哲学家马尔库赛所说:“艺术不是既定政治机构美化共事业及苦难的女仆,倒会变成为摧毀这一事业及其苦难的技术。”[8]当代艺术家宋冰的行为艺术《印水》思考着文化存在与消失的问题;张大力的摄影《拆》强调着“环境的改变必将改变人的精神”[9]王晋的装置作品《冰96中原》理性对待“中国目前激烈的商战,或者说日趋白热化的高消费现象”[10]崔岫闻的录像作品《洗手间》质疑“女性自身及女性作为一个元素在这个社会中存在所呈现出的问题”[11]。前卫艺术不自觉地演变为当代社会的对立面,就像时代列车向前飞驰时必备的刹车系统,以一种超然的艺术方式关注、揭示着社会现实。
美术学院如何迅速地将前卫艺术发展取得的优秀成果转化为知识体系进行传授,是当前艺术教育研究的前沿课题。
4、当前我国美术学院的教学概况
我国美术学院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初,深受西方学院式教学影响的创建阶既第二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全盘吸收苏联美术教学体系的发展阶既第三阶段是中国改革开放至今的教学反省和改革阶段。中国美术学院在这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点。
(1)以具象写实为主的教学训练
众所周知,以写实表现手法为主,强调基础技法训练是美术学院教学的一大特色。这种教学有其自身优势,它有效地传承了古典艺术,培养学生牢固掌握传统表现手法和写实造型能力,在具象写实性创作中能熟练地再现客观世界。但这种教学易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创作观念、表现手法上趋向单一发展。德国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早在50年代就预见性地宣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图像时代,写实性的形象创造已不是绘画和雕塑的专利,摄像、电影、电视、电脑制作等现代媒介在塑造形象上远远超出传统的表现力,静态图像也被发展为动态图像,这些动态图像在传播中更具亲合力,艺术家的个性、创造力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得到更为全面的释放。
(2)以纯艺术专业学科为主的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美术学院普遍采用以国、油、版、雕、设计等专业学科为主的分类方式,教学针对性极强。我们从某美院的版画专业课程安排可以看到:大学四年的专业必修课程包括素描、色彩、解剖学、构图学、下乡写生、中国美术简史、外国美术简史、黑白木刻技法、套色木刻技法、丝网印刷技法、水印木刻、创作练习(木刻、丝网)毕业创作、毕业论文等。教学内容是由传统知识经验构成稳定的知识系统,趋向某种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思维“专”而“精”的纵向研究。这就难免出现学科专业之间横向联系和渗透的缺失,学生的大部分时间用于本专业学习。在现有教学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一批批美术毕业生,在“扩招”之后更是趋于饱和状态,与当代社会多元的人才需求形成矛盾。然而,美术院校的学生对发生于身边活生生的前卫艺术十分好奇,兴趣浓厚,并有很多的困惑,但美院教学极少涉及这方面内容。廉姆.多尔(W.Doll)指出:所有的课程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12]
(3)以画室为主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技法教学的前提下,画室成为了教学主要场所,相对稳定的画室环境和师生群给人一种归属感和安逸感,学生能专心投入到教学之中,教0币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重结果的教学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在走访中发现以“宿舍一画室一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生活的学生不在少数,甚至有部分学生很少走出校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记》)再加上现在有相当部分学生都是应届毕业生考入美院的,这种从校园到校园的生活经历,就像是在温室里培养的幼苗,天生缺乏社会生活的现实体验。没有社会体验的艺术创作是空洞和虚假的。社会现实体验能提供远比在画室教学多得多的形式感受方式。前卫艺术更为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分析美院教学的优势及其存在的不足,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改革与完善其教学。
[NextPage]
5、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进行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1)教育的首要职责就是培养当代社会多元发展所需的人才,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前卫艺术在创造型人才培养,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有其独到的优势。
(2)美术学院教学是艺术文化传承和研究的重要部门,对前卫艺术进行教学研究,切实探索一套现代艺术教育新方法,引领艺术及其教育的发展。
(3)在传承传统艺术的教学基础上,与时俱进,注入前卫艺术优秀内容,扩展教学领域,保持美术学院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
(4)在技术性传授的同时探索更为丰富的现代艺术表现语言,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增强对当代社会的人文关怀。
二 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
1、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教学的理论基础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逐渐流行的一个重要认知学习理论。它又被称为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该理论主要贡献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从认识的发生与发展角度对学生心理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后发现:学生的认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同化”和“顺化”两个基本过程,“同化”是指个体将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认知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并提出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观点。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就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形成整体的交错互动的知识构架。
2、以创作、批评、鉴赏为基点建构支架式教学
前卫艺术基本知识涉及创作、批评、鉴赏等方面,以创作、批评、鉴赏为基点建构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框架,并由此生发到更广的知识领域,从鉴赏的知识概念拓展到历史背景、作品分析、发展脉络等知识领域;从批评生发到哲学、社会学、艺术美学等知识系统中;从创作引导学生对观念、社会、材料、表现手法等方面的思考,使学生对前卫艺术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结构。
概念框架搭建示意图:
3、教学的基本环节
(1)概念构架的搭建:
围绕所要教学的前卫艺术知识内容,搭建概念框架,形成教学目标。
(2)进入研究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办法。
鉴赏教学:
鉴赏教学是对前卫艺术进行理论上的梳理。教师尽可能全面提供艺术历史和现状的信息,从时间线索上分块、分面地选择前卫艺术典型作品,分析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特征。让学生明确前人做过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现代人正在做什么,效果如何;清楚自己的当下处境,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
批评教学:
“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单一的实体,其意义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包含了多种诠释,重点在于教导如何解读各种诠释。”【15】将前卫艺术文本按各种风格进行横向比较,采用“头脑激荡法”教学,视学习集体为一个智囊团,让每一位学生对作品提出个人见解,展开讨论,做出评价,写批评文章,同时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放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图片资料,来充实和支持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认识的再创造过程,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不做标准式的终极性判断,而是从哲学、社会学、艺术美学、女性主义各种角度寻求支持学生观点的各种依据,起到引导、组织、支持和鼓励的作用。
创作实践教学:
通过设定创作命题来训练学生头脑活性思维,教思想和表达思想是为了创作观念的更新。一是设计与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命题,如“现在家庭装饰的审美调查”、“记录城市的变化”、“体验民间年俗风情”等,让学生发散思维。二是借用艺术史上有意义的命题,结合当代意识进行创作发挥,如“以现代审美标准改变维纳斯的形象”、“用现成品再造《喷泉》”等等求异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述自己的创作观念和想法。教师只充当类似顾问和参谋的角色,倾听学生的解释,间接给予启发,建议查阅相关资料,注重学生创造力、自我观念的实现与提高。
合作探索:
学生在调查、协商、讨论等合作中,达成共识,形成知识的全面理解,最终完成对所研究知识意义的建构。如在众多的创作命题中,“现在家庭装饰审美调查”最能折射出当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大众的审美变化,最直接真实地记录当下人们在文化传承上的态度。但这样的命题创作需要各方面的合作才能很好地实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师生共同商榷设定创作命题,教师是命题最后的确立者,学生在命题中,寻找自己研究的一个点去实现命题。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师生共同探索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教学的实践过程,也相当于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具有前卫性的艺术创作行为。
学生与各家庭的合作首先明确调查的内容,既对现在家庭装饰情况,如墙上挂的、桌上摆的、家具样式等等方面进行调查记录。再根据现有条件,确定调查的区域、家庭层次、调查户数。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进行。以家庭(社会)调查、走访、记录、查阅等方式收集素材。采用摄像、摄影、录音、实物、绘画、笔记等形式记录过程。这个过程成为了学生对社会现场观察、感悟、思考的一件行为作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形成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各种感官参与的立体综合性展览,整体地反映出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认知程度。
[NextPage]
4、教学成效评价
它包括学生互评、自评环节。在鉴赏与批评的教学评价,可从当代艺术多元的角度解读,解疑答惑,知识结构的意义建构等方面进行。在艺术创作教学的评价,可从课堂与社会、理论与现实的交错结合中,考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反省“参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正如一位学生在自评中说的那样:“……一张布满灰尘、发了霉的、断了腿的,但从椅背上还能清楚地看到雕刻着精美图案的椅子躺在柴火堆里时,我用摄像机记录了下来。我每看到这一段,就会产生不同的感想……”
三 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原则
1、选择性原则
所谓“选择性”,在《辞海》中解释为“电路或电子设备的许多频率中排除不需要的频率,选出所需要的频率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引申理解为:从前卫艺术复杂的发展状态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选择为其所用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敏锐地排除其糟粕,选择有利于教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和资源学生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积极内容。教学形式、方法上的选择都因每个人的选择差异性而呈现出多样和丰富,以实现个体的发展要求。其次,对前卫艺术的吸收必须是在批评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利用,绝不可盲目,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正确进行。
2、导向性原则
教学的导向性往往受学术发展、政策目标、教师指导多方面影响。对前卫艺术的教学选择,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教学落实在对学生个性多元发展之上,落实在“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3]之上。教师指导是在相关导向下使教学落到实处。
3、可操作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都必须是可实现的。发生于现代生活可视可感的前卫艺术,给教学提供了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的艺术实例,“直观性,是指通过范画、范作、实物、模型、演示、参观、影视等可视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可视的形象化教学。形象性,是指教学以生活中可视的客观对象和美术形象为基础,以形象来展示、说明、示范教学内容和进行美术形象的创作。”[14]。其次,前卫艺术丰富的作品本身是研究其艺术发展最直接的资料,从中总结和归纳其理论体系,从现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面是切实可行的。
4、反馈与调节原则
对教学信息的反馈与调节是教学不断总结完善的必须环节。在美术学院进行前卫艺术的教学探索,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的方面是教师自我的反馈与调节,检查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是否得当,教学进程是否切和学生实际等等,在学的方面是学生信息的反馈与调节,检查学生是否主动接受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等等,都是考量的范围。
四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师资培养
巫鸿先生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外研究艺术的人中,有90%在研究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只有10%的学者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16]现在我国的一些艺术院校已开办二级现代艺术学院或是以现代艺术为研究方向的工作室。不论哪种做法,教师都是最为关键的。在师资的培训上,中央美院开了一个好头,近两年来,举办了“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修班”、“现代艺术批评与写作研修班”,都得到来自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的欢迎。据我所知,其中一些学员回到美院后开设了与现当代艺术相关的课程。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处理好传统与当代关系
前卫艺术“唯新”的本质特点,对人类传统艺术的一味否定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我们应该立足于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不断继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一条腿是深入研究吸收现当代艺术取得的艺术成果,用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去吸纳为我所用的积极因素,使两者融会贯通,在继承与创新中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NextPage]
3、严禁传播以前卫艺术名义制造的伪艺术
前卫艺术的“现代性”使它缺乏时间的考验,难免混杂着借其名制造的伪艺术,这是我们教学时要严禁和杜绝的。要做到这一点,对它的研究,相关教师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三 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原则
1、选择性原则
所谓“选择性”,在《辞海》中解释为“电路或电子设备的许多频率中排除不需要的频率,选出所需要的频率的能力。”由此,我们可以引申理解为:从前卫艺术复杂的发展状态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于选择为其所用的积极因素,教师要敏锐地排除其糟粕,选择有利于教学发展的优秀成果和资源学生要灵活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积极内容。教学形式、方法上的选择都因每个人的选择差异性而呈现出多样和丰富,以实现个体的发展要求。其次,对前卫艺术的吸收必须是在批评研究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利用,绝不可盲目,这样才能确保教学的正确进行。
2、导向性原则
教学的导向性往往受学术发展、政策目标、教师指导多方面影响。对前卫艺术的教学选择,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使其教学落实在对学生个性多元发展之上,落实在“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3]之上。教师指导是在相关导向下使教学落到实处。
3、可操作原则
任何一种教学都必须是可实现的。发生于现代生活可视可感的前卫艺术,给教学提供了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的艺术实例,“直观性,是指通过范画、范作、实物、模型、演示、参观、影视等可视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可视的形象化教学。形象性,是指教学以生活中可视的客观对象和美术形象为基础,以形象来展示、说明、示范教学内容和进行美术形象的创作。”[14]。其次,前卫艺术丰富的作品本身是研究其艺术发展最直接的资料,从中总结和归纳其理论体系,从现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面是切实可行的。
4、反馈与调节原则
对教学信息的反馈与调节是教学不断总结完善的必须环节。在美术学院进行前卫艺术的教学探索,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很正常的,对教学信息的反馈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在教的方面是教师自我的反馈与调节,检查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是否得当,教学进程是否切和学生实际等等,在学的方面是学生信息的反馈与调节,检查学生是否主动接受信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成果等等,都是考量的范围。
四 在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师资培养
巫鸿先生在调查中发现,在国外研究艺术的人中,有90%在研究西方当代艺术,在中国只有10%的学者在研究中国当代艺术。[16]现在我国的一些艺术院校已开办二级现代艺术学院或是以现代艺术为研究方向的工作室。不论哪种做法,教师都是最为关键的。在师资的培训上,中央美院开了一个好头,近两年来,举办了“西方现代艺术理论与批评研修班”、“现代艺术批评与写作研修班”,都得到来自全国艺术院校教师的欢迎。据我所知,其中一些学员回到美院后开设了与现当代艺术相关的课程。这种以点带面的做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NextPage]
2、处理好传统与当代关系
前卫艺术“唯新”的本质特点,对人类传统艺术的一味否定是值得我们警惕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我们应该立足于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不断继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一条腿是深入研究吸收现当代艺术取得的艺术成果,用开阔的眼界和胸怀去吸纳为我所用的积极因素,使两者融会贯通,在继承与创新中探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3、严禁传播以前卫艺术名义制造的伪艺术
前卫艺术的“现代性”使它缺乏时间的考验,难免混杂着借其名制造的伪艺术,这是我们教学时要严禁和杜绝的。要做到这一点,对它的研究,相关教师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以选修课程形式展开教学
前卫艺术在美术学院进行教学带有一定的试验性,是为今后教学总结经验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将课程设定为选修的优势在于:教师与学生双边处于相对自由的选择状态,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验目标选择相关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兴趣爱好参与学习。既能及时直观地了解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又不会大面积影响美院正常教学。
“现在是过去的未来,未来的可能性就包含在现在。”历史的发展是每一代人智慧积淀的结果。现代社会给我们美术学院教育教学带来的新课题,需要我们群策群力,踏踏实实地进行教学探索,而这正是为美术学院明天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
[1] 周宪译<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
[2] 张心龙<阅读前卫),北京出版社,2003年,第8页。
[3] 余英时<文化传统与文化重建),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第444-446页。
[4] [5][6]岛子<后现代主义艺术系谱),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2页、第158页。
[7] 王春(美国高等美术教育现状>,载 <美苑),1999年第2期,第72-77页。
[8] 单面人[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第204页。
[9] [10][11]巫鸿<重新解读:中国实验艺术十年(1990-2000)>,2003年广东美术馆,第262页、第200页、第386页。
[12]巨瑛梅、刘旭东<当代国外教学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7页。
[13]教育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14]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63页。
[15]Paul Duncum: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Global Cuiture and PrinciPIes for C]assroom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he Arts Volume 2 Number 3 June]。.2001)
[16]鲁虹<拓展更新的公共空间),载<艺术当代>,2004年第2期,第18-19页。
(编辑: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