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双喜
一、批评的价值
艺术批评具有不同的学术层面,最前沿的是批评实践,即批评家运用各种批评方法对作品做出具体的鉴赏、分析、判断与表述。第二个学术层面即批评的批评,它探讨批评的时代背景、文化空间,批评家的知识结构、学理背景、批评标准、艺术规范和方法论原理,乃至批评家的人格魅力和职业道德。而制约、影响“批评的批评”的,是第三个学术层面——批评哲学,即有关批评的本体论思考,这是涉及“批评”这一人类知识增长和精神文明进步的基本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哲学思考。
批评家在今日应该自觉地放弃艺术的立法权和审判权,因为这种艺术的立法权和审判权来自两个并未经过认真检验的假定前提,一是认为所有的艺术都可以而且必须通过一个主流的统一性的标准来判断取舍;二是认为批评家可以真正理解并掌握这种统一性的标准,并有责任带领画家走向完美之境。
当代艺术家正在放弃对于宏观世界和社会的神话与英雄史诗的吟唱,转向个体的当下生存体验与命名、表述,他们成为时代生活的现场目击者、个人内心经验的自我分析者、现实存在物和现实关系的命名者。他们“以艺术的名义”对已然发生和存在的人与事物加以重新组织和结构,并且自由地命名和仪式化地赋予其意义。批评家在当代艺术的现实面前,重要的是关注创作过程,分析艺术家的创作心理和思维模式。在这里批评家成为“猜想者”,对艺术家的作品进行“Rename”,即重新命名,赋予意义,批评的作用不是要指出艺术创作没有按“正确的”方向发展,而是尽力了解艺术家正在朝什么方向发展。
批评的“知识资源”和“学科方法”是异常丰富的,古往今来的一切资源和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批评的姿态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独立的。我们提倡“多元论”,但仍应坚信真理和普遍性的存在,只是要明确我们对真理认识的有限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对真理的表述形式。“多元的共存”是一种生态平衡的观念,具有自然原生态的和平共处、和平竞争的意义,它使我们在某一个具体的时代的文化空间或文化语境、对话情境中进行艺术、思想、观念的对话交流成为可能。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性(艺术家、艺术观念、艺术作品、艺术流派),而不强求统一,讨伐异已。
作为批评的世纪的20世纪,艺术批评和艺术理论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它更多的是催生而不是追随。根据结构主义的理论,思想存在于话语的体系和结构之上。批评家面对新的艺术作品和传统的艺术规范的冲突,通过自己的阐释,表明传统的规范并不具有不言而喻的正确性,从而使人们对习以为常的规范产生难以忍受的外在感和陌生感。
二、批评写作的目的
表达自己的欲望是人类共同的心愿,也是产生艺术和写作的灵感源泉,无论什么理由,艺术家和作家都想留下一个记号,创造一个图像,表达某种思想。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为同时代人而创作,也为后代留下思考和欣赏的精神产品。
艺术批评在艺术规范转型期所要从事的工作,是探讨艺术家的创作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结构性变化,从具体的人文环境和历史情境中,而不是从某种必然性、统一性的“中心思想”、“主流话语”中寻找艺术变化的方向和可能性。面对一些艺术家的自以为是和某些投机者的胡作非为,批评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在“学术的”或“理论的”批评与艺术家的行为方式、艺术的存在方式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由此,批评自身也将由于批评对象的多元和变动而呈现出多元和变动。不再有“主流的批评”,只有“多元的批评”。按照康德的观点,个人尊严意味着尊重每个人和他的信念。批评者通过努力,尽力使思想之流从所有支流中流出,不使某个人、某类人享有艺术的垄断权特别是艺术阐释的垄断权。
[NextPage]
三、批评与修辞
艺术批评是一种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进行表达的人际交流方式,如果对语言学和修辞学有一些了解,对提高批评写作能力,增进写作的有效性也就是表达的明确性很有帮助。通常我们进行交流表达的修辞方式离不开叙述、描述、论述、论辩这四种方式,在艺术评论的写作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后面三种方式。
叙述
叙述就是讲故事。它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非虚构的。虚构的叙述就成为文学,非虚构的叙述可以是新闻,也可以是旧闻即历史。“历史画”就是出自意大利语“故事”这个词,英文“历史”(History)显然也与“故事”(Story)相关联。古希腊罗马的神话和圣经故事成为西方写实绘画数百年不衰的题材,并且最终导致了图像学研究的学科形成。
在艺术评论的写作中,通常不需要讲故事,但如果艺术作品的创作涉及了历史,有时为了交待文化与历史背景,也需要有必须的叙述。研究和评价有关神话、历史、故事的创作有可能在文中引入故事的介绍。
描述
描述也称为描写,指一种客观的对事实、事物的陈述。它可以陈述真实明确的有形事物,也可以讲述无形的事物如自己对某一作品的感受、艺术家的行为、性格、思想,甚至对艺术家的观点的陈述,也是一种描述,如“齐白石强调艺术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种引用艺术家的观点或揭示他人的思想,也是一种描述。
[NextPage]
论述
论述与描述的区别,在于论述是主观的,是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它包括判断、评价、解释和思索等方式。论述有两种逻辑表达方法,一种是归纳推理,即从具体至一般,在许多不同的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表达方式中发现并确定某种艺术规律、艺术风格、艺术潮流。而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通过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规律与语言方式,去判断和把握个别作品的表达方式与艺术价值。
通常,一篇较为完整的艺术评论,必须存在论述即批评者对于批评对象的基本判断和阐释,因为无论如何写作评论文章,都无法回避下列问题:艺术家要传达什么,艺术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艺术家为什么如此选择(材料、技术、语言、方法),艺术作品的价值在哪里?
艺术评论中的论述和阐释由于具有主观性,受到评论者的知识结构、审美趣味、批评视野的制约,并不存在着科学论述的客观真理性,它是一种主观真理,如果一个评论者能够以充分的论据,使读者认为他的阐释是合理的或是有意义的,读者就会接受他的解释。大多数作品都存在着多种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或层面接触到艺术作品的内涵,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不等于所有的解释都具有相同的价值。
论辩
论辩是论述的特殊形式,即它的写作不仅仅是针对艺术作品的,它还针对有关艺术作品的论述与文本,是语言对语言、观点对观点、思想对思想的交锋。它假设有意见不同的读者或专业性的评论,他们不同意你的意见,或有不同的观点,你的任务不仅是用建设性的辩论来为自己辩护,还要运用反问、反驳、分析、陈述、归谬等多种方式来反驳对方。例如弗洛伊德就写过一篇有关米开朗琪罗的《摩西》的文章,当时流行的解释是这个雕塑表现了一个历史瞬间,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看到他的人民围着金牛犊跳舞,即将暴跳起来砸碎法律碑板(摩西十诫),弗洛伊德却认为,摩西在震惊之余,抑制着冲动,并决定保持坐姿。他提出了许多论据,特别是摩西的手臂姿态。
艺术批评的写作需要有很好的文学修养与写作训练,但艺术批评文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很少看到以诗歌和小说形态写成的艺术评论(唐代大诗人杜甫以诗歌的形式称赞过韩干画马),但我们有时很难将一些日记类、随笔类的散文划归到艺术评论之外,这为许多哲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进入艺术评论敞开了大门。即使这样以我个人多年的实践,我不太主张在艺术评论的写作之中运用太多的形容性词汇,因为这些形容性词汇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无助于公众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即公众对它们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公共话语系统中的共同性的意义,而与具体的艺术作品保持着一种疏离的关系。
四、批评的方法
艺术批评还没有发展成为具有史学文脉的人文学科,也不是具有明确学科范围与科学方法的社会科学,而是有着很强实践性的,具有人文性、艺术创造特性的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在艺术批评的写作过程中,可以借鉴和采用不同社会人文学科的方法,这是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具有多种文化理想与价值取向,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广泛地涉及人类生存的不同方面,从而我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与评价,也可以从不同的社会人文学科角度切入,以便更加确切地揭示作品的艺术内涵。
艺术批评目前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这样几种:
1、 形式批评:注重作品材料、语言、技术的形式分析。
2、 结构批评:注重视知觉整体结构意义。
3、 图像学批评:重视作品象征性内涵。
4、 神话原型批评: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强调当代作品与原始审美心态的同构关系。
5、 文化人类学批评:注重符号和形象的社会文化意义。
6、 精神分析批评:分析艺术家心理状态与现实关系和人类意识、无意识的关系。
7、 哲学批评:将艺术看成某种哲学观念、内在精神,绝对原则的形象同构物。
8、 读者反应批评:将读者的意义创造提到空前高度。
9、 社会历史批评:从社会学和历史主义角度看待艺术作品与人类社会发展。
10、未来学批评:从现有作品中概括预测未来创作趋势的。
根据艺术作品艺术内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艺术评论可以采用上述一种方法,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去分析艺术作品,因为艺术家与艺术评论家一样,也生活在共同的社会环境中,也具有相近的文化知识结构,这就构成了艺术评论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可能性。
(编辑: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