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艺家言论 人物周刊 文学家 美术家 音乐家 影视家 摄影家 戏剧家 舞蹈家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布鲁诺·杜蒙

2009-09-15 20:34:00来源:    作者:

   

  布鲁诺·杜蒙(Bruno Dumont)是当今法国值得推崇和颇具争议的导演之一。哲学硕士出身的他在80年代曾是广告片导演、电视编导。1997年,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人之子》(LaViede Jesus)一鸣惊人,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金摄影机特别奖,同时在芝加哥、圣保罗以至伦敦影展上大获好评。1999年的《人性》(LHumanite)颇具冰冷疏离、极度内敛的禁欲主义风格,荒凉压抑。影片以黑马姿态连获戛纳评审团大奖、最佳女演员及最佳男演员三项大奖。2003年的《29片棕榈叶》(Twenty nine Palms)继续在受关注的同时,迎来更大争议。2006年的《弗朗德勒》(Flandres)以一场虚构的战争描绘出略有未来末世色彩的故事,与他以往的创作大相径庭,并再次获得戛纳评审团大奖。创作低产、生活低调的布鲁诺·杜蒙,四部作品始终融合着那份冷静甚至残忍,还有不动声色的道德信仰的思索审视。

  在影评人眼里,杜蒙“无理、自负,大胆坚持使用非职业演员,又与众不同”。哲学硕士出身的杜蒙,在80年代做过广告片导演、电视编导,但他一直希望能拍摄电影,不断地把自己创作的剧本四处递送,1994年终于得到回音,拍了一些纪录片和剧情短片。处女作《人之初》在戛纳一鸣惊人之后,1999年的《人性》(Humanity)一片显示这位导演在迅速成熟,形成了一种冰冷疏离、极度内敛的禁欲主义风格,最终以黑马之姿抱走戛纳评审团大奖、最佳女演员及最佳男演员3项大奖。2003年,他的《29片棕榈叶》(Twenty nine Palms)又入围了威尼斯竞赛单元。这3部作品,因为题材大胆而备受争议,也被称为“情色三部曲”。三部曲拍完,杜蒙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熟练地运用性和暴力,冷静甚至残忍地进行对道德信仰的审视。

杜蒙是戛纳电影节的宠儿。2006年,他凭借与“情色三部曲”截然不同风格的影片《情战弗兰德》(Flanders)再度拿下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影片描述的是一场虚构的战争,这个略有末世色彩的故事似乎与他以往的创作大相径庭,以朴实的乡村生活对应了无处不在的暴力,在没有配乐的平静中,战争的残酷更令人震撼。获奖之后,杜蒙成了法国艺术电影院线的“救命稻草”,被誉为“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接班人”。

“我的电影是彻底哲学的,都是形而上的电影,关于善、恶、爱、恨”,布鲁诺告诉记者。他的电影经常触碰到法国当代社会问题的要害,又不断地探究自我内在的世界,并用自己学院派的哲学背景加以深化。他喜欢在法国北部的家乡Bailleul拍片,电影里的非专业演员,经常要面对年轻时代的苦闷、种族主义的攻击和尖锐的性别政治……

  杜蒙一直认为自己是在为“法国人民”拍电影,但是在市场方面,他始终都没有和本国观众变得亲近。《情战弗兰德》在戛纳获得了成功,但是在法国公映时,仅售出8万张电影票。“现在的大众并不想要看太有智商的电影,因为他们备受法国那些衰落的概念折磨。大家看电影的时候,只是想要找乐子。法国现在正在遭遇危机,我拍《情战弗兰德》的时候,是在为法国人民拍电影,但是他们都不想要看。”他对此充满遗憾,在他看来,“法国已经被全球化覆盖了,真正爱电影的人群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大众消费时代,他们只是偶尔怀念那种已经消失了的旧的电影模式。”

  (实习编辑:周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