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社会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摄影 戏剧 舞蹈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798”自发兴起“遗产”

2007-11-07 00:49:19来源:北京文艺网    作者:

   

     “798”的自发兴起,使得北京的“工业遗产”不再只停留在一个概念上。但“798”缺少点什么?首都博物馆文物征集部主任王春城认为,缺少与之相联的工人和产业记忆。

  首钢和焦化厂的搬迁为工业遗产改造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设计者希望的方向是工业遗产公园,因为这里少有“798”那种艺术家工作室式的大厂房,却有着工业特征鲜明的烟囱、焦炉、冷却塔。

  申报“工业遗产”的可能性

  行至北京五环路化工桥,遍布高楼大厦的天际线上突然冒出6根大烟囱,两个一组,整整齐齐排列着。同行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清华安地建筑设计顾问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伯英说,这里曾是著名的垡头工业区,机械化工产业的聚集地。如今,道路和桥梁的名字没变,但工厂都已搬走或拆迁,只剩下北京焦化厂——那6根烟囱所在地。

  焦化厂周围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小社会,学校、医院、住宅一应俱全,邻居彼此也都是工友。50多年来,工厂是他们的活动中心,但如今大门对他们关闭了。2006年7月15日,厂长张希文走上历史最久的1号炼焦炉推焦台,缓缓推动了最后一炉焦炭出炉。之后机车汽笛长鸣,红红的焦炭在熄焦塔下冒出团团白色的蒸汽,几乎把整个1号炉全部遮盖住。这标志着有47年历史的北京焦化厂正式停产。在场的66岁的退休人员、原炼焦分厂厂长李桂树禁不住潸然泪下,“我从一建厂就来这里工作,心里很舍不得”。

  一切都在顺理成章地推进。人可以搬走,机器可以拍卖,搬不走的厂房和设备似乎只能爆破拆除,变为固体垃圾。这块124万平方米的土地,以19.5亿元的价格被国家收购,暂存在土地储备中心。不出意外,这块土地会成为新的“地王”,旧工厂即将被高楼覆盖。事实上,原计划是2006年底焦化厂全部拆迁完毕。

  但作为北京的工业符号,首钢和焦化厂引来了人们在“工业遗产”层面的更多关注。首都规划委员会副主任邱跃和副总规划师温宗勇委托刘伯英做首钢和焦化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调研。刘伯英说,相比首钢的缓慢搬迁和复杂利益,焦化厂的问题要单纯些,这让它的命运首先有了转机。2006年5月,当北京总规划编制到垡头地区时,“首规委”也组织专家去焦化厂考察,厂里工业特征鲜明的大型设施让他们震撼,他们给北京市政府写了报告:“暂缓拆除,论证申报‘工业遗产’的可能性。”在最后一刻停下了拆除。

  工业与后工业的交错旅行

  焦炭是怎么炼出来的?李桂树说,如今的人们都无从体会,无从想象。保留下这些炼焦厂特有建筑和设施,也是对一种工业、一个时代记忆的留存。

  1959年,18岁的学徒工李桂树第一次来到他的新工厂,看到的还是一片荒芜农田。他那时刚从上海和鞍山培训了一年炼焦技术回来,一辆大卡车从永定门车站接他们,“好家伙,这么远!这还是北京吗?”“大跃进”如火如荼时,北京上马了不少新工厂,焦化厂也在这一时期作为“国庆工程”筹建,整个工厂从筹建到建成仅8个月。李桂树当时看到的工厂大门还保持原样,黑色牌匾上方是朱德题写的厂名“北京炼焦化学厂”,足见焦化厂当年的地位。但如今人去楼空的工厂里仍然戒备森严,记者因厂长同意和专人陪同才得以进入。

  一进门的厂办公楼、工人俱乐部都保留着苏式建筑风格,据说,办公楼用的是建人民大会堂剩下的瓷砖贴的。李桂树说,楼前的小广场现在是升旗的地方,以前还有一座毛主席像,“金色的,很高大”。


     (编辑:杨帆)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