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 - 文艺的力量
文学 美术 音乐 影视 戏剧 摄影 舞蹈 展览 演出
北京文艺网
自媒体注册
北京文艺网自媒体发稿指南:
1、登录北京文艺网,点击北京文艺网会员注册,根据要求完成注册。
2、注册完成后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北京文艺网。
3、登录后,请点击页面中功能菜单里的我要投稿,写下你要投稿的内容,后点击确定,完成投稿。
4、你的投稿完成后需要经过编辑审核才能显示在北京文艺网,审核时间需要一到两天,请耐心等待。

阅读不是套路,是精神成长

2018-11-26 14:10:00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靳晓燕 周世祥

   
“以读书为引领,帮助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为终身发展奠基,作为教师,是职责本分。”一直倡导名著阅读的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深以为是。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实中,学生阅读缺乏有效的引导:一些名著阅读的教学目标是短视的,不管学生读不读,做对几道题得分就好;一些教师把自己的读书收获直接灌输给学生,提醒学生按内容和题型进行匹配,学生往往缺乏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那么,阅读教学到底该如何推进?


  “真的很难!毕业班更是难于上青天。但再难我们也要尝试,也要构建‘阅读共同体’,哪怕仅仅是课前5分钟的作品朗读会、展示阅读笔记。”这一学期,甘肃省兰州十一中新区校区教师高进儒在初三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记录上曾写下这样的话。


  具体难在哪里?“一是没有时间;二是应试与整本书阅读要求对接不畅;三是家长的认识还不到位。”高进儒直言。


  多年前就开始探索阅读教学的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教师樊阳已走过了这样的历程。他感慨:“名著阅读走进学生的生活是个漫长艰苦的过程。现在学生经常盯着手机,却没有看书的时间。要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这是不容易的事情,要长年累月地去做。”


  孩子的阅读时间从哪儿来?


  有些老师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以讲代读,以练代读,或者把整本书教学和篇章教学杂糅起来,催促学生快读、速读,以致破坏了学生阅读的“胃口”。学生的阅读演变为一种纯功利的应试谋略,阅读的过程被严重漠视。


  “孩子们都在背《朝花夕拾》复习资料,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简介、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在一个阅读群里,有位妈妈忧虑地说。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语文老师虽然用着新的统编教材,但他们是穿着新鞋在走老路。”徐杰是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在第十二届“人教杯”名著阅读暨教学研讨大会上他直言不讳。


  阅读时间从哪儿来?


  “抢!”徐杰回答。长期以来,他一直在和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抢时间。“每周一节导读课,用课上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学生自己阅读的时间都在课外。”


  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除了语文课,课表上新加了专门的阅读课。每逢阅读课,学生们都会到图书馆,教科书换成了课外书。人大附中语文教师刘成章很喜欢这样的课堂状态:“这是习惯的力量——倡导海量阅读是人大附中开展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樊阳认为:“课内外阅读不应壁垒森严。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感到阅读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怎样的阅读教学是有益的?


  如何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高进儒和其他老师都在思考这件事。在名著阅读暨教学研讨会上,大家分享了各自不同的体会。


  “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读者。”在写下了6万多字的《三国演义》的阅读笔记之后,北京四中教师王迪深有感触,“只有教师自己对阅读有了深刻的领悟,才会知道这本书真正的闪光点在哪儿,并带领学生将这些金子挖掘出来。”


  王迪也介绍,自己的阅读体验经常带给她教学灵感,设计出一些点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中一个点子就是用习题的形式让学生与小说对话,就是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这些题目时而关注情节,时而关注人物,时而聚焦主题,时而又聚焦写法。虽只是一点一滴,但是润物细无声,焉知不会在某个际遇中催生出一朵花、一束果、一个春天。


  阅读不要停留在舒适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一分校教师张萍萍如此分解通向阅读的途径:阅读之前先要放手,这是学生不被打扰的一种自然状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15分钟是一个底线;在活动驱动阶段,反复走进文本。老师可以设计关于了解作家作品、把握情节、理解人物、主题解读等内容,录制成一个小小的微课,然后放到网上让学生课后自己选择阅读;进入研读环节,在学习调研的基础之上再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时候,就做些荒岛生存手册、漂流地图、鲁滨逊的警示录。读《昆虫记》,就让孩子们用可爱的小精灵们去创作诗歌。


  过程评价的方式要丰富些。徐杰认为,很多语文老师在评价阶段就是布置学生写读后感。还有的老师要求学生在每页都要圈、点、勾、画。其实一本书中有些章节需要精读,有些章节可以泛读,因此要区别对待。同时,应尊重个体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基础,不搞“一刀切”。


  “新教材为什么要设立名著导读?就是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要想办法让他们养成读书的习惯,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方式。”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表示。


  阅读经典,打好精神的底子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在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永新看来,阅读经典是学生们绝美的精神底色,是为人生大厦夯实最稳固的根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韦昊昱已经连续两届获得校级“好读书奖学金”,读书已是他学习生活的主要内容。“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接触了一些文史、艺术方面的书籍。在研究生阶段,需要按照自己设定的方向展开学习,让自己读过的书形成知识树,有主干有侧枝,这样才能逐步发现前人研究的不足,从而有所收获和突破。”


  在大学,经典研读已成为一些专业的重要内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本科生小林告诉记者:“我们专业方向的前三学期课程以经典研读为主,包括中国、西方的人文经典。中国经典方面,第一学期读《左传》,第二学期读《老子》《庄子》,第三学期读《论语》,于是逐渐找到了阅读经典的感觉,培养出了读书习惯和节奏,而且读书最好能结合生活体验来读。在感觉焦虑时,我就会想到《老子》‘重为轻根,轻为躁君’这句话,以此劝导自己不要急躁,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体验让我加深了对经典的认同和理解。”


  但就全民而言,阅读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根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主持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年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年满18岁的成年人中有63%一本书也没读过(包括纸本书和电子书)。在00后的被调查者中,有12.2%的人在2017年里除了课本以外,无论是纸版书还是电子书一本也没读过;而全年读过1到5本书的占38.8%,6到10本的占21.5%,11到20本的占14.2%,读书超过20本的则有13.4%。


  “高质量的整本书阅读,师生负担必然加重。我们提倡‘减负’减的是质量低劣、价值匮乏的‘负’,要相应地增加‘含金量高’的负担。当然,这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仅要有专业素养,还得有投入教育的态度和能力,背后也应有课程管理者的支持,努力减轻教师身上的低质量负担。”北师大二附中教师李煜晖表示。


  “经典的阅读就是引导人们不断‘回头’顿悟的历程,它一直是人们通向心灵圣殿的重要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独创性,并在其中锻炼语感。”阅读、讲座、行走、交流、写作,樊阳将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去,探究文化的根源与脉络。


  正如樊阳的学生所写:“那是属于我的思想成长和交流的黄金时期。在那里,我与竹林七贤相会,他们的做人风格至今影响着我;在那里,我得见文明古国繁盛的端倪,也一窥古代大地上重重争端背后的根源。正是这一席席精神的盛宴,让我记得思辨、自省……”


  “以读书为引领,帮助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为终身发展奠基,作为教师,是职责本分。”一直倡导名著阅读的人大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于树泉深以为是。


  (编辑:王怡婷)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扫描浏览
北京文艺网手机版

扫描关注
北京文艺网官方微信

关于北京新独立电影有限公司 | 著作权声明 | 合作招商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协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