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5月中国诗坛大事记

项雷

  2014年已快过半,中国诗坛依然热闹非凡,大小事件精彩纷呈,编者在此从诗歌节、研讨会、出版等五个方面为读者择要介绍。


 


一、诗歌节

QQ截图20170811152631_副本.png


第八届天问诗歌艺术节举办


    3月23日上午,第八届天问诗歌艺术节之《生于六十年代—中国当代诗人诗选》出版座谈会暨雷平阳作品研讨会在大理学院举行。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台湾地区的著名诗人、评论家、作家等,共50余人,会议由文学院院长纳张元和诗人、翻译家树才主持。


    据悉,天问诗歌艺术节已是第二次在大理学院举办,纳张元介绍,大理学院是大理州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校本部设在古城校区,因其“大学中的山水、山水中的大学”的魅力,成为苍洱风光中极具新意的人文景观,在这样一个盛景佳地举办诗歌艺术节,很符合诗歌美的意境。


    雷平阳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市级地名命名的作家群—昭通作家群中不可忽视的单股力量。他著有诗集《云南记》,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另著有散文集《风中的群山》《云南黄昏的秩序》《像袋鼠一样奔跑》《我的云南血统》等,他的组诗《秋风辞》获得第三届人民文学奖。2004至2006年,他先后获得青年诗歌奖、人民文学诗歌奖和青年作家奖。


    雷平阳曾在其诗歌《亲人》中写道:“我只爱我寄宿的云南,因为其它省我都不爱;我只爱云南的昭通市,因为其它市我都不爱;我只爱昭通市的土城乡,因为其它乡我都不爱……我的爱狭隘、偏执,像针尖上的蜂蜜。假如有一天我再不能继续下去,我会只爱我的亲人—这逐渐缩小的过程,耗尽了我的青春和悲悯 。”其真诚、朴拙、注重细节等写作特点渲染了他的云南元素,它们是鲜活、广阔而又草根的,其诗歌意涵凸显出来的背后,靠的是他强大的道德自觉,这种种或许成就了雷平阳在昭通作家群乃至中国作协的独树一帜。诗人、评论家、作家们在解读雷平阳极其作品时,充分挖掘了他的鲜明云南色彩,在给予掌声的同时,也送去鞭笞。


    研讨会即将结束时,主持人树才代表第八届天问诗歌艺术节组委会倡议恢复端午•中国诗人节,以此来纪念屈原和发展中国诗歌文化事业,并向到场的各位嘉宾征求意见和建议。


    第八届天问诗歌艺术节由《读诗》编辑部、大理州文联、大理学院文学院、大理电视台、北京天画画天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主办。

QQ截图20170811152844.png

 


“2014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在扬州举办


     4月扬州,“2014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在瘦西湖“虹衢春风”景区开幕,来自美国、英国、斯洛文尼亚、牙买加,以及中国的13位诗人嘉宾及万余扬州市民参与“脸”的行为艺术互动,再现“扬州遍地是诗人”的昔日胜景。4月3日,以“诗·历史·当代性”为主题的虹桥修禊暨腾讯书院论坛举行,国内外顶尖诗人齐集一堂,分享诗歌创作经验并探讨其未来前景。


    “虹桥修禊”是中国诗歌史上唯一能与“兰亭修禊”呼应的年度诗歌盛事,自近代出现“断层”以来,去年起,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再度开启“虹桥修禊”。今年,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已是第二届。


    修禊的主要环节是“虹桥春祀”,该活动由九大流程组成,分别是诗面执兰、佩香纳祥、虹桥芳信、奏乐焚香、禊词祝颂、斟酒祀春、兰泉洒沐、天降诗雨、曲水流觞。在“兰泉洒沐”环节,14名礼仪姑娘分别揭开注有香汤的主兰盆和12只分盆,嘉宾诗人在主泉,市民分别在各分泉一起用兰草蘸香汤相互洒沐、狂欢,以缔造一个消灾祈祥独具魅力的“扬州泼水节”。


    今年特别设计的“天降诗雨”环节中,主办方从空中共抛下约15万张印有诗歌的卡片。虹桥修禊组委会成员、扬州资深文化策划人金子介绍,这是组委会特意收集的从古至今的148种诗歌,“一共制作了15万张诗签,参与者拿到这样的诗歌,还可留作纪念。”


    此次“虹桥修禊”,还有两位神秘嘉宾——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曲家丽莎·林和国内著名视觉艺术家杨佴旻,与诗人们相比,他们正以敏锐的艺术嗅觉,探寻古今文化艺术的碰撞交融之契——艺术家杨佴旻博士为2014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项目而创作的观念艺术——《脸》,共制作一万一千张“脸”,制作材料为纸质,由古今中外21位诗人和艺术家本人的面部形状设计制作而成。艺术计划期间,扬州城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戴着诗人面具的人们,千人一面的背后人们尽情演绎着现代艺术的巨大震撼力!为古都扬州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呈现,也成为迄今为止参与人数最多的行为艺术。“此次诗人面具的设计吸纳了很多现代与西方的元素。”杨佴旻表示,希望以这样的行为艺术体现对传统诗歌文化的创新继承,“我们一直在强调传统文化的回归,但也需要思考和创造未来。”


    当代著名作曲家丽莎·林也作为特邀嘉宾来到本次“虹桥修禊”。当代著名诗人、组委会成员唐晓渡介绍,丽莎·林正拟进行古琴协奏曲《广陵散》的创作,作为明年“虹桥修禊”暨扬州建城2500周年的献礼。“古琴从来是独奏,而创作古琴协奏曲,这是第一次;希望她通过‘虹桥修禊’活动找到灵感。”


    4日,“2014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闭幕式暨瘦西湖—扬大之夜诗歌朗诵会在扬州大学礼堂举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扬大学生用吟唱的方式演绎着《诗经》中的经典,身着汉服的曼妙女子翩翩起舞,拉开了朗诵会的序幕。随后,中外诗人相继登台,朗诵自己的作品。闭幕式上,中国著名诗人杨炼、唐晓渡被聘为扬大兼职教授。


    杨炼希望虹桥修禊能够重新建立扬州的文化传统。“事实上,扬州是中国古典文人艺术的精品,文学、历史、艺术、音乐、园林、美食任举一项都不得了,我希望诗歌节能让扬州重获辉煌,创造一个未来的可能性。譬如鹿特丹诗歌节去年是44届了,这意味着至少两代人是和诗歌节一起长大的,每年一到6月他们就知道这些怪兽又要来了。而今年扬州算是第三年,设想40年后,每到4月份,大家就会想今年是哪个诗人来。这就是传统的建立。”


QQ截图20170811152938_副本.png

 


第二届中国•神农山诗会于25-27日在河南沁阳举办


    本届诗会把《诗与自然》作为研讨主题,诗人蓝蓝在主持研讨会时说:诗与自然,是中国神农山诗会的永久主题。26日上午的研讨会诗人各抒己见,话题从悠远而到现实,从李商隐到当代诗,从城市到自然,从人性到建筑……就“诗与自然”探讨、乃至辩论,最后多多、王家新、西川、孙文波等人以各自独特的观点把讨论推向了高潮。


    沁阳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出生地。位于沁阳的神农山,是国家5A级风景区,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神农山诗会与会诗人在李商隐墓园拜谒、追怀,并登神农山,感受神农山的诗意自然与历史文化。


    本届诗会还举办了诗歌朗诵会、诗人访谈等系列活动。在采风活动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感叹沁阳的文化底蕴,并就神农山的文化、历史、自然、发展等请大家多出作品。


    第二届中国神农山诗会与会诗人、评论家耿占春、多多、王家新、西川、孙文波、宗仁发、蓝蓝、李森、夏汉、阿西、森子、梁晓明、哑石、高春林、莱耳、张洪波、罗羽、蒋浩、孙磊、宇向、简单、秦晓宇、谭克修、张永伟、飞廉、张尔、津渡、育邦、黄玲君、雷双、李海英、李纪梅。以及美国诗人、翻译家顾爱玲。参加诗会的还有扶桑、田桑、田雪封、铁哥、朱怀金、一地雪、薛松爽、黑女、翩然落梅、苏仪、祁发慧、吕征、柳亚刀、王勉、霍楠楠、董非、鲁蕙等来自河南各地的诗人。


    据悉,中国神农山诗会有河南大学新诗研究所主办、沁阳市联盟建安有限公司承办。耿占春任组委会主任,刘明柱任执行主任,组委会成员由夏汉、森子、蓝蓝、高春林及沁阳相关人士等组成,高春林任秘书长。会上还确定了创办诗歌杂志《先锋诗》,这是一个取向先锋性、思想性、导向性、探索性的公开出版发行刊物,由河南大学新诗研究所主办。新诗研究所所长耿占春任主编,夏汉、森子、罗羽、蓝蓝、高春林任副主编。近日将启动运行。

QQ截图20170811153058_副本.png

 

2014•中法诗歌节”5月7日在京举行


    日前,雅克•达拉斯、安德烈•维尔泰、泽诺•毕阿于、琳达•巴罗斯等法国诗人从彩色的欧罗巴、美丽的塞纳河畔来到中国,和数十位中国诗人一起参加由中坤诗歌发展基金、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4•中法诗歌节”。


    5月7日,中法两国的30多位诗人汇聚北京大学,就“诗歌的历程与场域”这一话题进行交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说,中国人总是对法国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钟情法国的文学、美术、哲学,欣赏法兰西的伟大、浪漫和激情。在诗歌方面,法国众多诗人的名字闪闪发光,像无比绚烂的漫天星斗,比如雨果、波德莱尔、兰波、艾吕雅、马拉美、魏尔伦、瓦雷里、阿波利奈尔、圣-琼•佩斯等。这些代表法国的理想和智慧的诗人,是中国诗人的朋友,甚至是中国诗人的老师,中国诗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为理想、为自由歌唱的方式和语言。在新诗的早创期,李金发、穆木天等诗人不断地从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中汲取养分。新诗百年历程,从浪漫主义发展到现代主义,我们都可以看到法国诗歌带给我们的灵感。后来,艾青从彩色的欧罗巴带回了一支芦笛,在中国,这支芦笛化作了一支呼唤黎明和太阳的号角。可以说,法国诗歌是我们诗歌灵感的重要来源之一。


    经过一代代译者的努力,法国诗歌不断地被翻译为中文,持续地对中国诗人产生影响,但这种诗歌的影响并不是单向的。诗人安德烈•维尔泰谈到,中国的思想和诗歌对法国诗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雨果在他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关于东方的想象。特别是圣-琼•佩斯、克洛代尔、谢阁兰,他们都曾经来过中国,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深入到这些丰富的思想之中,产生了很多的创作灵感。其实,在其他并不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法国诗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诗歌的印迹。


    在交流中,两国诗人都谈到了诗歌散文化的问题。雅克•达拉斯说,法国的诗歌原来都是很短的,后来音节慢慢拉长,押韵方式也变得五花八门,慢慢形成了散文化的趋势。这导致诗歌面临其他文体写作者的质疑,比如小说家会说,“我们所写的小说才是真正的诗歌,因为比你们的诗歌更有诗意”。这种散文化的趋势,是因为我们要追赶时代变化的脚步导致的。诗歌评论家吴思敬谈到,诗歌散文化是出于表达自由生命状态的一种需要。原来的格律化可能构成了束缚,所以诗人们就开始尝试自由诗,但现在有些作品连行都不分了。分行还是诗歌应该坚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狭义的诗歌与散文、散文诗区别开来。诗人西川就写不分行的诗歌,他说,诗歌的灵感可能来自历史或现实,也可能来自前有的文本。但无论来自哪里,都要诗人重新发现语言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并试图用相对应的诗歌形式表达出来。然而,不分行,不代表不注重诗歌形式。在诗歌创作中,诗人总会根据自己的写作状态,去“冒犯”一些原有的东西。


    在交流会后,两国诗人当天还在北大举行了诗歌朗诵会,共同感受中法诗歌的独特魅力。5月8日,诗人们来到北京西郊的金仙庵,参加了法国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圣-琼•佩斯纪念亭的落成仪式,并现场朗诵了其代表作《远征》选段。在随后的4天里,诗人们还将前往黄山、银川参加诗歌研讨、诗歌朗诵等多项活动。



二、诗歌奖


QQ截图20170811153201.png

  首届“天铎诗歌奖”在北京隆重颁出


    3月30日下午,首届天铎诗歌奖在北京隆重颁出,诗人杨炼获得首届天铎奖(癸巳)。颁奖在杨炼儿时居住地板桥二条15号“兰庭玉树”以家宴形式举行。出席本次颁奖家宴的嘉宾有尚扬,杨佴旻,唐晓渡,杨炼,友友,秦晓宇,张成德,蝼冢,周瑟瑟以及南德意志报记者马凯等30多位。据悉,这是杨炼首次在国内获得的诗歌奖项。


    兰庭玉树是杨炼老保姆故居,他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四合院旧制仍存,还是原来的屋檐阁房。杨炼专门为大家介绍了他与老房子的故事。举目皆回忆,其诗歌写作无疑也与此血脉相连。其获奖作品《同心圆三部曲》之第三部《叙事诗》当中有完整的写到这个地方。老保姆的温情与诸多童年回忆,始终弥散在整个颁奖现场。


    颁奖仪式结束后,到场嘉宾就杨炼作品和长诗进行研讨。长诗是一个民族重要的写作和心理沉淀形式,这是天铎诗歌奖设奖初衷。


QQ截图20170811153250.png

 


波兰诗人扎嘎耶夫斯基获“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


    第九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于3月30日下午在广州番禺海怡半岛星河湾酒店进行。今年获得“第九届诗歌与人-国际诗歌奖”的诗人,是来自波兰的诗人亚当•扎嘎耶夫斯基(Adam Zagajewski)。扎嘎耶夫斯基是作为“新浪潮”成员于20世纪七十年代初登上波兰诗坛,其诗歌品质受到米沃什、布罗茨基、沃尔科特等大师的认同。2004年,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诺思达特国际文学双年奖授予扎加耶夫斯基。


QQ截图20170811153328_副本.png

 


于坚获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


    3月26日,第三届“朱自清散文奖”在扬州举行颁奖典礼,著名诗人、作家于坚获奖并出席颁奖仪式。


    朱自清散文奖,旨在纪念我国现代散文家朱自清,表彰汉语散文写作的卓越成就,主要奖励评奖期内在中国大陆公开出版的散文作品和在散文写作中获得卓越成就的散文家,以及表现了出色才华的散文新人。


    第三届五位获奖作者及其代表作分别为:张炜,代表作《张炜散文随笔年编》;贺捷生,代表作《父亲的雪山,母亲的草地》;马未都,代表作《瓷之纹》、《马未都:醉文明系列》(第三、四、五册)等;于坚,代表作《印度记》、《圣敦煌记》、《陇上行》;祝勇,代表作《纸天堂:西方人与中国的历史纠缠》、《旧宫殿》(十周年纪念版)等。

QQ截图20170811153425_副本.png

翟永明获得“腾讯书院文学奖”年度诗人奖


    4月1日,由腾讯文化主办的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苏童、阿来、翟永明、陈晓明、徐则臣分获年度小说家、年度散文家、年度诗人、年度批评家和年度新锐作家奖。首届“腾讯书院文学奖”将“年度致敬作家”大奖颁给了2013年逝去的诗人们,他们是牛汉、雷抒雁、韩作荣、郑玲、纪弦。


QQ截图20170811153532.png

罗羽获得首届“罗隐诗歌奖”


    3月22日下午,浙江富阳,作家麦家的“理想谷”工作室,“首届罗隐诗歌奖”在此揭晓,并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首届罗隐诗歌奖”得主为河南籍诗人罗羽,特邀诗人王家新、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担任颁奖嘉宾。



三、研讨会


QQ截图20170811153606.png

2014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召开“诗·历史·当代性”研讨会


    4月3日上午,名为“诗·历史·当代性”的论坛在瘦西湖畔召开。开始了相对封闭的中外诗人深度交流,这是诗人们真正盼望的环节。杨炼认为,尽管中国诗人通过阅读、翻译、写作已经与外国诗人发生了交流,但真正直接的面对面的碰撞才能“创造出对于当代世界真正处境是什么,诗人的应对是什么,这样一种到位的感觉”。而对外国诗人来说,“在20世纪初,庞德关于印象派的介绍对整个西方产生了十分深刻的震撼和影响,因此西方诗人对当代的中文诗人充满了好奇和了解的渴望。他们飞这么老远过来,就是想要贴近地嗅到中国文化诗歌活着的味道。”


    此次参加活动的诗人拥有真正差异化的背景。斯洛文尼亚诗人阿莱什面临东欧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环境,而他又偏爱哲学;牙买加诗人夸梅·道斯出生加纳,在诗中不断反思非洲与加勒比海对美国文化的影响;美国当代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C.D.莱特用诗歌介入现实,形而上的语言与具体的场景结合精当;而她的丈夫福瑞斯特·甘德则对庞德情有独钟;台湾诗人管管出生于青岛,背井离乡的伤痛经历在他的诗歌中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表现;同样漂泊的诗人王小妮则在30年前从中国的东北到了最南端深圳,究竟何为故乡是当下中国人面临的新处境。而这些问题都在诗人们的写作中被提出和回答。


    杨炼认为,世界各国的人们会面对许多共通的处境。“我与阿拉伯大诗人阿多尼斯一会面,立刻就能感到我们之间的共通性,一种文化内部处境上的复杂性。中国是文化的现代转型,而阿拉伯是更严酷的伊斯兰文化转型。外在的困境则是被外部世界简单化和歧义化,一谈阿拉伯就是民族宗教政治问题。”甘德说,这就是为什么对话与互译如此重要,“能够推动不同文化间深度对话,来应对文化的不同处境。”


    尽管讨论被分为三组自由发挥,但中外诗人们的议题总是不约而同回到中国当代诗歌写作的历史、语言、困境上来。C.D.莱特提出,大多数西方诗人都是在过去几十年间集中地被介绍到中国,浪漫主义、后现代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一夜之间涌入中国,缺乏应有的谱系和延续性。而在西方语境中,大部分人接受的是中国古典诗歌,直到最近才有一些现当代诗歌,但大部分是朦胧诗。甘德同样提出了这一问题,但他认为有趣的是,中国新诗最初是受到了西方诗歌的触动,而在20世纪初,爱默生、庞德等西方诗人同样受到了中国诗歌的影响。杨炼认为,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充满了曲折、复杂、艰难的经验,这一古老语言在寻找方向时,不仅吸收了中国本身的思想资源,也吸收了全世界的思想资源。而如今,中国又以经济的方式为全球化提供新的有机部分。


    苏格兰诗人约翰·伯恩赛德问,历史在写作中处于什么位置,究竟是谁的历史?在陈东东看来,当下有很多呼声希望诗歌能够来做见证,记录历史事件甚至介入当下,“尽管我们有杜甫诗史的传统,但诗歌写作应该放下历史的负担,为历史的书写提供一个诗性的方向。”夸梅认为,历史并非实实在在的客观物摆在那里,它并非诗歌书写的对象,而是“与诗歌联系起来的部分”,“并不是说诗人要遗忘或丢掉历史,而是如何通过艺术来为历史的伤痛疗伤”。


    英国诗人菲欧娜·桑普森认为,英国诗歌的困境在于诗歌生存的氧气令人感到窒息。“人们总是不自觉地要让语言愚蠢化,用迪士尼的形象来塑造商业社会人们的需求,这让我很痛苦。”而当代中文诗歌的独特困境,杨炼认为是字与词的分层。“中国的字从古代流传下来,而词40%以上都是西方概念翻译过来的,绝大多数是日本人翻的。我们要在当代语言里重新寻找自己的审美感觉,建立新诗的层次感。”台湾诗人管管对语言有个形象的比喻。“中国语言有季节性的变化,冬天叶子掉光了,而春天又会重新发芽。语言太成熟了反而变成化石了,而诗的语言可以不断创新。”


QQ截图20170811153658.png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举行


    4月8日至9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办的“首都师范大学首届国际驻校诗人阿莱什入校仪式暨研讨与朗诵会”系列活动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阿莱什(Aleš  Šteger)、梅特卡•洛卡尔、玛丽娅•阿达尼娅、安德里雅•那伊扎、林莽、西川、蓝蓝、安琪、周瑟瑟、Franka Gulin等学者、斯洛文尼亚驻华大使及使馆工作人员、评论家、诗人、媒体界人士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部分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了此系列活动。     


    阿莱什•希德戈(Aleš  Šteger,1973),斯洛文尼亚当代最负盛名最具活力的青年诗人,享誉欧美。22岁出版第一本诗集,佳评如潮,现已出版六本诗集,一本小说,两本散文集。他的作品已被译成 15 种语言。《事物之书》Knjiga Reci (The Book of Things,2005)由美国诗人 Brian Henry译成英文,2010年在美国出版即获好评,2011年夺得 BTBA 最佳图书翻译奖(诗歌类)。


    此次活动由阿莱什与第十届驻校诗人杨方对话会、阿莱什题为“1945年以后的东欧诗歌创作——小气候,抗争,追寻超越”的讲座; “诗歌与日常经验”学术研讨会以及“北京之春”朗诵会。 


QQ截图20170811153752_副本.png

2014“天意•富春江当代诗歌中的道德困境”诗学研讨会举行


    3月22日上午,美丽的富春江畔,春意氤氲。2014“天意•富春江当代诗歌中的道德困境”为主题的诗学研讨会。王家新、罗羽、廖伟棠、蒋立波、马永波、李知行、李浩、梦亦非、湖北青蛙、王东东、回地、杜客、谷禾、李郁葱、茱萸、育邦、秦三澍、洛水、边建松、邹瑞峰、邹小雅、王晓明、周向东、还叫悟空、陈铿、骆艳英、麦子、苏波、钱旭君、余峰、伊坤、风筝等三十余位诗人、诗歌批评家与会。

研讨会由诗人蒋立波主持。李浩、李知行、王家新、梦亦非、罗羽、回地、王东东、马永波、廖伟棠等作了主题发言。年轻的诗人李浩认为,当代中国诗歌中的道德困境这一话题,与创作的内驱力没有必然的生发性。但诗歌还在以它独有的才赋和语言使命,激发我们发现道德,甚至在时代的荒谬中参与创造道德的新模式。李知行(李建春)从自身重新感悟儒释道传统文化的角度,认为当代崩坏的现象已经完全敞开了。他从佛陀舍身救鸽的故事中,体悟救赎“自由鸽子”的艰难和惨痛。王家新从自身的创作经历出发,认为诗歌中的道德问题是一个时时为我们出没的幽灵,一个哈姆雷特的鬼魂。用扎加耶夫斯基的一个隐喻,那也是“奥斯维辛的燕子”。所以在今天重提这个话题很有必要。他认为诗的道德困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诗人应该正视和深入困境,达成一种张力的诗学,“苦难的现实让人绝望。但是当它让你流泪时,诗人,那即是对你的拯救。”梦亦非从消费与网络时代对诗歌写作的影响着眼,探讨了诗歌写作的历史境遇,他认为诗歌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消费的诗歌,一类是创造的诗歌。创造的诗歌承担或消解着一个时代的道德命题。回地的发言从当下的人文境遇出发,探讨新世纪以来文化保守主义对自由主义批判中,诗人自身的道德困境,诗人作为公民与城邦(国家)及其辩护者之间的紧张。王东东的发言提纲是《建构一种民主诗学》,认为当代诗的道德困境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困境脱不了干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后者所塑造。当代诗的民主意味着当代诗的想象能力的最大化,对政治的想象也应包括在内,并以这种最大化的想象完成人性的充实。马永波以爱尔兰诗人希尼为例,分析了诗歌中创伤历史的个人化呈示,认为希尼的沼泽诗表明他出色地呈现了最为关键的诗学元素:在个人生活中,也在历史中如何达到审美愉悦与道德承担的平衡。廖伟棠则从自身经历和写作出发,认为诗人应该让自我首先丰满起来,他认可王东东“当代诗的民主意味着当代诗的想象能力的最大化”的观点,认为从诗歌与政治、伦理、道德的关系考察,诗人身上更应该率先敞亮公民身份。随后,在座的诗人们围绕主题进行了多向度的探讨,并不时出现观念的碰撞。


 


四、出版


西川短诗作品集《小主意》出版


    1月底西川短诗作品集《小主意》出版,诗集由西川亲自选编,按照创作时间排序,收入了诗人近三十年来(1983-2012)创作的短诗,在编选过程中作者又对部分诗作进行了修改,是目前为止作者最满意、最完善的一本短诗选集。代表着诗人三十年来诗歌写作的最高成就。书中还收入了西川亲手绘制的插图,简单拙朴,而又不失禅机。诗集由著名书籍设计艺术家朱赢椿精心设计。


QQ截图20170811153854_副本.png

张桃洲新著《声音的意味——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出版


    《声音的意味——20世纪新诗格律探索》是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中心专职研究员张桃洲教授的新近著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3月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基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项目成果。

    在20世纪新诗发展过程中,格律作为一个经久不衰的问题始终吸引着研究者关注的目光,本书从发展论、实践论、范畴论三个视角出发,试图对众多关于格律的见解和方案的理论价值以及实践效果进行梳理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讨论这一系列见解和方案对于未来新诗创作的启示。


QQ截图20170811154004_副本.png

已故台湾诗人周梦蝶诗集《刹那》推出


    五月初,海豚出版社推出已故台湾诗人周梦蝶诗集《刹那》,该书系大陆首度正式出版的周梦蝶诗选,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部,所选诗歌涉及诗人全部诗集。据出版方介绍,为尊诗人意愿,全书内容均以繁体字排印。


    生于1921年的周梦蝶一生清贫,“早年丧父,中年丧母,晚年丧子”,为生计,他看管过茶馆,当过守墓人,在台北街头摆书摊二十余年,贩售诗集等不大流行的书,直至晚年罹患胃疾,书摊随之歇业;他作诗字字推敲,一首短诗可以苦吟半年,这一切使他获得了“苦僧诗人”之名,自上世纪50年代起创作诗歌,在台湾现代诗坛具启蒙与标杆性地位。


    据悉,本次选入《海豚书馆》蓝色系列的诗集《刹那》汇聚了周夢蝶五部诗集《孤独国》(1957)、《还魂草》(1965)、《十三朵白菊花》(2002)、《约会》(2006)和《有一种鸟或人》(2009)的精选之作,依时间先后顺序拣择,各阶段的作品均有收录,完整呈现出诗人从早期到晚期的创作变迁,展现出这些诗作悲情、禅意、质朴、诙谐、从容的特质,是一探周梦蝶诗风概貌之良作。


QQ截图20170811154108.png

《2013年诗歌选粹》出版


    2014年3月,《2013年诗歌选粹》出版,主编张光昕,2013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研究与批评工作。出版有个人专著《刺青简史-中国当代新诗的阅读与想象》等。


    本诗选为了更恰切地展示这些诗歌文本的内在质地和诗性光泽,更好地了解这批虔诚的汉语诗人在多元化的艺术海洋中努力呈现出的造型和力道,特借鉴了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谈到的几个主题(分别为“轻逸”、“迅疾”、“精确”、“形象”和“繁复”),大体上对入选的诗歌文本加以分类。为了特别体现中国诗歌为世界贡献的独到品格,“沧桑”的主题也被追加进来,同前面五个关键词一道,形成本书的六个基本栏目。按照这一编排体例,在书写气质上彰显着迥异星相特征的写作者(至少在入选的作品中),也分门别类地进驻由那些闪光颗粒构造的海上“星座”之中,而每一个“星座”序列中的诗人名单,也大体依据年龄长幼进行排列(个别处为照顾栏目内作品间的意义关联而略有微调),以此展现诗人代群之间划出的优美线条和眉目间激发的善意传递。在每首诗后,还附有张光昕的解析与短评,文笔优美,评点精当,与诗作相映成趣。


QQ截图20170811154117_副本.png

《当代国际诗人典译》丛书出版


    2014年4月1日《当代国际诗人典译》丛书2013,2014卷十二本出版,该书汇集来自英,美,德,法,斯洛文尼亚等国十二位当代最活跃的顶尖诗人的作品精选,均为首次于国内出版。每一首诗歌都由诗人亲自选择,其精品性既来自诗人在其母语诗歌内的卓著成就和显赫声誉,也来自中文译文对原作的精彩再创造。译者杨炼,西川,于坚,唐晓渡,翟永明,杨小滨,严力,姜涛,陈黎,梁俪真等,均为活跃在当代中文与国际诗坛,译界的诗人,艺术家。这是最深 邃的诗性思维在异质语言中的一次激情碰撞,堪称一组镜像交织的当代世界诗艺精华的核心样本。


五、其他


 

QQ截图20170811154126.png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网站推出中国诗人专辑


    鹿特丹国际诗歌节的《诗国际》网站英文版今年4月展出中国诗人的作品和点评:孙文波、哑石、蒋浩、郑小琼,并附有诗人明迪和汉学家周晓静的文章各一篇。这是该网站首次在主页以专辑形式集中展示中国当代诗人及评介文章。此外,胡续冬将应邀参加今年6月的鹿特丹国际诗歌节,他的作品将与诗歌节其他国际诗人一起展出。胡续冬的诗《终身卧底》有一句“你的左耳有一把外太空小提琴”成为今年鹿特丹诗歌节的招牌语。推介中国当代诗人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一年,而选择这五位目前居住于不同城市的川籍诗人,是为了配合下个月推出几篇相关话题的专栏文章。去年在诗歌节之前推出的三篇文章介绍了中国武汉地铁诗歌,长江文艺出版的《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和当代诗的汉译英问题探讨。

QQ截图20170811154138_副本.png

诗人卧夫死于怀柔山中


    5月9日,在一些诗人的微博与微信中,“北京诗人卧夫饿死于怀柔大山中”的消息传播开来。但关于死因,目前仍旧存疑。卧夫,原名张辉,诗人、摄影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长期居住北京。曾出资修葺了海子墓,策划《诗歌长卷》等。评论人韩浩月发布微博称:“诗人卧夫因为感情原因,绝食自杀于怀柔山中,留下的最后一条微博是海子的名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被他爱上的女人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


    但根据诗人阿翔的微博称,他已经和卧夫公司董事长王福君到公安部门证实,卧夫是因在山里迷路,因饥饿脱水致死。王福君还透露卧夫是4月16日离开家的,说要去安静写作一段时间。


    不过对于迷路一说,许多人包括卧夫的朋友并不认同。诗人老巢在微博上说:“我相信卧夫不是迷路,是自断后路。死,和活,都不讲理。要尊重每个人的死亡权,这也是人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寻死,等死,都是死。按自己想好的样子去死,死不改悔,我佩服。”诗人俞心樵表示:“我特别疑惑,怀柔并非大山区,且村镇密布,所谓诗人卧夫迷路、饥饿导致脱水而亡,我认为公安部门的结论似乎过于草率了。”卧夫的朋友沈亦然更是在微信中表现出情绪的激动:“忍不住我要骂娘!!!你们认为一个50岁的卧夫是个白痴吗?!会把手机丢家里,出走之前给所有亲友发短信说去写作?!去怀柔山中,还‘迷路’?!还饿死?!这个季节,山中没树、没花、没叶吗?!”此外她还透露,不久前她刚刚和卧夫一起去看望了诗人海子的母亲。卧夫生前曾修葺过海子的墓碑。很多熟悉他的朋友都认为卧夫有许多与海子相像的地方。而他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恰恰是海子的名句:“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目前,究竟死因为何依旧没有定论。就像诗人曹谁在微博中所说:“刚好同诗评家谭五昌在一起开会。我们感觉卧夫之死疑点重重,希望调查真柤。”


(以上文字与图片多有摘编自网络,无法一一注明原始作者,在此一并致谢。)